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管理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期   作者:徐非曼
[导读] 班级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
        摘要:班级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管理的好坏,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这一时期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就颇为重要。然而目前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却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班主任管理缺乏民主,权威主义突出;管理方式不科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抑制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初中班级管理的效率十分低下,也影响了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设。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初中班主任管理经验,探讨了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和谐关系;以生为本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班主任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方式,摒弃旧有的管理观念,由一个班级的管理者转变为一个班级的服务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班主任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存在着较强的模仿心理,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班主任要注重班级活动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开展班级特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建立,才能打造一个友爱与活力的班集体。
        一、注重自身修养,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宋史有一句名言:“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时候,身教比言传更加重要。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思想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学生的潜意识还一种模仿心理。如果我们的言行举止不规范,就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对学生在进行管理时也就缺乏威信。因此,班主任要率先垂范,给学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
        如,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穿衣打扮上要保持整洁和朴素,在学生面前呈现一个良好的形象,这样班主任在要求学生时也就更加具有话语权。班主任要礼貌待人,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不卑不亢的人格,能够尊重他人。此外,为了让学生遵守纪律,教师也要遵规守纪,不迟到、不早退,严格遵守学校的规定,不搞特殊,这对维持班级的纪律,在学生面前建立威信有重要的作用。
        二、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建立班干部团队
        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说:“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这句话表明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初中生处在青春期的叛逆阶段,如果班主任采取强压的管理措施,用批评和惩罚的方式来管理和教育学生,就可能会加剧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应该学会放权,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建设班干部团队,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且还够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强化学生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例如,学习委员是班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帮助。学习委员也是班主任以及各科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纽带,因此选拔和培养学习委员至关重要。

班主任在学习委员的任用上要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并参考各科教师的意见,学习委员不仅成绩要好,也得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学习委员要起到学习标兵作用,并向各科教师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学习委员还要协助班长和纪律委员来维持班级纪律。
        三、走进学生心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沟通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也是一个能够快速解决问题的途径。初中生由于面临中考的压力以及繁重的课业负担,导致一些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此外,这一阶段的学生性开始启蒙,由于学生缺乏对男女关系的正确认识,导致学生出现了早恋的状况,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担自然当仁不让。因此,班主任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例如,有一次班级上的两名学生出现了早恋的问题,他们的成绩也是急转直下,本来两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滑落到了中等。面对这一问题,我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批评或者惩罚,而是单独地与两名学生进行沟通,聆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并且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产生对异性的爱慕是正常的,但是早恋对健康和学习都是有害的。后来,我又几次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慢慢地学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地回升。
        四、开展特色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是一个整体,一个大环境,创建良好的班级环境会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产生“1+1>2”的效果。此外,现在初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也比较宠溺,导致这些学生的性格有些自私,缺乏集体意识。通过开展班级特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 ,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团队意识与集体主义观念。
        例如,班主任可以改变过去班会的组织形式,而是在班会课中开展特色的班级活动。可以在班会课中可以让学生一起做一些益智类的游戏或者集体的活动,或者开展演讲,或者反映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总之要让班会活动变成畅所欲言和增进大家感情交流的重要平台。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拔河比赛”等等,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并通过开展班级特色活动等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促进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生寿.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215.
        [2]步绪华.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