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210119790405XXXX
摘要:城市的建设是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的城市规模在不断的增加,这个过程中,建筑工程领域发挥出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通过各种房屋建筑的建设,有效弥补了城市中的空缺,完善了城市的功能,提升城市活力。在我国当前的建筑活动中,以人为本是核心理念,任何企业都需要围绕这个理念来开展项目的建设,这也是社会给建筑行业提出的要求。要想实现安全的建筑生产,就需要依靠安全管理工作。本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生产理念;安全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建设环节,需要高效的管理工作来协调,可以说施工管理就是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施工管理工作中涵盖了许多的管理内容,安全管理是其中的重点,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开展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进行,减少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但是就我国当前的建筑现状来看,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的欠缺,安全生产模式不容乐观。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 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1重视程度不高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实现,归根结底要依靠管理人员来执行,所以,企业管理人员的个人意识,在其中起到了绝对的主导作用。但是在当前的一些企业中,许多的管理人员对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这种情况在当前的建筑领域中普遍存在,管理人员的管理重心在于成本控制上,他们认为只有在项目获取更多的收益,才是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殊不知,收益固然重要,但是要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在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下,各个行业都在强调安全,由于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的缺失,给工程项目的开展留下了许多的隐患,这些隐患一旦爆发,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打击。
1.2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在工程项目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必须要得到大力的整治。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必须要保证管有所依,在一个有力的依据下,开展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为这项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但是这种制度在当前许多的建筑企业中都存在缺失,造成了施工现场出现了大量的不规范的施工情况,增加了风险因素爆发的几率。管理人员不能准确具体的划分工作人员的责任,缺乏对工作人员的有效限制,发现违规的情况也宽进宽出,这种管理现状如果不能得到改善,由于建筑工程项目自身的危险性,很容易爆发安全事故。
1.3工作人员素养不足
工作人员是建筑工程项目中各种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与施工的质量和施工安全性都存在非常直接的联系。在我国的建筑领域中,工作人员素养偏低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工作强度很大,很难吸引人才,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是农村的务工人员,能力基础非常差,只能胜任一些力气型的工作,在各种施工技术的落实上存在欠缺,同时,安全意识也存在缺失,不能有效的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人员因素是引发建筑工程事故的主要因素,企业需要对人员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因为人员因素引发的工程事故。
2 提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效果的建议
2.1革新管理理念
正确的管理理念是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在施工中有所行动,根据当前实际的施工状态,对现场进行合理的部署,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施工中的各种安全隐患。管理人员要对现场进行认真的检查,在项目开展之前,利用BIM模型,来确定施工中的难点,找出施工中的各种危险施工点,针对这些内容,制定一个完善的施工方案,利用技术的革新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这些施工内容中蕴含的风险因素。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把安全的重要性向工作人员进行传达,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氛围,在现场张贴条幅,以安全文明生产作为企业的生产核心理念,实现安全稳定的现场施工。
2.2加强人员的培训
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定期的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这项工作非常的必要,可以在根本上消除由人为因素引发的安全问题。在培训的过程中,要重点的灌输安全施工常识以及现场中蕴含的各种风险因素,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准确的识别各种风险因素,从而进行有效的规避,达到提升施工安全性的目的。培训工作要按照工种进行,要重点的对一些特殊的工种进行培训,比如电焊工、架子工和现场的各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这些工作类型更加的危险,要在培训中加入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护具的使用方法,这些工作人员必须要持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管理人员要坚持持证上岗的原则,各种机械设备采用专人专用的模式,其他闲杂人员不能随意的操作设备,避免设备因素和人员因素引发的安全问题。
2.3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就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依托于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彻底的消除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各种风险隐患,提升安全管理的效果。企业管理人员要根据当前的施工现状,全面的考虑和分析各种施工问题,制定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要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对这个制度进行补充,保证制度始终与项目保持充分的匹配状态。在实际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要严格的依据这个制度对现场的进行管控,把这个制度张贴在现场的显眼位置,具体的确定每一个施工班组甚至工作人员的责任,采用专人负责的管理方式,来强化管理的效果,发现违规的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比如在施工私自脱离护具、违规操作等等。通过完善的制度,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发挥,实现安全的项目建设。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在施工现场蕴含了大量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规避,就会增加建筑工程的施工风险。企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有针对性的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另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对现场进行高效的协调,保证现场的情节性,把现场的杂物进行清除,给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节,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进行,为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钰权.当前建筑项目现场安全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200+203.
[2]何勇方.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12):133-134.
[3]舒利权.研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12):145-146.
[4]朱丽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2):150-151.
[5]向瑾.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控制与项目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2):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