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王万玲
[导读] 本文在阐述什么是工程测量的基础上,依次研究了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希望能推动我国工程测量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迅速发展,工程测量技术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但由于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工程测量技术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了。因此,本文在阐述什么是工程测量的基础上,依次研究了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希望能推动我国工程测量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工程测量的概述
        工程测量是指在工程建设前期对工程进行基础勘察,并在工程建设和管理各个阶段对关乎整个工程质量的数据运用专业的测量技术和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为下一步的建设计划提供必备的数据参考,完成科学化的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实现了向数字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转型,并实现了从单一的基础测量逐步发展到了内外测量和一体化作业,这有效提升了工程测量工作的效率与效果,确保了测量数据的快速、稳定、精确与合理,这对于提升我国工业化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2.1GPS定位技术的应用
        GPS技术自其出现伊始就在交通、建筑、航海、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大力应用,是先进科技的典型代表。GPS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给传统的工程建设产业带来了一场技术革命,通过空间定位卫星与地面观测点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并在电子显示屏上显示出监测点的准确位置信息,同时还可以实现自动测距等功能,并发展成为一次性确定三维坐标的高精度、高速率、低费用以及操作简单的GPS测量与定位技术。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的GPS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基于GPS技术的工程测量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GPS定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隧道贯穿、通信线路布设、山体滑坡治理等工程的测量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2.2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的应用
        上个世纪后期出现许多新式的地面测量仪器,为新形势下工程测量提供了技术支持,例如: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等,为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工程测量形成助力,改传统的三角网为边角网、测距导线网;在施工放样测量过程中,采用可以自动跟踪和连续显示的新型测距仪;对于传统测距仪无法解决的工作环境诸如难以攀登或亲身到达的测量点,则可以采用无需棱镜的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目前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它们是地面测量技术的里程碑式的改进;激光水准仪、记录式精密补偿水准仪等精密仪器,实现了在几何水准测量中自动安平、自动读数和记录、自动检核测量数据等功能,使几何水准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迈进;陀螺经纬仪被引进主要进行矿山、隧道等工程测量,与传统陀螺经纬仪相比,新型的陀螺经纬仪实现了微机控制,这样做的好处是仪器自动、连续地观测陀螺的摇动,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外部环境的干扰,进行实地观测所需时间大幅度减少、且不会牺牲观测精度,相反大幅度提高精度,一系列改变使得陀螺经纬仪更加智能更加自动化。
        2.3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
        摄影测量精度由于近些年摄影机的摄影质量大幅提高,加上后期相关软件的完善和改进,使得这种测量方式成为可能,且保证了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这种测量的最大优点是利用实时的三维空间坐标取代传统坐标系统,无需接触被测物体,并且很少需要测绘人员亲身到艰苦的环境中进行勘测,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4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测绘所得数据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正逐步向着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怎样将测绘所得数据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并建立起长期积累的数据的管理系统也成为工程测绘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课题,经过多年摸索和尝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GIS 技术建立数据库。比如分类进行数据库的筹建,如城市或工程控制网数据库、大坝变形观测数据库等,其目的是把已经获得的大量的测量数据的剩余价值进行最大化利用,以便于日后工作的检索和利用,从而实现数据管理的规范化。
        2.5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应用
        大比例尺测图一直是工程测量中重点和难点,其工作的复杂性和包含数据的广泛性决定了大比例尺测量的数据结果难以达到理想的标准,且传统的测量技术主要靠人工、难以屏除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比例测图技术逐渐向数字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大比例尺测绘和绘图工作需要专业的从业人员长期进行野外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且还需要大量的室内数据的分析和汇总,一般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实现批量的生产,且相应数据的准确信不高,难以应对工程建设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随着电子经纬仪、全站仪和GEOMAP系统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大比例尺测绘工作的自动化和数字化得以有效实现,首先运用先进的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将采集的数据传送到数据分析中心,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分析、汇总后将形成的概图通过与指挥中心相连的数控绘图仪打印出来,形成一套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图形编辑和绘图等功能的自动绘图系统。
        3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纵观21世纪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预料的是工程测量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显著发展: 一是集成多种传感器系统的测量机器人将在工程测量领域中的得到大力应用,其摄影、图形分析和处理技术将会得到大力改善,并可有效的减少工作量,缩短测量工作周期。二是在变形观测数处理和大型工程建设中,将发展基于基础知识的信息系统,并促进与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工程与测绘技术等相关技术的结合,用以解决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效率问题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三是对于大型复杂的结构建筑和设备的三维测量、几何重建以及质量监控等工作来说,工程测量的难度与复杂性进一步提升,对测量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将促使三维测量技术得到大力发展,这也是未来测量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4结语
        总而言之,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水平是影响整个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工程建设施工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工程测量技术还存在诸多不足。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在现有工程测量技术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与资金投入,不断探索和应用全新的工程测量技术,进而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与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先锋. 浅谈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253.
        [2]郭钧.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264-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