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研究张昊宇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张昊宇
[导读] 近些年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工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项目的质量问题以及隐患也逐渐增多,由于建筑工程需要较长的工期,有着一定的难度,所以施工就会有很多风险。
        摘要:近些年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工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项目的质量问题以及隐患也逐渐增多,由于建筑工程需要较长的工期,有着一定的难度,所以施工就会有很多风险。因此,只有对施工风险加强管理,才能使建筑工程的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造成施工风险的因素,然后对建筑工程施工风险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希望能够建筑施工风险得到有效的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
        引言: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受各种风险因素诸如工程变更、设计有误、施工图变化、不利自然条件等影响,因此存在很多施工风险,建筑工程整体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更严重阻碍了整体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基于此,有必要对建筑工程施工分险管理进行分析研究,从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实现风险的规避与分散,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风险带来的损失,对于建筑工程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在长期的施工作业过程中,随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自然因素、比如人为因素等等。如果任何一个环节部分出现纰漏,就会导致出现施工风险。建筑工程项目越复杂、技术采用的越落后,越容易发生施工风险。在建筑工程风险性比较大的情况下,国内目前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刚刚成立或是成立不久,对于施工风险的管理不够重视,因此就会导致大量施工风险的存在。施工风险轻则导致施工质量下降、施工期限延长,重则发生严重的设备损坏、人员伤亡,从而加重了施工企业的成本,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效益性。如果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充分考虑施工风险的问题,做好施工风险管理工作,将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效益,同时避免出现意外的财产和人员伤亡,利人利己。
        二、建筑工程施工风险因素分析
        (一)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开展之前,应首先做好准备工作,这对整个工程施工来说至关重要,可以避免因准备不足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在施工作业前,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可能会对施工过程产生影响,此外供应商材料供应不足、材料存在质量问题等都会对建筑工程施工作业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出现施工中断等情况。
        (二)工程变更
        项目工程施工中工程设计可能会出现变更的情况,业主原因、资金问题、建筑功能需求等因素都会导致工程变更,这对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来说影响较大。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还会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成本造价、经济效益等造成影响,可能会导致工程延期等情况出现,给承包人造成利益损失。
        (三)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是影响整个建筑工程作业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技术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在施工过程中,实际操作可能会与最初设备的施工设计存在差异,这种情况在工序衔接中较为普遍。由于发包人可能对一些特殊施工技术工艺存在知识盲区,不了解相关标准规范,导致在具体施工中难以进行协调和统一管理,给最终验收环节和结算环节带来不便。
        (四)自然因素
        施工时最难以控制变式自然因素,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泥石流、地震、暴风雨等自然灾害,这些环境因素可能会给施工过程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且难以对其进行人为控制。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制订详细施工方案,并做好自然灾害预防工作,及时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影响进行预测和识别,以降低恶劣环境及自然因素对整个施工进度的影响。
        三、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的对策分析
        (一)合理控制风险程度
        1.全面掌握与应用工程项目施工中涉及到的相关政策法规。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是确保工程承包方与发包方合法权益的硬性根据,建筑单位唯有充分了解和熟悉相关政策法规,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办事,才可以促进自身法律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真正依法对风险因素进行预防,防止出现工程纠纷。
        2.签订全面科学的施工合同。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流程展开科学分析,谨慎签订施工建设合同,对于那些合同中内容模糊不清、独立承担较多风险的合同应当不予签订。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然会出现风险,应当有准备的厘清各种风险因素的承担方,相互之间承担多少责任或经济额度。因此降低或预防风险可以说是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关键点。
        3.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充分掌握和了解与建筑工程施工相关的各种材料要素市场价格。这些价格都是根据市场变动而不断波动的,在招标报价的过程中应当对市场发展趋势有全面的了解,确保报价准确合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二)科学有效的转移风险
        一方面是在施工合同中添加根据合同条件进行索赔的内容。因为难以预测的风险是必然存在的,风险的产生是导致建筑工程经济效益降低的主要因素,合同双方都希望能够转嫁风险。因此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约定各种情况索赔要素向对方转移风险,能够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分析国外较为成熟的做法来增强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当建筑企业提升了自身的风险转移意识之后,建筑工程业主也能够进一步的考虑风险转移和控制,从整体上而言对双方都有利;另一方面可以向第三方转移风险,如工程担保或者建筑施工保险,这两种方式的详细操作流程和具体规范要求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作业中都有了非常普遍的应当,但一部分施工单位为控制一个少量保险费用的支出却失去了第三方风险转移的良好时机。
        (三)以施工合同为基础依法索赔
        1.投标文件,属于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中的重要内容,其中主要是承包方与发包方之间所约定的条款与承诺,当提出索赔要求时能够作为合法证据。施工单位拿出有说服力的业主不履行合同的事实来更好的争取索赔。
        2.会议纪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业主、承包人以及监理人关于工程施工所组织进行的所有会议资料,其中应当有参与各方的签字或者签章。
        3.指令或通知,业主驻施工现场的代表或者监理人员发出的各项指令或者通知,比如说设计变更、工程施工暂停等指令。
        4.施工组织设计,即是包含了施工作业计划在内的通过业主代表或监理人员同意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作业方案。
        5.施工现场记录,比如说施工日志、工长日志或者工程施工检查人员记录等,还包括业主代表或监理人员签字确认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停水停电、道路封闭开通的证明材料等。
        6.相关验收报告,例如说隐蔽工程验收报告、中间验收报告以及工程材料实施报告等材料。
        (四)完善施工风险管理制度
        1.应当构建系统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积极转变思想认识,强化风险教育,不断提升施工单位的风险管控能力,将风险管理和单位经济效益联系起来,同时逐渐将风险管理应用到施工过程中来。
        2.应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技术,尽快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促进施工单位风险抵御能力的提升。
        3.因为风险因素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应当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风险规律并进行预测评价。
        四、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在施工中的风险是无所不在的,这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对于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提高施工的能力,一定要全面地开展风险管理工作,降低风险。确保施工单位准确地识别风险,做好科学的预防工作,同时要加强施工工作人员的自身风险控制能力,保证市场的竞争力,确保施工工程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哲.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对策分析[J].河北农机,2018,245(11):59.
        [2]赵伟.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分析[J].山西建筑,2017(24):231-233.
        [3]任聪.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与施工安全成本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
        [4]卢宁.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审计[J].冶金丛刊,20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