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工作如何面对网络时代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期   作者:刘沅
[导读] 当前社会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摘要:当前社会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的普及和电脑、手机逐渐在社会大众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网络影响着社会大众的学习、工作、家庭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为初中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增加了初中德育工作的压力。初中德育工作应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发展,本文将通过网络时代给初中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及应对改善策略两个大方面进行描述。
        关键词:德育工作;初中;网络时代;策略
        前言:网络的广泛应用已经让“网络”成为当今社会的代名词,而我国的网络发展也十分的快速。相对于初中德育工作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初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在网络时代,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既要学会利用网络的优势,也要分辨网络所带来的问题,对德育工作不断地改善发展。
         一、网络时代,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网络的普遍应用,初中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手机也将学生与网络联系在一起,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网络上也充斥着各种虚假、暴力、黄色信息等负面影响,同时,网络上的各种网络游戏以及聊天软件也让学生沉迷其中,长期发展下去,这种负面的网络影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人际交往沟通以及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等方面都具有消极影响。
    负面的网络信息对初中生的影响是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的,老师和家长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在德育方面出现的问题,即使是发现了也缺乏相对应的有效措施,因此,学校教师要及时寻找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新的德育方法,但是许多学校依旧保留着传统的德育教学与模式,使得学生的道德教育较为落后,无法对学生做出良好的身心引导,对学生未来的身心健康以及思想道德发展都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
在当今社会的网络发展中,许多学生为了体验网络游戏中的游戏快感,出现了网络成瘾的状况,无法自控上网时间,以至于在学习上造成了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状况,在生活上影响了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而那些网络成瘾的学生一般自控能力不强,不及时引导甚至会出现自闭情况,学生失去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有可能会误入歧途。
            二、网络时代,初中德育工作改善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网络,加强师、生沟通交流
    在当前网络社会状态下,初中德育工作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来加强对学生的沟通管理。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可以利用网络上学生比较常用的一些聊天软件,例如QQ、微信等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三者之间的交流及沟通,学生在家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取得联系,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与学生进行聊天时教师可以宣扬一些有关网络时代正面影响,例如: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国家时政新闻,在网络上有许多平时看不到的学习资料,老师自己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会在网络上寻求答案。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分辨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消除网络负面信息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这样通过网络的使用可以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正确引导及扩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范围,促进学生在青春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道德思想教育。同时对网络的充分利用也可以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改善初中德育教学的工作模式。
    (二)提高多媒体技术,改善德育工作模式
    在面对网络时,学生做出改变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可以多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视频画面,语言表述,图片分析等形式,通过学生的感官感知,让学生对德育教育具有形象的认识。但目前许多学校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也缺乏专业的德育老师。通常是让普通的代课老师去负责学生的德育工作。相较于专业的德育老师而言,普通代课教师的思想价值观念比较传统,而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难以理解。他们正处于一个感性认知事物的阶段,所以在进行初中德育工作时,教师对可以学生进行直观教学,应用网络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一起在网络上建立一些班级学习有关信息,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合作交流,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同时在建立班级网页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内容的设置,比如:一些学习园地、班级风采、优秀团员、娱乐活动等项目。同时学校也可以举行,一些关于班级网页评比的比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重视家庭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发展
    为应对网络时代为初中生带来的影响,初中德育工作也应该重视家庭教育。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父母常常专注于工作,提高了孩子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有些家长甚至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却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和关爱,使得本就处于敏感期的初中生缺少家庭的陪伴,无法获得父母的支持与关爱,学生心理变得更加脆弱和敏感,因此,一些学生为了寻求精神上的陪伴,而去网络中寻求安慰,在网络游戏里寻求存在感,以致出现沉迷网络无法自拔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时许多家长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而是进行粗暴的干涉,这只会让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越陷越深。因此,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满足孩子生活物质需求的同时,对于孩子的心理状态,家长应该多加关注,与学校教师经常沟通交流学生近况,更方便德育工作的进行。例如:家长可以与孩子经常交流谈心,问一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发生什么开心的事或者不开心事,家长也可以同过学校教师来了解孩子的近况,在出现问题时,及时与教师沟通解决办法。让孩子幸福成长。
        结语:初中阶段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同时对学生的思想发展、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的形成也是一个关键阶段,因此。在进行初中德育工作时,面对网络这把双刃剑,教师应该消除网络上不良信息对于学生产生的影响,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让网络成为初中德育工作的有力助手。

        参考文献
[1]邓玉仪.网络环境下提高初中生德育实效性的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67-68.
[2]赵峰.以人为本  优化学校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7(12):33-34.
[3]姚伟才.网络化背景下初中德育的重要性和有效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58-59.
[4]谭斌,施骥.网络环境下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德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蚌埠市城乡结合部初中的调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24):246-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