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属于综合性的工作,结构比较复杂,容易产生安全事故,是我国5大高危行业之一,其施工安全问题受到了全社会广泛关注。而BIM技术是新兴的一种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BIM技术的优势,并提出具体的应用措施,以为建筑行业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 引言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使用较为广泛。BIM技术之所以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其模拟施工的性能可以为施工设计图提供真实施工建议,还可以结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资源来形成整体的安全管理系统。因此,通过提高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使用,可以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当前状况分析
2.1 缺乏完善的法律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和国内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重效益轻安全有关。尽管有相关的法律来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但是建筑工程多变的形势使得原有的法律规范不能一直适应新的形势,这就造成了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内容的漏洞无法被及时填补,让建筑各方主体有了可乘之机。比如说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低成本,采取低价竞标的形式,减少施工时工程安全的投入,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多发;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存在违法承包工程的行为。可以发现,法律的不健全让安全事故有了萌发的摇篮。所以应该及时填补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漏洞,定期完善来保证工程的安全实施。
2.2 对BIM技术及设备认知不足
就BIM技术的发展而言,我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以,一些应用这对于BIM 技术应用并不充分。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存在技术及设备认知不足的问题,一些技术操控的问题无法进行落地实施,从而造成BIM技术滞后发展,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本质作用。
2.3 管理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
BIM技术对于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于操作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是现在我国建筑公司的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工作多依赖于自己的经验,对BIM技术认识较浅,实际管理工作的开展仍是按照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在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较多,因此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要求应与现场施工相对应也要有所提高,使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即使一些建筑企业意识到了BIM技术的重要性,但是对于管理人员的教育还不足,整体对BIM技术的使用意识不强。
2.4 缺乏安全意识,责任未能落到实处
最近几年国内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多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管理人员缺乏相对较高的综合素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民工进城成为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一员。为了追求工程进度的快速完成,一部分企业降低了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强行缩短工程建设时间,没有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位,造成管理人员的懈怠,安全事故很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企业太过注重与经济效益的提升,忽视安全监督管理,导致了施工现场各种问题的出现。
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3.1 BIM建模技术
在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结构、管线设计和建模,在施工环节则可以直接利用设计阶段的信息数据、设计成果和建筑模型根据施工的不同阶段建立模型,进而提高施工安全指导工作效率,节约时间和成本的同时,极大程度提高了项目信息的精确性。设计阶段所采用的BIM技术多数以软件形式为主,并且随着当前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BIM技术软件更加趋于完善,比如利用Revit软件所建立的三维模型,可以有效构建三维建筑信息综合模型,展示项目完成时的效果图,包括建筑、结构、管道和机电的信息模型,在施工期间,根据设计模型则可以直接建立数据库,为后期进行事故模拟提供支持。
3.2 施工方案的确立
建筑施工内容通常会分为四个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准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工程运行阶段。而BIM技术对于施工的每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建筑及工人的安全保驾护航。有关施工管理人员通过管理指标的设置,可以确保在工期内有效完成施工。通过BIM技术可以对建筑整体设计提供精准的参数,从而确保工程开展中的科学性。还有一点是工程开展过程中,会受到天气、地质、气候、人工、材料方面的影响,需要利用BIM技术对这些不稳定因素进行建模,为后期施工提供最佳的方案内容,确保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合理化。
3.3 实现4D仿真模拟
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要想让建筑工程有序地开展,监控施工中每一个环节,降低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降低经济损失,就需要利用BIM技术中4D施工动态模拟技术模拟施工的过程,尤其针对施工中的重点节点,实现多视点的模拟动画,给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在模拟建筑结构中采用4D仿真分析技术针对变形状态和力学性能采取分析,给施工安全奠定基础。如利用BIM技术的上传功能可以实现对现场安全隐患的实时监控,并将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传到BIM模型上,在模型上可以监控隐患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做到心中有数,极大地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还可以通过BIM模型对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进行管理,在BIM模型上设置好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并结合红外线的功能,当作业人员闯入危险区域后会自动报警,这样可以对危险区域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另外,结合4D技术、BIM技术针对易产生变形的结构进行分析、监控,及时捕捉危险状态,并采取有效安全措施,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3.4 注重对管理人员进行BIM技术的安全培训
不管在什么样的公司内,员工培训是较为普及的一种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手段。对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开展BIM技术安全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工人的安全。一些传统的建筑企业开展安全培训都是以口头培训的形式,主要是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大都是形式主义,很难发挥出实际的作用。但是,将BIM技术利用到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能够使得培训达到一定的效果。换句话说,使用BIM技术能够将培训内容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可以有效提升他们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技能,提高他们对安全管理的意识,进而能够在实际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得到应用。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设计及施工安全更需要依靠BIM技术,所以,要对BIM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的利用BIM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管理,解决工程发生的危险,利用BIM技术可视化、模拟化的特点,对存在的风险进行纠正处理,提升施工安全系数,保障工程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马俊.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8):166-167.
[2] 冯立淼.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8(37):167.
[3] 于健.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6):195-196.
[4] 王捷敏.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质量,2018,36(08):89-92.
[5] 王和节.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8(0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