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在水文地质勘察方面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而地下水问题也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影响岩土工程建设稳定性与安全性的诸多因素中,水文地质问题及其相关勘测工作的质量对工程建设有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对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全面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水文地质问题对岩土工程造成不良影响,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问题
1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意义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主要是对地下水的分布及其形成规律进行勘察与分析。对地下水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分析与合理利用,对岩土工程项目建设中保证地基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岩土工程建设与水文地质勘察之间有极为紧密的关系,地下水会对岩石成分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岩土工程的结构稳定性与持久性。由于一些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较低,地质勘察人员对水文地质情况只是进行了较为简单的描述,没有提供地下水的各项工程参数。在勘察报告中,缺少水文地质勘察的细节描述,特别是在水文地质较为复杂的南方,若勘察工作中忽略了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极易引发岩土工程施工事故和地质灾害,严重时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可见,全面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对岩土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
2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1)地下水位变化造成的危害。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受含水层的结构特征及渗透性、降水、气温等因素影响,其上升一般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下水位上升会对岩土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比方说土壤沼泽化、盐渍化以及对建筑结构的腐蚀等,还会造成斜坡、岩土体滑移的现象,对于一些特殊性质的岩土体,还会使其强度大大降低,出现黄土湿陷、高液限土膨胀、砂土液化等不良地质现象。给工程建设造成很大影响,已建成的建筑物亦会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地下水位下降一般是由于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如在某一区域内大规模采取地下水、采矿活动疏干地下水、河流上游修建堤坝水库等切断地下水的补给来源等。通常地下水位大幅度降低会使得孔隙水压力降低,有效应力增大,土体的压缩变形量增大,导致地表沉降,快速的地下水下降容易产生较大渗流力,增加不稳定边坡土体的下滑力,导致边坡的滑塌破坏,对已有建筑物造成严重损害;又会使得地下水的平衡性遭到破坏,使得水动力平衡条件发生改变,导致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承载力下降,对工程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2)动水压力作用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一般情况下,地下水的动水压力的影响力并不大,所以也不会对建筑工程或是地质构造产生明显的影响。不过,由于在平常状态或施工过程中较为频繁的人为活动影响,便有可能会导致地下水受到影响导致失衡的现象,进而使得地下水产生动水压力,而动水压力若是达到一定的值,便会导致施工现场管道的涌水或流沙等严重危害,不仅会导致工程无法继续开展影响到工期,同时还有可能会对建筑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3岩土工程中强化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措施
在工程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信息一直以来都是最为关键的信息内容,但也是常常不被重视的问题之一。基于此,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针对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详细勘察、全面分析、科学评估等至关重要,确保水文地质问题不会对建筑造成影响,为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
3.1加强标准化管理
在进行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其勘测以及施工情况等情况都能够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进行,这也使得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其进行更加规范化更加标准化的管理。标准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确保其设计、施工等中间等各个环节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实际的施工质量,对当地的岩土工程实际从事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测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进行严格的要求,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同时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单位也应该及时根据实际情况来提升其管理制度,通过更加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能够应对各种勘测等工作相关的以及调查相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的工作中,由于地质水文勘测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项经验性与技术性并存的较为技术类的工作,因此各个勘测部门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总结,为了增长其质量,并且与其他参与人员进行分享,通过及时的分享以及使用使得其经验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传播,并且使得其进行流通,促进整个施工单位全体勘测人员的勘测水平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
3.2仔细勘察施工区域地下水位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对施工区域地下水位进行全面勘查,更好的保证岩土工程顺利进行。在岩土工程中,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会增加施工难度,所以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从不同方向开展详细调查。另外在岩土工程勘察中,为了保证岩体工程实际勘查质量提升,需要对不同施工区域地下水变化情况进行仔细勘察,增强勘察和施工之间的相互联系,保持双方工作中一致性,更好的提升岩土工程勘察效率的提升,提升岩土工程勘察企业的经济效益。
3.3创新水文地质勘察的方法
传统的水文地质勘测效率性非常地低,如果想要提高水文地质勘测的实效性,就要引入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其取代传统的人工勘察。对于勘察出来的数据应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且应用先进的水文地质勘察软件,将过去的勘测资料与现在所取得的勘测信息进行一定的结合与对比,使得传统的水文地质勘测方法能够被更加先进的勘测方法所取代。利用先进的勘测软件将以前所取得的勘测信息,与现在所取得勘测信息进行一定的整理归档,并进行相应的分析,以便在发生突发状况的时候,能够及时处理。随着我国各行业的快速发展,水文地质勘测的实际工作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水文地质勘察的方式也要进行相对应的改进与创新。例如: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来提高水文地质勘测的有效性,使得水文地质的勘察与分析能够被更加多样化地处理。
3.4完善相关评价
(1)正式开工之前,勘察人员需要认真评估受到水文地质等条件所影响的土壤、岩石等物体、建筑物,以及其受影响的程度,随后科学预测各种影响可能引发的危险,并且以之为前提制定出可行、合理的预防计划。(2)勘察人员应当全方位调查岩土工程水文地质的各类问题,并且按照所掌握的各类问题,将相应数据信息提供给有关部门,从而为基础施工提供可靠的保障。(3)勘察人员需要调查岩土工程范围内的地下水自然状况和受到人为影响地下水发生的各类变化,进而对各种变化可能对岩土工程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最终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将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解决。(4)勘察人员还应当对水文地质的问题予以科学评价,在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我国“因地制宜”原则。在勘察人员的实际评价环节里,因为调查地区的不同,其评价内容通常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如果岩土工程范围内主要是由软岩以及强风化岩所构成,有关人员在评价的时候就需要全面评估土壤、岩石地下水活动层的软化、胀缩以及瓦解等重点内容。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极具现实意义。因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勘察工作中,高度重视水文地质条件对岩土工程施工影响作用,深入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对工程施工的影响,进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全面提升岩土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巨.探究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四川水泥,2019(4):97.
[2]崔淑芳.刍议水文地质条件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J].建筑与装饰,2019(1):79.
[3]王伟奇.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