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112619890324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现代房屋建筑中高层建筑的比例不断增加,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缓解住房紧张压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树立全过程质量管理意识,分别从放线测量、施工准备、安装模板以及浇筑混凝土等各个环节中,加强技术控制,通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充分发挥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应用优势。另外,也要注意总结以往施工经验,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的技术要点进行重点控制,从源头上消除施工质量隐患,提升建筑质量安全。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实际的应用中其对空间布局较为灵活,并且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可以使房屋建筑整体的强度、稳固度得 到提升。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框剪结构的应用具备了施工简便、适用性强、性能良好等优势,采用此种结构进行施工可以有效的提升工程施工质 量及施工效益。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其各项工序都应 按照技术标准要求来进行作业,如在钢筋绑扎、模板搭设、混凝土浇筑 等过程中都需要严格的进行技术控制,以此来加强房屋建筑框剪结构的质量管理。
一、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
1、结构分析。现阶段房屋建筑结构有高层化和复杂化发展趋势,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受力分析,为后续施工提供必要的指导。框架剪力墙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组合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形变能力的建筑结构,其中:剪力墙的主要成分是钢筋混凝土墙板,具有较强的承载力,主要用来承载房屋建筑的水平荷载;而框架主要承担房屋建筑的竖向荷载。将两者组合起来,可以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尤其适用于中高层建筑。另外,剪力墙结构会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加,变形问题也会逐渐加重。在结构应用中,中低层使用剪力墙结构,高层使用框架结构,也能够达到增强房屋建筑稳定性的目的。
2、受力分析。框架剪力墙与其他建筑结构相比,能够承受更多的剪力和应力。其受力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框架剪力墙具有较强的抗震性。在受到地震影响后,框架剪力墙能够快速实现力的传递,依次将荷载通过楼板、梁柱、地基等实现分解,减少了对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破坏影响。在中高层建筑中,框架结构和剪力墙协同受力,提升建筑稳定性;其次,框架剪力墙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当框架剪力墙受到突然的外部压力后,部分结构会出现弯曲和变形,起到缓冲效果。在房屋建筑的不同部位,形变能力也有差异,通常来说低楼层剪力墙的位移能力和形变能力较差,而中高层框架结构的形变能力则相对较强。
二、房屋建筑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性能
1、承载能力。在建筑施工中,框架剪力墙组成结构简单,主要是由剪力墙以及框架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承受水平力的能力强。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外侧的趋势,且结构上部分产生的位移较大,框架剪力墙的形变主 要受到剪切方向的影响,原因是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可以内收,因此,在施工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承担了外部荷载的水平力以及剪力墙拉回的 附加水平力。
2、抗震性能。抗震性是现今房屋建筑在建设施工中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建筑抗震系数需要针对地区环境来确定相应的标准。根据框架剪力墙结构 受力的特点来看,其在实际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房屋建筑整体的抗震性 能,因此在实际中需要合理的对框架和剪力墙刚度比例进行确定,使 得框架结构更加稳定。在合理的确定建筑的抗震等级时,需要在对框架剪力墙系统进行设计时,对具体的施工地质情况加以分析。
3、刚度特性。一般情况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底占总弯度比例的 25%,这个情况说明,框架结构的受力能力和框架剪力墙相等时,在设计中需要 进行建筑抗震等级的划分。
若承担的弯度中,基底剪力墙占总弯度的比例是 70%,框架结构是 30%,在设计中需要根据框架剪力墙结构确 定建筑物的抗震构造措施。
三、房屋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的应用
1、放线测量。考虑到房屋建筑自身结构和施工环境的复杂性,需要施工单位在开展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之前,做好放线测量工作。在拿到施工图纸后,先对图纸内容进行复核,确保不存在问题。然后以图纸为参照,对图纸上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一一检查。对于发现问题或存在疑问的,应当先标注出来,在完成整个对照工作后,再进行商讨解决。确定不存在问题后,在施工现场布置平面控制网。经施工单位和规划部门审批通过后,进行框架剪力墙的施工作业。放线测量作为施工的首要环节,应当引起施工单位的重视,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复核。
2、钢筋施工。钢筋施工的主要步骤有:首先,要加强对钢筋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钢筋的型号、规格以及其他参数等。采购人员应当对供货商的经营资质进行审查,同一批次的钢筋材料需要进行抽样检查,如果样品合格率达不到要求,应当禁止使用。其次,在钢筋的运输和保存过程中,也要加强管理,确保进场钢筋不存在明显的弯曲变形或锈蚀等问题。最后,钢筋搭接施工中,要根据施工方案和技术要求,科学选择搭接方式,常见的有焊接、绑扎等。对于应力集中的部位,应当使用焊接,且不留焊缝。
3、安装模板。模板就位安装线以及控制区域的位移偏差要求控制在3cm的范围内,保障混凝土墙高度的一致性。在墙根位置开展水泥浆的地垫抹操作,要保障厚度在15cm范围之内。在模板的支护操作中,要明确具体的阴角膜位置,保障不同模板之间的衔接性,有效的避免其出现各种缝隙。拆卸模板时,应当先将两侧的固定钢筋松开,活动模板的四周,避免暴力拆卸,导致混凝土表面受到损伤。
4、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也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的重要内容,现阶段高层建筑施工中,所用混凝土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现场制备,其优点是可以保证混凝土现配现用,提高混凝土使用质量,缺点是占用一定的现场施工空间;其二是提前在附近的预制厂制作完成,然后用砼车运输到施工现场。以第二种方案为例,需要缩短运输时间,以保证混凝土性能。此外,在浇筑混凝土时,还要注意做好振捣工作,对于大面积浇筑的区域,使用振捣器;建筑边缘部位使用振捣棒,以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浇筑时,要注意观察模板是否有漏浆情况,如果漏浆严重,应当暂停浇筑,并采取处理措施。此外,混凝土养护也是提升混凝土整体性能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操作,通常来说房屋建筑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低于20天。
5、裂缝控制。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受材料性质、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其出现裂缝问题,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处理技术来对裂缝问题进行控制,避免结构裂缝对房屋建筑的质量产生影响。目前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可以通过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来提升混凝土的性能,其主要是通过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方式提升其整体的抗弯、抗强、抗变形能力。并且在混凝土浇筑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入模温度进行控制,其 一般要低于 300℃,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增强裂缝的发产生几率。同时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不会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影响,可采用泵送技术来 运输混凝土。
目前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应用具备了良好的承 载能力、抗变形能力、抗震能力,这些性能优势也使得此结构的应用得到了良好的推广。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对其 技术应用进行规范,对各项施工流程进行质量控制,通过对框架结构 技术的合理应用来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此来避免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质量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王芳红.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及施工质控要点阐 述[J].建材与装饰,2017(36).
[2]吴庆,尚学磊.房屋建筑项目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与施工质控分析[J].低碳世界,2017(35):29.
[3]王大磊.房屋建筑项目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试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