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技术也有所提高。由于注浆技术具有经济性良好、操作简单等特点,从而在铁路、建筑工地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运用。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混泥土裂缝、地基处理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年限造成影响,注浆技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的主要特点、常见的注浆技术以及注浆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注浆
引言:在建筑工程领域中,注浆技术属于较为先进的技术之一,其广泛运用于建筑、地铁以及矿山等工程领域中。和传统的技术相比,注浆技术具有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等优势,在防止地基岩石的渗透、增加地基土壤的硬度和强度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性。在建筑工地施工的过程中,注浆技术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注浆技术的主要特点
和传统的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相比,注浆技术具有经济价值高、实用性强以及施工效果好等优势。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注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注浆技术的操作更为简洁。在整个注浆的过程中都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操作流程,而且并不需要使用大型的机械设备。其不仅能较好的应用于普通的施工环境中,而且在野外环境中也能进行正常的操作[1]。
其次,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过大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使用注浆技术,不会出现传统技术中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但是,其需要将处理的范围进行扩大。这样才能确保将混泥土裂缝修复的较为完整以及地基的加固。
再次,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在处理裂缝时使用注浆技术,可以使裂缝具有更好的牢固性和粘性。而且,注浆技术使用的材料不过对环境造成过多的污染,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具有环保、抗老化等特点。
如果是在处理楼房病害时使用注浆技术,那么就要注意检查注浆的材料并严格把控材料的质量。如果在裂缝中浇筑假冒伪劣产品,不仅不能有效地处理楼房病害,而且为以后的处理增加了难度,因此在进行注浆技术之前要仔细检查注浆的质量。除此之外,在注浆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个人安全的防护,为了避免出现爆管的可能,需要选用耐压性较好的配件进行注浆工作。
二、建筑工地常见的注浆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注浆技术也逐渐变得成熟,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满足不同施工场地的施工要求,出现了以下几种常见的注浆技术方式。
首先是静压注浆技术。静压注浆技术又可以称为劈裂灌浆,在处理建筑工程中的软土地基时比较常用。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将调配好的水泥砂浆,通过劈裂作用带来的压力注入到地基中。在压力传递的过程中,地基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分区劈裂,进而出现各种形状的凝结体,凝结体会对周围的土体和岩石产生挤压作用,从而减少了土体间的缝隙,压缩的模量也会有所增加[2]。
其次是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会比较广泛的使用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在岩石防渗、软土地地基加固等方面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单管法、二重管法以及三重管法是比较常见的高压喷射注浆技术。随着注浆技术的不断提升,高压喷射注浆技术的运用范围也有所拓展。在深基坑的防渗和止水的过程中也能较为成熟的应用该技术。不过施工人员需要注意一点,因为这项技术的操作流程较为复杂,所以从安全运行的角度考虑,只有专业人员才能操作此项设备。
最后是复合注浆技术。在这三种注浆技术中,复合注浆技术是属于综合性能较强那一类。它将静压注浆以及高压喷射注浆技术的优点进行了有效地结合,是一种综合性注浆技术。其主要在加固不良地质的桩基础中进行应用。
复合注浆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先利用高压喷射技术形成规格的桩柱体,然后水泥会在静脉注浆的作用下迅速扩散,水泥在此过程中不会轻易的出现收缩或凝固的情况,有效地解决了注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复合注浆技术有着广泛的使用范围,淤泥层、粘土等方面都有效地运用了这种技术。
三、建筑工程中注浆技术的应用
(一)注浆技术在混凝土结构部位中的应用
首先,工作人员要做好结构部位的设计、施工等各项病害的成因分析,然后根据病害位置计算出孔位的距离。一般来说,孔距的范围在三十到四十厘米之间,孔径的范围应当在零点八到一点二毫米之间,孔深需要根据病害部位的情况进行计算[3]。
如果缝面处于一个比较干燥的状态中,那么就需要在裂缝处的三到五厘米处涂上一层环氧胶水以便封住裂口,否则在在注浆的过程中浆液可能会流入到缝口中。在涂完环氧胶水后需要等到十二个小时后,才能对缝隙做注浆技术,在这一过程中要保证缝隙和注浆材料能进行充分的接触,注浆材料需要将缝隙全部粘结严实,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如果需要对湿缝使用注浆技术,那么亲水性强的环氧材料就是最佳选择。在补缝的过程中使用和水有较强亲和力的材料可以降低注浆过程中粘物的连结,以便能对缝隙进行充分的粘合,提高固结补墙的效果,从而达到将缝隙补牢的目的。
除此之外,在注浆的过程中不能只粘合缝面的表面,只粘合缝隙表面将达不到实际的注浆效果。一般来说,都会对缝口进行重复注浆,直到最下面的空口达到饱和才会停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注浆的标准。注浆的压力一般都会控制在0.5Mpa至0.8Mpa之间,低于这个数值会达不到注浆的标准,高于这个数值可能对工程造成新的破坏。
(二)注浆技术在墙体部位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房屋楼板会受到周边结构的影响和约束。如果温度较高,那么就会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压檐墙和变形倍率就会出现改变。当出现这种状况时,那就是墙体部位出现了病害。在解决这类病害时,需要对压檐墙和楼板接缝进行施工处理[4]。
通常情况下是很难达到伸缩变化要求的,这时就需要注浆技术发挥作用了。对于不同的部位,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例如,在设计楼板的相应位置时,应该对压檐墙和楼边相接的部位钻孔并进行埋管灌注。在选择材料时,应当使用粘结度和剪强度都较高的材料。如果墙体出现渗漏,就应该先找到渗漏点,进行注浆处理时应当使用墙体布孔的方法,同时注浆材料要选择水泥浆。在对墙体部位进行注浆时,注浆的压力应当控制在0.1Mpa到0.3Mpa之间,如果压力超过这个数值,外墙饰面砖可能会出现意外的脱落,如果压力小于这个数值,那么将达不到注浆的效果。
本文主要论述了建筑工程中注浆技术的特点、注浆技术的分类以及注浆技术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注浆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和工程效率,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也得到了有效地延长。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注浆技术也会得到更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注浆技术能有效地改善桩的承载能力,桩沉现象的发生几率也会得到有效地降低,有效地提高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筑从业人员可以加大研究注浆技术的力度,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完善技术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张科萌.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的应用[J]. 江西建材, 2014(1):73-73.
[2]周伯辉. 浅谈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分析[J]. 数字化用户, 2017, 023(030):122.
[3]薛丽芳. 浅谈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07):1356.
[4]王萍. 浅谈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5, 000(050):P.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