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落实,我国经济形势良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而生活当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而与此同时,城镇道路交通压力也日渐提升,为了适应更复杂的交通路况,用科学的手段提高城镇道路和桥梁工程的质量迫在眉睫。因此,国家在城镇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要注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预防一般风险,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常见路桥结构性问题的发生。在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学习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切实提高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水平,从而提高城镇道路桥梁工程的总体建筑质量,提高城镇道路桥梁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城镇道路;常见病害;处理技术
1城镇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类型
1.1裂缝
在城镇道路和桥梁的建设和运营中,路面裂缝是最为普遍的问题。混凝土由于其材料的特殊性,不具备良好的抗拉性能,因此很容易在道路和桥梁中产生裂缝。此外,由于张力,道路和桥梁上存在各种类型的裂缝,就安全性、机械机制和结构而言,工程上,按危害等级可将裂缝分为安全裂缝和异常裂缝,从形成阶段来看可分为先天和后天裂缝,结构性分析可以划分为结构或非结构性裂缝。如果在道路和桥梁上发现裂缝,则必须先将其他裂缝分为不同的类别,然后根据相关类别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近年来,沥青路面已被广泛用于城市建设中,并且沥青是易受环境和天气等因素影响的化合物,其中会出现裂缝。沥青路面裂缝的出现可分为施工者引 起的裂缝和自然裂缝,大部分的裂缝主要是由施工人员造成的。道路施工质量不足和监督不当是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及时修复道路裂缝,则会发生较大的裂缝,影响城市道路的安全使用[2]。
1.2路面局部沉降
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上升、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数量增多,导致城镇道路每天要承受着巨大的负荷,长久下来便出现了路面局部沉降这一现象。在政府道路修建完善后,随着路面上的荷载系数增加,路面和地下基础将变形。 长期不均衡的受力导致部分道路沉降,由于力的作用,下沉的每个部分的深度不尽相同。 显著的路面沉降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给后期维修养护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1.3路面泛油问题
路面泛油是城镇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又一常见病害,特别是在新建的沥青混凝土道路中更为常见。而导致这一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沥青的黏稠度和所受到的温度有关。一方面,沥青一旦出现了用量过大、黏稠度偏低的情况,便会使道路泛油现象变得更为严重;另一方面,在恶劣高温天气的影响下,新建道路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下层沥青发生上移现象,再加上反复的车辆荷载影响,便很容易导致路面泛油的情况发生。究其根本原因,导致路面泛油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与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其一,铺设路面所应用的混凝土的配比未能满足相关的标准;其二,施工现场缺乏有效的治理,使得施工人员很多操作都不够规范。
2城镇道路工程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2.1裂缝处理技术
城镇道路桥梁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例如金属结构的腐蚀现象、温度变化过快造成混凝土收缩等屡见不鲜。 这可能会导致路桥结构容易产生裂缝。而裂缝的存在造成外部保护结构的失效,又加快了混凝土结构的腐蚀速度,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对交通建筑的影响极为恶劣。因此,有必要及时对混凝土开裂病进行适当的处理。在路桥混凝土裂缝的处理中,如果混凝土存在小于0.2cm的结构裂隙,则要首先清洁混凝土裂缝构件的表面,将酒精倒入裂缝中,并在裂缝表面上涂抹环氧树脂浆料。另外,混凝土构件的裂缝表面的涂装时间为3~5min,需要将被覆层的厚度控制在1m以内。若裂缝大于0.2cm,则采用化学压力灌浆技术进行修补工作,处理手段需要及时并具有科学性。
在裂缝处非常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引起更大的裂缝,因此,如果没有及时对出现的裂缝进行填补,后果将更加严重,甚至会导致整个路面的损坏和影响整条道路的使用。在城镇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要注意预防一般病害,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普遍道路病害,并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规定。必须进行严格的构造,在建设过程中,不断采用新技术、先进技术和新材料,不断提高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水平,从而提高城镇道路桥梁工程的总体建筑质量,提高城镇道路桥梁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 。
2.2沉降处理技术
采用该技术施工前,要进行科学试验,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管理人员应对工序规划进行提前安排,实时掌握含水量、压实次数等各项指标。合理选择路堤填料,以企业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施工方应尽量就地取材,选用合适的砂类土或其他具备较好透水性的材料,使其具备良好的级配水稳定性。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单独配置水准点,另外,沉降观测点的设计也需要提前完成。开展碾压作业时,振动压路机在工程中被普遍采纳,大量实践表明,对台背路堤填土和路基土方连接处加以振动可强化施工效果,但应该注意的是,桥台附近则应采用静压方式,对于碾压机械无法碾压到的地方,采用人工冲击夯进行夯实作业。
2.3路面泛油处理技术
对于泛油程度较轻的路面,在保证温度适宜的前提条件下撒一些3-5mm的石屑,并利用压路机碾压即可;而对于泛油程度较重的路面,则可以在室温条件下撒5-10mm的碎石并加以碾压稳定,再重复进行轻度泛油路面的操作即可。如果路面严重且含油量过多,可以先挖一个软层,然后再根据路面的原始设计对其进行修补。 为了解决路面的油浸问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提供沥青混凝土,其次,在铺设时,必须严格管理和控制路面结构中的施工难点。除此之外,在道路铺设完毕后,还需在其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尽可能地减少因温度变化过大所带来的损坏。
2.4裸露的钢筋保护
如果道路和桥梁的钢筋受到腐蚀,则应清洁钢筋表面的锈蚀,并用相关材料处理钢筋表面,以免风和日光腐蚀钢筋。裸露的钢筋非常容易发生风化等损坏,必须对裸露的钢筋进行特别的保护,才能保证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时长,保证人们生活和旅途的正常进行。
2.5加强道路桥梁的后期养护
当城镇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结束后,做好后期养护工作可以有效预防各种病害,降低病害的影响。针对城镇道路桥梁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建议做好以下几点。第一,与相关部门沟通,实施交通管制。第二,制定城镇道路桥梁的日常养护工作计划,如果发现裂缝、溜滑、凹槽等病害,要及时采取科学手段进行妥善的处理。第三,根据道路桥梁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日常养护工作计划,针对病害较为严重的部位,严禁大型车辆在其表面行驶。
结束语
道路是国家基建事业的核心任务,道路安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基础保障。诚然,道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受水含量、土壤或其他气象条件的影响,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外界环境的干扰导致实际施工中极易出现一些危害,进而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为此,不仅仅要提高相关建设人员的重视程度,培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全面推进道路病害施工处理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而且还要创建科学的道路管理体制,努力提升城镇道路建设的质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陈东旭.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8,50(03):99-101.
[2]陈桦.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11):208.
[3]王喆,冯浩,隋严春.探究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8(06):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