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9期   作者:杨安
[导读] 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
        摘要: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建筑工程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建筑业的发展为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公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迅速提高。但是,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出现使建筑工作更加关注。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施工质量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
1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
1.1缺少完善管理体系和系统管理措施
        许多的工程管理人员对质量安全的认识没有上升到应有高度,没有开展专业化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有时还存有侥幸心理,没有推行规范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缺乏系统地工作安排,依靠经验进行自觉质量控制。导致质量安全管理效果不好,质量和安全隐性问题较多,给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
1.2存在重进度轻质量安全的现象
        建筑企业为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施工过程中没有把质量安全管理放到比施工进度更重要的位置。有时为了赶工程进度,施工人员没能严格按质量标准施工,擅自减少保证工序和保证措施,忽视施工操作和工序的质量要求,出现了质量缺陷。此外,也因为现场施工缺乏质量管理监督,管理措施没有贯彻落实,现场施工质量和产品质量下降,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和彻底整改,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
1.3质量安全管理措施不能有效实施
        由于管理人员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没有按管理要求健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无法保障在所有施工环节中贯彻管理措施,提高施工质量安全,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各项管理措施的认真履行,可以实现所有施工环节的质量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和苗头,及时组织整改措施和补救措施。只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扎实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1.4质监人员技术素质差、工作水平低
        由于施工企业对质量检验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质量管理人中多是在多年的技术工人中选拔的,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导致部分质监人员的技术理论、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都没有达到要求的高度。甚至有些企业都没有设立专职的质监部门,质监的流动性大,工作责任必差、积极性不高。由于新技术引进推广,没有高素质的专职质监人员就无法实现对新技术的监督,也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施工过程的监控。
2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
2.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监督人员一旦开始监督工作,就应对施工单位的现场质量问题有所了解。检查技术指针、管理体系、施工质量监测制度及综合施工质量水平等都在考评范围内,并监督施工单位落实到位。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应按照图纸及合同的规定落实相关内容与标准,并按规定将建筑工程的内外全部清理完毕,再竣工。除此之外,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及时收集并整理建设项目的各环节文件资料,建立并健全项目归档,在竣工报告后,建设单位应参加到相关单位的竣工验收工作中,并完成项目归档,建立备案手续,手续齐全有效后,工程项目方可投入使用。
2.2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材料品种复杂、数量庞大,不同材料的档次与质量相差悬殊。在材料进场前需要先报验,将经过业主审批的材料一式两份进行封样保存,一份留项目部,一份业主或监理保存;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按照样品和相关检测报告进行报验,只有通过报验的材料才能正式投入使用;还要严把材料关,对于到场材料,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需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


2.3加强施工队伍的素质培养
        施工人员是实施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人员,只有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工人熟练掌握本工种相关岗位工作的操作技术,安全生产技术,才能有效控制施工质量与进度,有效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因此要加强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提高质量、安全方面的意识。一方面,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和主要施工人员,根据不同专业工艺、技术加强培养,没有经过培训或者培训部合格的人员不能进场施工;另一方面,施工队伍应建立责任制,将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贯彻到施工质量的管理过程中,并监督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
        建筑施工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多种因素相互交错,管理难度比较大,因此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为减少事故,促进生产,施工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管理上的,有技术上的;有间接原因,有直接原因;有物的不安全状态,有人的不安全状态;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而且,这些原因又在不断变化。因此,施工安全管理是个整体的动态的概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构成安全管理的三大要素是人、机、环境,因此将安全管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这三者之间既紧密相连,又各自独立,只有这三个子系统互相协调才能达到整体功能的最优。操作规程是法令、工作指令、规章制度对人的约束;社会实践的体现是安全技术水准;周围因素对人的作用是环境干扰,而心理行为是来自人自身的影响。
3.2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实现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
        能不能对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关键在于现场的管理人员是否具备较高的素质、管理才能等等,企业应该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例如,可以定期地对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安全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能力。
3.3建立起完善的安全责任体制
        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设立“安全负责第一人”的角色定位,要让该项目经理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各自承担起这个“安全负责人”的角色,要熟悉的认知安全生产的法律规条,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领导和管理,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同时,也要负责把不同的工作安全责任分派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个人身上,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3.4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
        应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主,不仅仅要每时每刻讲,而且要每件事都讲。不仅要“事”前讲,而且要“事”后讲。更重要的是,必须在“事”前讲,要讲得具体讲得实在,把一切预防工作做在前头。做好预防工作的具体措施是安全检查,是消除安全隐患、执行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防止事故伤害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做细、做实、做好。安全管理部门必须对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安全监管,不定期或定期地组织全方位的安全检查,如专业检查、突击检查、节假日前后检查等,检查的重点是施工设备是否完好无缺、劳动条件是否具备齐全、现场管理是否到位、安全设施是否运行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等,发现不安全因素,应马上处理,不能立即解决的要限期解决,总之要果断消除,不留任何隐患。
4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本身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所以在对其技术进行设计时要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的考虑,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时,要充分保证施工的安全就要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程勇.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6).
[2]王治卿.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创新策略[J].科技资讯,2013(36).
[3] 刘文宣.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5(5).
[4]李雪冰.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七点建议[J].四川建材,2008(3).
[5]刘津明等.建筑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栾世瑜.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浅析[J].科技信息,2008(3).
[7]赵广林.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初探[J].山西建筑,2008(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