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提升设计与实施的几点思考陈彩连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5期   作者:陈彩连
[导读] 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人们对生产生活场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人们对生产生活场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道路设计与实施宗旨逐步由功能化转向品质化。文章以A城市道路为例,简要阐述了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提升的设计与实施背景,论述了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提升设计与实施的指导理念,并对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提升的设计与实施对策进行了进一步思索,以期为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提升设计构想与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
前言:城市道路项目涵盖了桥梁、交通、排水、绿化、照明等多个专业。在多数城市道路工程中,多专业协调度、多专业技术间差异控制,是提高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设计效果的关键。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影响,城市道路全要素设计与实施阶段极易出现各种各样隐蔽性、局部性弊端,导致多个专业在城市平面或立面空间上产生冲突。基于此,在城市道路全要素设计与实施中建立精细化品控模式,为区域民众提供高品质、高标准生活空间,就成为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提升设计与实施的关键。
一、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提升设计与实施的背景
        A城市道路位于市区大道西沿线,长约3.8km,沿线串联A新城、中央商务。A地城市总体规划拟建设景观公路,向全国乃至全球建设区域最美公路,在建A城市公路西沿线为景观公路进入A地的门户段落,对于A地整体风貌的展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提升设计与实施的指导理念
        在A地全要素品质化提升示范段建设阶段,主要以“由城市街道至城市空间”为指导理念,最终实现一体式代替断层式、面向民众代替面向车辆、控制空间代替控制红线的变化[1]。同时将A地市民广场、江河景观带等公共景观空间与大型酒店、大型商业广场等建筑的退缩空间整合,最终达到重塑城市公路空间全要素框架、突出A地自贸商业特色、滨水空间格局的目的[2]。
三、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提升设计与实施对策
1、空间及障碍物利用
在A城市道路设计与实施场地内西侧空间存在一进港桥,为了充分利用桥底空间,避免因桥底杂乱对夜间行车造成的安全隐患,可以对桥身、桥底壁进行涂装涂鸦,并适当补充夜间照明装置及休憩阶梯台阶、坐凳,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桥底空间利用率[3]。同时针对A道路工程桥面非机动车专用通道,在实现其与道路非机动车道无缝隙接驳且与人行道清晰划分的前提下,可以在坡道位置进行防滑减速带的合理设置,以便降低行进安全风险。
针对A城市道路存在的水阀向外部突出情况,可以在保证水阀功能的前提下,利用艺术化处理手法,引入家具功能。即将水阀顶部设置为可打开模式,以便在达到一定遮蔽水阀生锈作用的同时为通行者提供一定休憩空间。同时针对现状A城市道路周边楼盘围墙锈蚀、残缺、破损、造型呆板情况,可以结合A城市道路景观定位,结合A城市道路日照环境特性,利用适应能力强、喜光花卉品种进行绿墙的营造,在增强A城市道路周边立体绿化效果的同时,也可以达到吸尘、吸音的目的。
2、照明及排水优化
照明是A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提升设计与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路灯定模阶段,可以依据绿化协调原则,全面防控道路照明与绿化苗木位置冲突。在这个基础上,以人行道电力井位置为入手点,保证井口方向、人行道成相互平行状态,同时依据铺装模数进行井盖模数的设置,以便形成高品质路面效果[4]。
边坡排水沟是A城市道路排水要素品质化提升设计与实施的重要模块,在边坡排水沟布置时,可以依据绿地划分完整性、流水统一性、植物景观营造便捷性原则,结合滨水风光带营造需求,进行卵石排水沟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在渠化岛、调头车位弧形侧石加工前期,应邀请厂区技术专家进入现场,对每一圆弧的弧度进行测量,并进行交工图样测绘(3D效果图),保证渠化岛、调头车位弧形侧石平滑度一致。同时利用轻质材料,进行模型加工及预拼装,及时发现、调整渠化岛、调头车位弧形侧石细节位置拼接整合问题,保证渠化岛、调头车位弧形侧石品质化提升设计与实施效率。同时结合周边环境特色,进行带有景观主题logo的定制铸铁井盖设计,为通行者识别周边环境提供有效帮助。
3、景观及道路优化
        滨水景观是A城市道路必不可少的风景资源,对整个城市景观具有直接的影响。在景观绿化设计与实施方面,可以选择自然方式,以乔木为主体,以灌木为点缀,进行开花地被的布置。同时在滨水侧以开阔临江空间营造为目的,以自然为主题,在A城市道路附属绿地内进行情景雕塑设置,促使其城市A城市道路空间中的点睛之笔,增加周边空间生命活力。同时以降低侧石的方式,弱化绿化、通行者间分隔带,进一步拓展通行者赏景空间,避免绿化带高出通行道面。除此之外,考虑到A城市道路为景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每间隔八十九米进行一组长*宽*高为1.50m*0.50m*0.45m坐凳(含两个坐凳)、一个垃圾桶(色调、外立面装饰均与A城市道路主题相互呼应)设置。坐凳可以选择防腐木、石材、钢化玻璃等高舒适度、高耐用性的材质。同时在坐凳内可以进行灯管的恰当设置,以便为道路夜景观赏提供有效帮助。
在A城市道路中的道路要素品质化提升设计与实施方面,为避免不同类别功能杆体过多对道路美观性的不利影响,可以根据集约思维及多杆合一方式,在依据规范保留路灯杆、红绿灯杆的基础上,结合道路设施运行功能要求,进行不同类型标志牌的整合处理,最大限度减少道路设施在整体城市道路中的占用率。在标志牌整合处理后,从路标、导引视角入手,对A城市道路标识系统进行品质化提升优化完善。即在整个标识系统造型上,融入滨水空间元素,并采用缤纷色彩突出区域特色,促使A城市道路标识系统的标识功能需求、特色雕塑观赏功能需求的充分满足[5]。除此之外,针对城市道路交叉口小转弯半径,设计与实施者可以转弯速度快带来的事故风险防控为目标,最大限度缩短行人过街距离,保证行车有序及土地节约效果。即在城市道路全要素设计前进行人流密集度调查,以人流密集度高道路交叉口为重点,增设小转弯半径及人行道红绿灯语音提示功能,结合划线形式小转弯半径的试点实施及临时停车位、路侧停车带的增设,可以在充分满足广场段临时停车卸货需求的同时,有效提升A城市道路安全性、便捷性。
总结:
综上所述,在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提升设计与实施阶段,需要从设计与实施源头入手,对城市道路的绿化、标识系统、障碍物、杆件等要素进行优化设计,实施自贸商业格局、滨水空间的精细化布局,将面与虚实、光影与线、点与质感恰当组合,凝练区域人居环境与文化传承,充分展现区域文化内涵,切实提升城市道路综合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黎灿健. 功能为先对道路精细化品质化设计——以广州市空港大道品质建设为例[J]. 建材与装饰, 2019, 000(001):114-115.
[2]何佳艳. 老旧小区变身“全要素小区”[J]. 投资北京, 2018, 327(09):38-40.
[3]许哲瑶. Optim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oad Landscape in Hengqin New Are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ity Betterment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J]. 广东园林, 2019, 041(004):22-27.
[4]吴婷婷. 广州市南沙区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提升设计——以海滨路为例[J]. 公路与汽运, 2018, 186(03):37-40.
[5]于芳, 王珺, 吴学. 人性化设计全面推动航站楼整体品质的提升[J]. 工业建筑, 2018, 48(12):26-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