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32128119910222XXXX 江苏兴化 225700;2.身份证号码:32128119901207XXXX 江苏兴化 225700
摘要:建设工程管理是维护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施工阶段,现场管理涉及到的工作内容较多,对整体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同时建设工程技术也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因此优化建设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极为必要,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进度、成本与安全性的重点工作,值得着重分析。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一、建设工程技术及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
1.提升工程效率
在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中,时间资源也变得愈加宝贵。建设工程的按时完工交付,对于工程建设总价值的有效发挥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建设单位应科学对工程进度进行有效控制,促使其时间成本以及经济成本都能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2.提升工程质量
一项施工项目的建设,需要经过设计、施工、验收等几个关键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提升对现场管理的质量,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质量有重要的保证意义。现场管理是质量监督权和管理监督权的结合使用,对提升工程综合质量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建设管理方式的发展,监理制度、责任制度也相应的建立,对此相关管理工作应高效应用科学管理模式,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3.提升安全保障
建设工程技术有着复杂的作业环境,其中的危险因素需要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避,才能使相关的施工的安全问题得到切实保障。因此,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现场管理工作,促进安全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设工程的现场施工技术
1.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技术
所谓顶管施工其实就是顶进井在施工时,用所施工的机器把放在顶管有效的地方,然后让油缸和中间顶的推动,破穿土壤层然后把施工井所用的工具提起,这便是顶管技术原理,政府工程在施工时这样的顶管技术使用是十分普遍的,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并且能够确保工程进度。其中,所谓的顶管施工也被称为非开挖施工,它是种不挖或者少挖路面的施工方式,在实施顶管技术施工时,能够确实减小管道在土层内向前的摩擦,从而让管道施工更符合所需要的要求以及坡度标准。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对道路进行施工时,由于所需施工路段很长,所以造成了较大的摩擦力,从而给施工带来了一些困难,在这种阻力的情况下,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将所有的施工路段分成几段来进行施工,在每一分段中设置中继油缸,以此来减小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困难,由此提高了施工过程的运行,除这种方法以外,还可以投加一些润滑剂,以此来减少因管道的摩擦力加大而产生的道路施工的困难,提高施工的效率。顶管施工技术与传统管道技术存在很大的区别,它具有更多的优点,相对于传统方法,该项技术施工投资不大,也不会因为在施工原因而对周围居民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不会因为施工的原因而对道路交通造成堵塞等影响。
2.防水施工技术
施工过程中,防水工作也是重要的施工内容之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离不开水资源,但是一旦建筑工程中出现跑水等问题,就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建筑物中的浴室、厨房、卫生间等都是用水量比较大的地方,因此需要高度的重视建筑施工中的防水效果,满足国家的标准要求,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防水材料质量的检查,使用的防水材料性能一定要满足使用标准,同时使用正确的施工技术,避免建筑工程出现漏水的现象。
3.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技术
在浇筑前,清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以及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塑料垫块是否垫好;应当尽可能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展开混凝土浇筑,若是此时混凝土已经展开浇筑,需要立即停工并对已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落实保温;使用分层浇筑与振捣的方式完成混凝土施工,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隙。完成混凝土浇筑后需立即展开养护操作,要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时长至少一周。
4.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其主要功能就是将相应的工作、学习、生活场所等向人们进行提供,所以建筑内部会有相应的电气通路。在设置电气通路的同时,要关注全部的电路,对其实施接地处理,特别对于高层建筑来说,一定要使楼层空间得以保证,同时还要使结构间的连接得以确保。对于电气设备连接来说,必须与相应的标准要结合,唯有如此方可使建筑电气功能的有效发挥得以保证。对于电气接地设置来说,其主要就是建筑防雷性能增加,倘若建筑遇到雷电打击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接地线使电流向地面流向,这样能够在建筑外部,使相应防雷屏障得以形成。
三、强化工程技术及现场管理质量的策略
1.施工企业监管制度规范化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其要将相应的监管制度制定,唯有如此,方可使工程的最终质量得以保证。对于监管制度必须具有相应的针对性,施工环节都要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对于建筑施工来说,这一工程是非常庞大的,必须将很多的人、物资源投入,其管理难度是非常大的。然而施工企业不可以由于这样就不重视施工管理的作用,要不然将会对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大多数施工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均是因为施工监管不到位导致的。科学的监管施工现场,可以有效地使施工事故发生频率有效降低,从而使施工过程规范化。
2.制定合理的现场施工组织计划
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组织计划是保障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前提,同时二十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依据。所以在施工的准备阶段,设计人员一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的考察,了解实际的情况,才能指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最终根据施工方案和图纸编写组织计划书,只有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组织计划,才能保障施工中的每个环节都按照图纸、计划开展,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周期。
3.加强施工现场有效管理
施工现场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安全因素、设备调度因素、材料质量和数量监管等。对此,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因为管理问题造成的工程效率和质量下降。此外管理人员需要列举一些技术细节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在管理工作中从细节到全局,以点带面实现对施工现场的高效率管理。
4.加强施工技术有效管理
对于市政道路的施工来说,施工技术的种类复杂,不同类型的道路工程有着不同的工艺,所以工程技术的现场管理对于道路交通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工人和管理人员都应该结合图纸对周围的环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确定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然后根据合同中的内容,按照工艺的顺序进行操作,同时要对自身的施工技术进行完善,借助于先进的设备提高工程的质量,合理的组织好现场的管理。其次,针对具体的工程特点和特殊工艺,要引进专业的技术性人才进行讲解,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完善工程工艺,做好技术方面的准备。
结束语
在施工过程中想要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就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不断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为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鲁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四川水泥,2015(12):24-25
[2]胡宗贵.探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低碳世界,2018(6):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