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一系列高新技术被应用在建筑施工领域,高支模施工技术就是其中之一。高支模技术是保证高大建筑稳定和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支模技术在应用中的问题和措施。
关键字:高支模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应用
近些年来,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建筑难度也在加大社会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人员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建筑类型,出现了一大批施工技术,只有掌握这些技术才能够建成精品工程。高支撑施工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施工技术,具有巨大的优势,可操作性强,承载能力大,在建筑工程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1、高支模技术定义及概念
住建部的建质[2018]31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规定:
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中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或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2、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中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高支模工程属于高空作业,危险性非常大,作业难度比较高。在高支模作业之前,必须做好风险预测与防控,必须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同时还要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全程监管,消除安全隐患。
2、高支模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方案与实际不符
做好高支模工程是整个工程成功的保证,也是做好精品工程的基础。高支模工程在高空作业,危险性大,作业难度高,只有专业技术水平达标的人才能保证工程的成功,否则很容易发生事故。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技术问题是最关键的问题,技术达不到要求,程序错误就很容易导致模板支架失衡,发生事故。施工设计方案与现场实际不符,设计的不合理,很容易造成倒塌,后果很严重。
2.2施工方法不合理
高支模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法不合理,很容易出问题。支模架基础沉降不均匀、支撑杆位置有误等问题大部分原因是在模板塔拆过程中,施工方法不合理,没有严格按照施工顺序来进行施工。这是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做好交底工作,根本不了解现场情况而导致的。还有一部分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不够深刻,施工人员技术不达标等,这些都是造成安全隐患的可能原因。
3、高支模施工技术及施工要求
3.1高支模搭设施工顺序
高支模的搭设必须按照施工顺序来进行,如此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安全进行,保证施工安全。高支模搭设施工顺序:竖向立杆→扫地杆→纵、横向水平
杆→剪刀撑→可调顶托支座安装→梁或板底主龙骨→次龙骨→梁、板模板安装。严格按照施工顺序来做,杜绝安全隐患。
3.2高支模施工方案设计情况
高支模施工方案的设计必须安排在整个工程施工准备之前,由此才能保证建筑项目施工安全有序,方方面面都考虑到,没有遗漏。科学合理的高支模工程项目施工方案能够指导施工人员高效率地错漏的完成高支模工程。施工方案中必须写明需要使用材料的性能特点和针对不同建筑结构的实际设计标准,使设计方案完整规范。为了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相关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数学模型计算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参数。
3.3高支模施工材料选择情况
高支模项目施工材料一般选择钢筋材料、混凝土材料和木材材料等,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一般必须考虑到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按照节约工程造价成本的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施工人员在具体材料的使用方式上,必须对施工材料的性能特点进行科学的检测工作,按照严格化的制度要求做,这也是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和工程整体运转的顺利。施工人员对材料的检测过程中要避免选中带有锈迹的钢筋材料、裂纹的混凝土材料和产生霉变的木质材料,保证施工材料能够满足高支模工程的使用标准。
3.4高支模的验收和拆除情况
高支模是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也是关键工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高支模工作搭建完成后,应该对高支模进行详细而细致的安全检查工作,确保高支模的建设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施工人员应该在项目管理人员之后对高支模进行第二遍详细的检查。
4、建筑工程项目中高支模方面施工技术研究
4.1高支模板的安装搭设技术
高支撑模板作业主要使用各种管材进行施工,其中,立杆支撑是最为主要的环节,需要严格计算位置,在节省材料的同时,还要保证安全稳定。。为了保证稳固,一般情况下,需要选择平整的地方做为立杆基础,可以在底部设置厚度50mm 的木垫板。扣件是让各立杆连接在一起的重要部分,进行连接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他的接头一定要实现对接连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稳定;如果遇到相邻两立柱对接接头,那么,则不允许在同一步内,不同步 2 个相邻接头竖直方向一定得保证错开,形成一定的距离,一般要大于 500mm,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3。施工人员应在高支模板安装之前找到对应梁线的具体位置并做好标记,然后再根据测试仪器确定项目各处轴线的具体位置,在水平方向再进一步确定模板的实际控制线。在建筑项目楼面模板安装的环节中,应该加强模板内部结构的可靠稳定。 技术人员应对建筑项目梁板钢筋部进行捆绑,然后开展相关的浇筑工作。
4.2外框架梁柱的施工技术
高支模搭建过程中有一个难点就是外框梁柱的施工,它的施工非常复杂。因此,在开展外框架梁柱的施工过程中,可使用分层施工的技术。
4.3混凝土浇筑方面的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作业中,最为主要的是混凝土浇筑施工,一定要严格控制好时间顺序,保证施工整体进行,要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根据不同的作业点做好施工设计,确保顺序合理科学。施工前,需要全面做好混凝土浇筑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实现各作业点的整体安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保证质量控制。进行高支模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现场,做好施工方案审定,一般情况下,墙柱混凝土和梁板混凝土需要分开浇筑,当墙柱混凝土强度达到 70%后,再做好梁板混凝土浇筑作业。施工人员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前就对混凝土的配比和性能特点进行严格的检验检查,这样才能避免高支模施工过程中材料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根据工作流程进行浇筑工作,时刻关注混凝土材料的均匀程度,保证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满足建筑项目的规定要求。
结束语: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过去几层的小楼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欲望。城市的建筑物朝着更高、更大、更新颖奇特的方向发展,这对建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技术已经达不到建造要求,一批新的技术迅速普及发展开来。高支模施工技术比传统的施工技术承载力更大,可操作性更强,在建筑工程领域被广泛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对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然而高支模施工技术是高空操作,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作业强度高,施工人员需要提高安全责任意识,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操作,才能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蔡晓龙.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20(04):122+124.
[2]王猛.浅析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2):229.
[3]李宁.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