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况而言,经济发展与工程建设已经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工程类型和数量的增多,推动了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未来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需求。因此在相关建筑单位开展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严格依据目标成本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是维护建筑工程项目利益最大化的基本保障。因此本文既结合目标成本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展开分析。主要结合建筑工程整体各个阶段的目标成本进行针对性控制策略阐述,以推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能够高效高质发展。
关键词:目标成本;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目标成本指的是工程项目在策划或者开展的过程中,根据阶段性的工程发展利益以及工程发展方向制定出的预测成本目标,能够引导整体的工程建设向该目标发展,以获得阶段性的最大利润。目标成本的出现是结合了目标管理以及成本预测两种方式,能够体现出工程企业在不同阶段内的发展情况,同时其与工程造价控制也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利用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来实现目标成本,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分析。
一、在工程项目发展决策期进行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发展的决策期主要包含了项目决策计划的制定、发展方向、业务类型、工程规模、工程选址以及未来的使用价值等等。其中能够涉及到造价管理方面的因素众多,因此在该阶段制定相应的目标成本,合理的控制工程项目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来为造价管理提供优越的前提标准。
施工前期的决策过程中,其中部分工程项目的硬性指标能够直接影响到造价管理,例如,施工厂址与原材料场地以及设备供应方的距离能够直接影响物料运输以及设备运输的时间,从而直接影响到运输成本;另外,当厂址遇到了软土地基,则工程前期便会增加部分改建地基的成本。
同时,施工前期在选择物料以及施工设备的过程中,需要严格审核物料的质量以及施工设备、施工技术与工程实际项目是否相符。避免出现施工设备难以应对施工实际、施工技术达不到工程标准要求的情况,而由此产生的物料更换、设备更换等环节则会影响目标成本的实现。
二、构建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前提
目标成本的制定可以说是对工程实际制定的阶段性发展约束制度。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目标成本的需求,并进行造价管理控制,从而达到预想中的成本控制标准。而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进行造价管理控制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首先,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在该项阶段内相应的工程承办方以及负责方需要对投标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分析,根据科学的价值管理以及造价控制标准对投标方案进行全面的审核,将其与自身的工程实际进行对比,能否做到完善的配套工程以及配套技术,从而为未来的实际工程建设提供目标成本控制标准。
其次,建筑工程项目的限额设计环节。限额设计则是造价管理控制中的首要工作环节,其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对整体的工程成本以及目标成本进行分析,充分展示当前阶段的工程需求以及成本消耗标准,并将其最大限额进行定位。该环节需要不同的部门进行工作配合,例如图纸设计部门、成本预算部门等。限额标准的制定需要结合工程实际以及工程图纸去分析,同时能够将工程实际放置在当前的工程市场中,进行经济技术的对比,保证具备可比性和合理性,另外定额标准不能随意进行变动,才能够合理的进行造价控制,从而符合目标成本。
再次,在工程项目的设计期间内,也要对各项约束条款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制定,尤其是工程合同中的相应约束条款,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并落实,利用工程合同来约束工程实际中的变动情况,从而为造价管理提供稳定完善的前提。
三、严格管控工程项目施工实际
造价管理控制不仅仅存在于工程的前期以及设计阶段,在工程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众多影响造价管理的因素,往往会对造价管理以及成本预算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例如环境因素、政府条款因素等等,这些不可抗力因素无法在工程实际中完全避免,因此为了降低成本变动情况以及对造价管理的影响,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中,要进行严格的管控。
首先,相关的工程管理部门要完善工程施工制度。深入到施工现场中,将制度与实际的施工情况相结合。从施工实际出发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施工现场的变动管控效率,也能够为造价管理以及目标成本的预测提供维护保障。良好的施工管理制度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维护和控制。例如,在物料进场阶段对物料的性能和质量进行初次验收,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物料质量问题,从而减少物料运输等再购成本。
其次,针对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可抗力因素而导致的成本变更,需要严格落实变更签证制度,从而使工程造价得到明确清晰的控制。工程变更签证的出现是将不可抗力因素产生的成本变动进行数据记载,是最后进行工程成本清算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工程变更签证进行严格实时的审核和记录,对于维护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再次,控制工程施工阶段的变更情况。工程施工期间出现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工程项目管理不能放任工程变更情况的出现,在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成本增加以及工程工期变更的时候,相关的工程团队需要严格分析变更因素以及解决措施,尽可能的将变更之后的影响降到最低,或者是完全消除影响。而要做到这一点,便需要结合工程的前期预测以及方案的制定进行综合分析。在前期的图纸设计、决策制定的过程中,严格审核图纸以及工程实际环境,做到完全消除图纸方面的变更因素;在工程审批等方面尽量做到综合全面考虑,结合施工地点的政策等因素,减少政府工程管理的变更可能性。
四、切实做好工程项目收尾工作
工程项目的收尾清算工作虽然与目标成本之间的关联不大,但是其也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最后的成本结算,因此在收尾工作环节中相关的清算人员要深入分析整体工程的各个环节以及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针对工程项目的合作合同、前期的成本预算、中期的阶段性目标成本分析、以及不可抗力产生的变动成本等进行充分核实,并且结合具备相关资质的中介公司对整体的成本清单进行审核,以保证最后的清算与原本的工程造价差距较小,从而符合目标成本以及造价管理的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制定过程中,认识到目标成本以及造价管理的重要性,积极的从工程前期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以及实际施工阶段进行严格的成本管控,将造价管理作为维持工程发展质量的因素之一,在工程的结尾清算阶段进行完善的总结分析,并且将其作为下一项工程的成本管理以及目标成本制定的主要依据之一,能够进一步提升工程单位的工程管理质量,增强发展实力,在未来的工程项目市场中具备一定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吴长平.浅谈室内装修工程造价管理及目标成本控制[J].江西建材,2017,(16):239+244.
[2]齐刚.浅谈工程造价的概预算控制策略[J].甘肃农业,2018,(16):9-10.
[3]李晓婧,刘帅.浅谈目标成本法在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7,(33):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