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刘凤银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8期   作者:刘凤银
[导读] 采矿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
        摘 要:采矿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采矿工程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如果不加强对其的分析与处理,很可能会影响整个采矿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本文就采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一系列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需要注意的方面,以此为采矿施工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采矿工程;施工;不安全技术因素;对策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既然矿产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加强采矿工程的技术,将采矿经验和采矿管理经验同时积累,进一步优化相关技术管理机制,使采矿行业技术化、规范化,不断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因此,为提高采矿效率与质量,更应该加强对采矿工程的管理,减少不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这对矿产工程能否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1 采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
        铁矿开拓系统项目主要有矿井建设要求高、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期间存在部分通风困难的特点,其安全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技术、人员、设备材料、管理、自然风险等。采矿施工过程是一个具有多种程序、多种技术且必须全面考虑的工程,具有施工时间长、难度大、设备多且笨重的特点,除去采矿本身的特点外,还有人为因素的落后问题,即管理方法落后、开采技术落后、人员素质落后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对采矿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破坏整体的进度。这些因素的出现,就需要管理人员和政府部门去解决,在秉持“安全第一”原则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观念与技术,将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1.1 故障和人员失误
        故障主要是指施工过程中涉及的设备、设施等故障,是因设备、系统、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性能低下问题。造成故障风险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各种复杂因素都可能导致故障的发生,例如人员失误、环境、维修保障不及时、老化、磨损等。人员失误是由于人的行为而造成的功能实现与标准偏离的现象,一般来说,原因是由于人员无意间操作不规范、不标准所产生的。虽然对于人员操作一般会制定严格的规范和标准,但人为操作失误的产生具有不可预知性,且具有较强的偶然性,因此人员失误往往会产生非常危险的后果。
        1.2 管理缺陷
        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缺陷,在很大程度上与风险控制不力有着直接联系。一般来说,如果项目安全风险管理能够及时有效,则能够对事故的发生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大化的避免因失误而产生的风险后果,然而在许多施工安全风险发生案例中,管理缺陷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铁矿施工安全管管理也不例外。只有对其管理缺陷进行有效完善,才能实现对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控制。铁矿开拓系统施工环境与地面环境有着极大的差别,地下的高温、高湿环境,污浊的空气、噪声、地质条件等,都会直接影响施工安全,且具有较大的不可控性,因此环境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发生几率难以控制。
        2 应对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策略
        经过以上对矿产作业问题的分析,找到解决方案才是当下促进矿产开发作业和矿产行业的重中之重。据上,我们可以通过策略、设计、管理、技术等方面一一解决,提出建议,为矿产作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在实施过程中,坚持 “安全第一”的原则,增强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筹工作,做到科学性、灵活性、有效性的协调统一。
        2.1 提供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对各有关工种分期、分批组织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平,编制施工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比如:加强井口管理,井口要有管理制度;采用 380V 电源起爆,闸刀开关钥匙由放炮员随身携带,不许转交他人,放炮电缆应有断路接线或开关。


        2.2 进一步突破采矿技术
        采矿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液压化、无轨化的状态下,要更进一步的向着智能化发展。在做好先进设备准备的同时,加强技术定位。在地下矿产作业中,定位技术因电磁屏蔽、空间密闭等自然原因出现短板,GPS定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不过这个问题随着射频时被技术和wifi跟踪技术的出现也得到了解决,只是技术还存在着有提升的空间而已。除了技术定位,还可以提升通讯技术。在矿业开采中,有效的沟通可以极大程度上提升质量与效率,就目前情况来说,矿产行业高科技的通讯技术的普及程度相对较小,做好各个矿产开发通讯技术的宣传以及应用才是目前的首要目标。
        2.3 做好要点管理工作
        第一,爆破管理。所有爆破人员,包括爆破、送药、装药人员,必须熟悉爆破材料性能和本规程中有关条文的规定。放炮工作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取得合格证的专职放炮员担任;爆破工必须依照爆破说明书进行爆破。
        第二,顶板管理。顶板管理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规定支护,空顶距不得大于 1m,严禁空顶作业;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进入迎头作业前首先要进行敲帮问顶,施工作业中,随时观察围岩变化情况,及时敲帮问顶找掉悬矸危岩。
        第三,扒装机使用管理。各类司机必须由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持合格证上岗的专职或兼职人员担任,扒装机司机及绞车司机必须严格正规操作,司机必须经常检查钢丝绳、导向轮子、卡轨器等安全设施的牢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第四,防治水管理。巷道水沟整齐合格,将迎头积水及时排至平巷水沟,迎头出现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
        第五,机电管理。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矿业项目施工一般都面临着较为复杂的施工环境,风险因素多元化特点突出,为施工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此建立起合理的安全风险控制机制,对施工风险进行系统管理,可以实现将风险更早的控制住。
        2.4 开展安全培训工作
        第一,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设备操作许可证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之前,必须经过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获得操作许可证后方可上岗。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培训,根据施工项目的需要,由项目部负责,分工各类别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
        第二,项目部建立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档案和“培训记录”,规范管理。
        第三,总部负责项目部特种作业人员的宏观管理,定期与不定期的对该项目部特种人员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同时负责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统一办理的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设备操作许可证)的办证工作。项目部负责本项目特种作业人员的计划、培训、办证、建档、日常管理等相关工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采矿企业来说,确保相关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是第一要务,只有做到了安全第一,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首先对采矿工程的施工过程做了具体分析,在全面了解了其现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后,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措施,来加强对这些影响工程质量的不稳定因素的控制,进而避免出现严重的安全施工。另外,还应该对某些注意事项做全面总结,只有确保采矿工程施工正常开展,采矿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德强. 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研究[J]. 中国设备工程,2020(10):217-218.
        [2]范宝亮. 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探析[J]. 当代化工研究,2020(04):20-21.
        [3]张东,邢俊,杨浩. 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探讨[J]. 中国新通信,2020,22(02):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