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字化建筑技术在近些年来有效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不仅促进了施工的进度,而且工程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BIM技术就是在建筑工程中普遍应用的数字模型技术。本文首先对BIM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展开介绍,还概述了钢结构工程的特点,然后对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钢结构工程;建设阶段
引言:目前,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设计环节。本文针对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与后期运维3个阶段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总结当前国内外对BIM技术在建筑信息行业内的应用,从而使其在应用与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推动其创新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信息与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价值与作用。
一、BIM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BIM的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该应用技术主要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相关数据为基础,建立建筑仿真模型,通过数字化信息仿真技术将建筑仿真模型呈现出来。该应用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协调性、可视性与模拟性,能较好地满足建筑施工在各个环节中的推进与实施,因此,广受相关行业以及工程师的青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不断地对BIM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使其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继CAD技术后在建筑行业内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建筑工程在推进过程中,由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因此,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避免失误与风险的产生,相关部门大力鼓励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使用BIM技术。另外,为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缓解资源压力,我国相关部门大力倡导绿色建筑,大力支持信息化产业的发展,鼓励建筑行业加大对BIM技术的投入使用以及研究创新的力度,由此可见,BIM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下对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二、钢结构工程的特点
(一)钢结构工程中使用的钢材一般为强度高、塑性强并且韧性好的钢材。这种钢材的使用可以使钢结构工程的钢结构重量比用混凝土、砖石和木材等材料建造的其他结构,尤其是以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结构重量轻很多。在大面积和大跨度的工程结构中,钢结构重量轻的这一特点体现的更明显。
(二)钢结构工程中使用的钢材比其他材料的内部结构更加均匀,结构的受力情况和计算时的模型更加接近,有利于技术人员对钢结构进行更好的分析研究,从而提高钢结构工程的可靠性,使其较其他材料结构更安全稳定,以便达到人们对建筑物提出的各种功能性要求,尤其是对于建筑物的抗震要求,钢结构工程可以对其做到较好的满足。
三、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一)BIM技术在钢结构设计阶段的应用
钢结构设计阶段中,技术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对照图纸完成优化设计,其主要利用节点库与构建库建立三维模型,并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完成数据录入。通过利用BIM技术不但可以优化构建节点,且还可以完成工程信息的管理工作。技术人员利用BIM技术可以更好的展现钢结构的仿真模型,直观显示钢结构的三维设计效果,三维模拟施工现场节点的安装流程,动态还原难度系数较高的施工技术,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由根本上优化钢结构的设计方案。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可以利用BIM技术制作造价报表,从而为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与施工管理提供更多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不断优化项目的管理与推进工作,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二)BIM技术在钢结构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钢结构施工前期设计与施工推进环节使用BIM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其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的推进施工项目进度。在钢结构工程的推进过程中,BIM技术主要用于构建3D模型。
且在施工期间还可以利用3D模型数字化处理相关的管理参数,并利用相关的参数信息构建相关的工程模型,全方位的模拟施工现场,最大化处理可能出现的施工风险,并进行有效解决,确保钢结构的顺利安装,以免因施工工序或施工安全问题导致延工。近年来,相关研究人员深入分析了BIM技术,并实现了4D建模,二次开发了相关的软件插件,促进了建模的智能化与高速化。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可以在工程造价、设计、施工以及风险检查等环节采用BIM技术,实现工程项目的全方位防护,由根本上确保施工进度与质量。
(三)BIM技术在钢结构现场安装阶段应用
钢结构具备较为特殊的材料性质,被更多应用至跨度大且结构较为复杂的建筑物建设汇总,因此钢结构需要更为精确的安装精确度。在运输与吊装大尺寸钢结构构件时存在较多问题,因此需要进行现场安装。实际安装期间,技术人员需要确定拼接点位置,其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与条件。比如吊车的起重吨位、运输车辆的空间大小、构件吊装的稳定性以及现场实际条件等。以往安装钢结构构件时,技术人员需要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增大了后期安装的不确定性,但在施工安装期间采用BIM技术可以实现钢结构构件的4D仿真,实现了三维空间与时间的有效结合,确保施工技术人员在虚拟场景中完成钢结构构件的安装工作,并及时检查安装期间可能存在的操作问题,及时设计相关的修正方案,调整模型的拼装节点,完善修改相关的施工设计图,以免因返工导致费工费料问题,拉低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BIM技术主要利用Revit建设相关模型,并通过NWC格式完成输出,在Naviswork中打开,并在Timeliner模块中导入施工进度的相关文件资料,将各个构件与文件中的WBS子项进行连接,有效创建4D模型。除此之外,在模拟实际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还可以利用BIM技术统计分析施工进度数据,以便为现场的安装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四)BIM技术在钢结构运营阶段的应用
在钢结构施工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便是运营阶段,此阶段需要消耗较长的施工周期,且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因此技术人员需要充分重视此阶段的运营维护管理工作,并做好技术革新。传统的建筑运营与维护过程中,技术人员一般采用人工采集数据以及工程图纸的方法监控维护Excel表格中的设备数据信息,但钢结构工程的规模较大,以往运营技术无法满足钢结构工程的发展趋势。为了有效解决传统技术的数据保护困难,避免运营期间出现时效差异以及数据丢失问题,技术人员应利用BIM技术全方位建档与监控相关数据信息,由根本上促进钢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
(五)BIM技术在钢结构施工进度控制中应用
施工技术人员应在生产制造钢结构构件时利用Tekla Structure软件模拟建档施工时间与构件制造时间,得到最佳的钢结构施工工期,有效控制施工进度。实际施工期间,为了确保钢结构工程在预期时间内完成,技术人员应有效开展工期控制,充分利用BIM技术的4D演示功能,全方程模拟钢结构的施工情况。除此之外,在施工管理期间,技术人员还应利用4D模型全过程分析施工流程,及时发现施工期间存在的时间问题,并完善改进,提高施工效率。
四、结束语
钢结构工程建设在现在建筑中是主要的类型,可以增加建筑本身的稳定性和承载力。通过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大幅的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的效率,是钢结构工程可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顺利地完成,来提高钢结构工程的实际应用和效益。
参考文献:
[1]赵亮.探究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1).
[2]陈卫文,赵倩.BIM技术在异型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广州建筑,2017(02).
[3]郭占锋.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建设阶段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557(48):90-91.
[4]池小兰.刍议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与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