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张东良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张东良
[导读]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房屋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技术,混凝土具有成本低,抗压性强,易于加工的特点,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被广泛使用。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房屋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技术,混凝土具有成本低,抗压性强,易于加工的特点,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技术应该明确相关技术指标,以提升水平保障技术安全为基础,高效提升整体房屋建筑的使用质量安全。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安全保障。建筑工程往往建筑面积比较大,所用的混凝土用量也比较大,质量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关键技术的重视,以保证混凝土施工处理的各个环节的质量问题,从而保证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
        1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
        1.1温度裂缝
        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在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会扩张,使工程建筑表面出现裂缝,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大小有所不同。为了规避裂缝问题,技术人员在搅拌混凝土时,可以加入适量缓凝剂,减缓水泥的水化速度,减少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另外,还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少量钢筋和纤维,提高混凝土构建的抗变形能力,减少温度裂缝;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可以使用液压活塞式混凝土泵,降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浇筑温度,缓解温度裂缝问题。
        1.2沉陷裂缝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时,往往会出现沉陷裂缝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有很多。通常是因为底部支撑不稳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混凝土中浸水造成的。底部支撑不稳,一方面可能是在工程施工填土时,填土没有压实,造成混凝土浇筑之后,底部填土被压实,而出现沉陷裂缝;另一方面可能是混凝土浇筑的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支撑距离比较大,从而使得底部不够稳定出现沉陷裂缝。因此在进行施工工地填土的时候,针对土壤松软不结实的情况,一定要做到加固,以增强支撑模板的强度,从而避免沉陷裂缝在混凝土施工中发生。
        1.3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约7d。造成干缩裂缝的主要原因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导致变形不同。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收缩量小的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合理控制水灰配比,预防干缩裂缝问题。
        1.4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和干缩裂缝有所不同,虽然两者都是因收缩导致的裂缝,但干缩裂缝是由于材料自身的原因,而塑性收缩裂缝则是因为天气原因,导致混凝土在刚要凝固的时候,表层水分流失,混凝土体积减小,使得建筑表面发生龟裂的现象。通常在高温以及大风天气的时候容易出现。混凝土在快要凝结的时候,硬度比较小,所以很容易出现这种塑性收缩裂缝。因此,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可以选用硅酸盐或普通的硅酸水泥。在混凝土最后凝结前,可以在建筑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有效保持建筑表面的水分,从而避免混凝土中的水分在极端天气时出现流失的现象,降低塑性收缩裂缝的出现概率。
        2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控制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很直接的影响,因为一旦配合比不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配置的话就非常容易使混凝土的质量出现问题。因此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流动性,在选择科学的原材料的基础之上就是配置科学的配合比。工作人员首先要对配合比的比例进行科学的计算,并且严格按照原材料的投放时间和比例来进行投放和搅拌,全方面加强质量管控。而且对出站的混凝土也要进行分批检验,由此来从根本上保障混凝土的质量。


        2.2在输送环节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需要材料输送,在材料输送的环节当中应该不断优化,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安全效益。在使用输送过程中科学地进行技术整理,保证全面提升混凝土材料的安全性,维护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使其不发生掺杂或泄露,保证混凝土的直接质量,在基本运输环节中应该采用杨幂性的运输设备,保证混凝土材料的直接装卸。
        2.3模板施工
        首先就是在模板施工中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的勘察,对施工现场有全面透彻的了解的基础之上来制作模板,从而更好的保障模板的质量。而且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也要充分保障模板之间的拼接时密闭的,由此才能更好的避免出现漏浆的问题,而且还要注意对模板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出现变形问题。其次就是还要做好模板的拆卸工作,一般在模板拆卸过程中,因为施工人员没有意识到拆卸不当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经常会出现模板拆卸导致混凝土局部磕碰或者损伤,因此在模板拆卸过程中一定要对拆卸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整个过程要做好防护措施。
        2.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的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所以在整个浇筑过程中也要做好良好的控制。因为不当的浇筑会使混凝土产生气泡,所以在浇筑时不仅要对其中的杂物进行仔细的清理,而且还要充分保障整个浇筑过程的均匀性和连续性。再有就是整个混凝土浇筑要严格按照标准和流程进行,并且严格夯实浇筑的质量,提高浇筑的工艺和技术,从而更好的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2.5振捣
        完成浇筑施工后,选择适宜的时间点,组织开展振捣作业。通过振捣处理,使得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均匀度达到标准,充盈在模板的各部分。一般来说,采用人工振捣方法与机械振捣方法。若为塑性混凝土且工程量比较小,则组织人工力量开展振捣作业。根据设置的插入点,进行20s的连续振捣,保证表面没有气泡和下沉等情况发生。振捣作业按照快插慢拔的原则作业,确保插点布置的均匀,以免产生漏振情况。
        2.6混凝土养护
        科学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可帮助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减小发生温度裂缝的概率,同时提高混凝土体的质量强度。建筑工程混凝土养护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进行,混凝土强度达到既定标准后,可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分为保湿和保温两部分,其中,保温即对混凝土内外温差做严格控制,一般在20℃~25℃,避免温差过大引发混凝土内部开裂。温度控制常用方法为覆盖碎料薄膜和铺设冷却管,可根据施工环境温度状况进行选择。例如当室外环境温度较高时,混凝土内外温差有扩大趋势,此时可铺设冷却管,提高混凝土温控效果,结合混凝土内外温度监测数据,调节冷却水的供应方案。湿度控制即维持混凝土表面含水率在一定范围,避免水分蒸发速率过高而出现干缩裂缝。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帘、苫布、棉毡等材料进行洒水养护,单次洒水量以保持覆盖材料12h左右湿润状态为宜。
        3结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视,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得到一定的技术保障。涉及施工中的各个关键技术问题,施工人员要正确了解和把握,做好各项工作的组织调控,以促进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要求施工人员能够共同研究调整,确保问题得以解决。同时施工人员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登慧.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198.
        [2]刘德慧.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住宅产业,2019(8):50-51.
        [3]周跃兴.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河北农机,2018(5):59.
        [4]杨超.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