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我国经济水平迅速提高的背景下,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而在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其前期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在推行建筑工程前期造价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还须从投资、设计和招投标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才能够较为有效的降低工程的造价成本,并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 前期阶段 造价控制管理
工程造价是贯穿于建筑工程的整个项目全过程,但项目发展的关键是建筑工程的前期阶段,所以说建筑工程前期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对前期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是极为重要的一项举措,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是从投资阶段、设计阶段以及招投标阶段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工程项目的前期阶段造价管理问题的简要分析
1.1 建筑工程造价的前期阶段对于造价的控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对于造价管理的认识还没有到位。但对于造价的控制方面很多人有着错误的认识,可能觉得造价的控制主要存在于施工阶段,投资、设计以及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不大。
1.2 一般来说,正确的投资决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到相关项目建设的成败,同时也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但目前建筑行业的大部分的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比较草率,对于市场的调查远远不够深入,而投资的估算和工程量的偏差也比较大,由此便导致了后续的工程施工阶段出现了造价失控的隐患。
1.3 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能够有效的结合实际情况,就例如探究地址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时,假如出现地质承载力不够的现象,就会出现设计的变更或者是施工额外造价的增加等。
二、工程前期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2.1 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投资决策是形成工程造价的源头,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
投资人或项目管理者必须对项目的决策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必须根据单位发展战略和项目开发的需要,组织专家或委托咨询机构,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地、系统地论证拟建项目的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资源条件、市场预测、工程技术和财务经济评价等的真实性、客观性、可靠性进行全面的评价,作出投资决策,以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管理目标:另一方面,力求编制投资估算尽可能全面、充分地考虑项目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给出适当的浮动空间,使造价保留一定的余地,做好投资估算,加强投资估算的准确性,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2.2 设计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从各项数据显示,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极大。我们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要限额设计,就是要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保证专项功能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工程涉及的工程量,确保方案设计的估算要小于确定的投资额,初步设计的概算要小于估算,施工图设计的预算要小于概算确保不超出投资限额。二是在规定的额限中做好工程造价,相关人员也应有工程造价的意识,避免设计人员只管画图,造价人员只管算钱,投资多少与设计人员无关的现象,造价人员要从经济角度参与设计阶段全过程管理,当好设计人员的经济参谋,为设计人员提供有关经济指标使概算投资更加准确合理,达到控制工程投资实行限额设计的目的。同时建立合理的设计变更制度,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一般来说,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同阶段的变更,其损失费用也不相同。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损失就越大。
如果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需修改图纸,其它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账后变更的办法解决,控制工程造价,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3 招投标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在工程招标阶段,需要公开进行招标的活动,招标必须公平、公开、公正,以招标人的需求为基础,投标人提出合理的报价,然后进行现场的竞标,从中选择合适的中标人,这是每个项目开展前必经的过程,为了更有效的对招投标阶段造价的控制和管理,需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2.3.1对投标人资格的审查。招标前这是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针对一些不仅周期比较长而且资金消耗量也十分巨大的工程项目。对投标单位的经营资格、专业资质、财务状况、 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业绩、信誉等方面评估审查,看其是否符合标准,以判定其是否具有参与项目投标和履行合同的资格及能力,它对于保障招标人和投标人的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2.3.2招标文件条款的严谨性。对于招标文件的条款项目应进行严格的编制,应具有严谨性,保证文件的有关条款与施工合同的相关条例相吻合。招标文件中的条款内容应明确,没有歧义。投标人投标的前提是完全同意招标文件的有关内容,而招标单位也是根据投标人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及招标文件中的相关内容来确定投标人的,施工合同基本上是依据招标标文件来签订的,因此,在签订施工合同的时候应严格遵照投标文件和投标文件。
2.3.3工程合同内容要全面。合同作为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和结算过程的合约,也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工程合同中应该包含的内容有:结算方式、合同价款变更规定、材料与设备的供应方式、风险范围、分包工程的管理等,要求这些项目都被明确的以书面格式呈现,如此避免出现报价低、索赔高的事件发生。一份签订严密的工程合同,能很好地保证建设工程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合法性,减少履行合同中甲、乙双方纠纷,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2.3.4合同文件部分尽量将风险量化。在招投标过程中形成的补遗、修改、书面答疑、询标纪要、各种协议等均应作为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在编制合同条款时,应注重有关风险和责任的约定,将项目管理融入合同条款中,尽量将风险量化,责任明确,公正地维护双方的利益。目的在于规范工程价款结算依据的形成,预防不必要的纠纷。招投标阶段应对风险做好详细准确的估计,招投标风险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设备的涨价风险,特别对于大中型工程,其施工工期相对较长,而投标时的材料设备价格势必会发生变化,因此作为招标方来说承担着补差价的风险。(2)各种调价因素影响所造成的各种涨价风险:各种调价主要包括人工费的调价、机械费的调价以及其他政策性的调价等。(3)因赶工造成的造价增加风险:对于大型工程,施工工期相对较长,势必遇到雨季等不利于施工的自然天气,为了确保在规定工期内按时完工,势必增加赶工的方式来弥补,有可能带来工程造价增加的风险,这就要求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加以明确风险由谁来承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前期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不仅有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此时就需要企业加强对造价前期阶段造价的控制和管理重视,这样才能够保证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1]薛阳.基于审计视角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之实践经验[J].建筑经济,2011(08)
[2]陈勇,徐可芳,何泉浪.全过程管理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1
[3]戴明秋.关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J].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