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省道改扩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8期   作者:胡青
[导读] 道路建设是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之基础
        摘要:道路建设是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之基础,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其汽车的生产量和运行量也在逐年增加。现如今,我国国省道的承受压力越来越大,出现交通混行的现象极为严重,平纵线型指标较低,道路通行能力以及服务水平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国家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国省道改扩建施工;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对策
        引言
        我国道路建设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和成果,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近年来,我国国省道建设规模有扩大的趋势,国省道的交通流量也日益上涨,造成一部分建设年限较长的老旧国省道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交通需求,必须进行扩建,提高国省道交通容量。
        1优化改扩建国省道的意义
        1.延长国省道使用寿命,路基路面是公路工程的重要基础,其可以直接影响公路工程功能的发挥。路基的强度是衡量大负荷车流量和公路运输量的主要条件,只有路基强度达到设计标准,才能有效提升公路的安全性,避免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破坏。而如果路基强度有待提升,就会使国省道承载力逐渐降低,甚至会出现局部破坏,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质量问题。经相关案例分析后可以发现,原国省道经常出现质量问题,也是导致国省道经常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只有对国省道路基路面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从根本提高路基的强度,满足运输承载力的需求,使国省道使用时间逐渐延长。2.提升车辆行驶安全性,外界因素导致路基变形是主要因素,一旦发生路基变形问题,就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国省道工程路基的稳定性。我国面积广阔,不同地域的水文地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很难从根本上避免因为地质不良导致的公路破坏问题,而水文地质却对公路路基沉降产生直接影响。
        2国省道改扩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对策
        2.1综合考虑路线设计
        一般来说,我国的改扩建工程主要包含改线新建工程、原有道路的扩建工程。针对改线新建工程需要从平面、纵断面、横断面三个不同方面加以分析,综合考虑。针对原有道路上的扩建工程,不仅需要平纵横三大要素的科学整合,它与新建工程的区别较大,设计难度较高,需要考虑原有道路的各项条件及自然环境的约束。对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设计需要保证原有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三方面的设计主要需要体现在加宽的形式上。总的来说,对平面中断面横断面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才能保证国省道改扩建后的道路能够满足人们对道路功能的需求,确保道路行车的安全。
        2.2机械开挖石方施工工艺
        1.液压破碎锤挖掘机破碎石方施工方法,对于现场的控制测量,选择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可以提高边坡开挖的精度,在开挖前,先用白石灰画出轮廓线,监理工程师现场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开挖施工。2.对于石方的开挖,选择自上至下、分层开挖的方式,开挖之前,先用液压岩石破碎锤将厚度较大的岩石破碎,因山体陡峭,自卸车无法上至山顶装车,破碎时需配置挖掘机配合挖除松渣并倒运至山坡下,再由挖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至弃渣场堆放。为了避免开挖岩石时,液压岩石破碎锤的冲击力损坏基面岩体,应该在开挖时预留一定的保护层,一般为30cm,然后,选择人工风镐的施工方式,使用01-30型手持式风钻开挖施工,风钻采用12m3/min移动式柴油空压机供风,人工剥离开挖至设计边坡面。3.按照合同规定坚石和次坚石为石方,其余全为土方,软石虽然划为土方,但在施工过程中软石施工也需要爆破施工,考虑的行车安全问题,软石也只能采用破碎锤破碎开挖,导致成本增加。


        2.3路基填筑
        在进行路基填筑时,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方案进行,并注意控制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和效果,从而确保整体施工满足相应的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路基填筑效果,可以根据需要对填筑材料的含水率进行检测,确保其含水率处于正常范围内,保证施工材料与设备能达到良好的结合效果,进而确保整体施工质量。基于此,对路基的拓宽施工,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渐变式的施工模式,对不同区域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进行灵活调整,确保具体区域的施工效果达到相应的施工标准,满足公路相应的使用要求。对路基进行填筑时,要注意控制填筑材料的含水率。进行填筑前,要对材料含水率进行检查,确保其满足相应要求,避免使用含水率不达标的材料,防止对整体填筑效果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某次案例中,填筑材料最佳的含水率应该控制在18.1%。当填筑材料的含水率大于18.1%,要停止填筑,使填筑材料的水分进行蒸发,直到其达到相应的含水率标准,才能继续进行路基填筑。如果填筑材料含水率小于18.1%,可以对其进行洒水处理,以增加湿度,确保其含水率达到相应标准,从而为从整体上确保路基填筑效果打下基础。
        2.4分流方案与分流车型
        1.改扩建工程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由原来的双向四车道通行,有些施工阶段变为单幅双向二车道或双幅双向两车道,通行能力不能满足出行交通的需要,需要对开阳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期间进行交通分流,采用区域路网分流为主、时段强制分流为辅的方案,分流方案根据实际的交通流量动态调整。改扩建施工期间需分流约1/5的交通量,由于改扩建工程施工导致道路通行条件变差,该段交通参与者会选择分流道路,必要时候采取强制分流手段,确保道路施工期间的交通畅通。2.分流路径及分流点的设置,国省道保证四车道通行的情况下,在施工期间的一些特殊应急情况(如节假日、交通事故及恶劣天气等)可能将要分流部分车流量,故需结合周边道路网分析分流路径。交通分流依据车型进行了划分:大型货车、中小型货车、客车,其中客运车辆通行为第一优先级,中小型货车为第二优先级,大货车为第三优先级。改扩建期间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对大型货车、中型货车进行分流。
        2.5旧路面的利用
        尽量利用原有道路,控制改扩建成本,是改扩建国省道施工中必须坚持的主要原则。在进行设计时,如果原有路面可以使用,则需要降级利用原有路面材料;针对于沥青路面可以充分应用冷再生技术,以提高路面施工效果,而对于混凝土路面可以直接进行原路面板块拼接,这样就可以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对于改扩建公路,如果路面结构没有受到任何的破坏,各项要求与技术标准相统一,那么就可以利用全部路面,将新路面与旧路面进行拼接。新旧路面在进行拼接时,需将原路面结构铣刨成台阶状,并铺设拼接所需要的材料,以确保新旧路面可以准确连接,避免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如果原有路面结构非常完整,只是存在一些影响比较小的路面病害,那么原有路面在对病害进行处理后就可以进行利用。在处理病害时,需要对原路面的结构形式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宽设计。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对国省道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时需要结合国内多种公路改扩建的设计经验,同时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高速公路设计规范进行规划。由于国省道改扩建工作路线设计是较为复杂、全面的系统工程,在改扩建工程的平面路线设计时会面对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结合经验,不断探究出公路改扩建项目路线的设计要点,方便后期国省道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的开展,推动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强.改扩建工程优化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12):42-43.
        [2]陈炯昭.惠盐高速公路深圳段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04):25-27+6.
        [3]王楠.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的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