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冠状肺炎爆发期间,由于很多学校无法进行实时授课,因此互联网教学成为了主要的教学方式,互联网德育教学给德育工作带来了一些发展的契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从疫情期间网络教学的现状出发,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在新的德育教育新环境下,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和策略,希望能够对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经验和帮助。
关键词:疫情;初中;德育教育;策略
互联网技术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互联网的不断的发展对于德育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而初中生有着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的特点,因此在进行网络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因此要找到疫情期间德育教育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找到合理的对策[1]。
1疫情期间的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
1.1网络德育教学期间学生缺少自制力影响
由于初中生的自身特点,在以前期间大多在家中进行网络授课,然而由于初中生的自制力较差,很多学生在网络授课期间,会将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在上课期间做小动作,无法投入到学习中。大多数的家长的监督不到位,导致在疫情期间的网络学习,效率和质量不高,影响了德育的教育工作。
1.2在教学当中忽略了网络德育教学
而日常上课期间,大多数学校已经开设了计算机和德语课程,然而大多数传授的是计算机的应用和技术,在德育课上也只是传授相关的德育观念,很少设计与网络相关的道德教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以及日常生活当中都与网络信息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学生也难以抵抗网络虚拟环境所带来的诱惑,会涉及很多严重的网络道德问题,因此学校老师以及家长应当在疫情期间的德育教学课程中对于网络德育教学进行大量的设计,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联系实际,实现德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完善[2]。
1.3网络德育教学的方式较为单一
疫情的爆发使得网络教学成为了主要的教学形式,虽然在日常的教学中也会有相关的网络课程,然而还是通过传统的分数来考察学生的道德水平,不仅抹杀了德育的基本教育功能,而且还在课程的设置上大量的占据了德育课的时间。这些问题给以前期间的德育教学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没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德育教学基础。
2疫情期间的初中德育教学的应对策略
2.1加强学校对于疫情的德育教学的重视
在如今大多数的学校还没有进行大范围的网络德育教育工作准备,是因为网络德育教育还没有真正纳入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
我国的相关青少年网络公约指出,就当中不仅可以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加入相关的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还可以设置单独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更好的为学生传递相关的网络知识以及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价值观等教育内容,推动学校网络德育教育的发展,营造健康的网络德育教育环境,逐渐完善网络德育教育平台。
2.2建立丰富多样的德育网络课程
除了传统的德育网络授课教学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多丰富多彩的手段来充实德育课程内容首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建立一个心理咨询中心,可以针对一些有心理问题或者是压力较大的学生进来咨询,帮助内向或者难以启齿的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辅导,从而帮助学生解决迷失自我、道德失范的问题。是通过多种手段对网络,对于教学进行宣传,除了基本的教材授课,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软件制作,利用声音和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构建有趣的网络道德情景对话,使网络道德教育生活紧密结合,且给予学生空间进行自由的讨论和提问,从而能够将更深层的问题融入到德育的教学当中。最后,还要将学生综合评价方式多元化,不再只将成绩作为基本的标准,而是要结合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的基本素质融入到评价的指标当中。
2.3加强网络德育教师的培训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学校的网络德育教师的培养也迫在眉睫,传统的教师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学校需要培养一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学校要针对相关的教育对象方法内容的不断变化组建和培养一支网络技术和网络道德相结合的网络德育人才师资团队,通过定期的专业培训,让教师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下,还能够了解网络的技术和对于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
2.4家长和学生要发挥自身在德育网络教学中的作用
在疫情期间,家长和学生长期在一起生活,在学生德育网络学习时以家为主要的学习环境,因此,家庭对于网络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家长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力度,保障学生能够按时按点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其次,还应当不断的提高家长的网络道德水平,加强家长的网络技术运用能力,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网络德育课程的学习,一些困难能够及时的进行纠正和指导。而学生也要做到自我约束,不断培养自身的自律意识,重视学校的网络道德课程,积极配合学校和家长进行网络德育的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在疫情期间,德育教学绝不能忽略,而网络德育教育作为疫情期间的最主要的教育形式,需要在学校、家长以及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进行共同努力,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丽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授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6):11-12.
[2]于洪卿. 德育网络课程的发展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 32(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