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技术具有3D可视化、可参数化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各参与方协同管理等优点,现在项目越来越复杂,质量、造价、工期等要求越来越高,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全过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无疑可以提高建筑业效率,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可以有效保证传递项目信息的完整性,使得成本管理更快速、准确、易于分析对比,减少浪费,提升了成本控制能力。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
住建部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近年来,各地区积极推广应用BIM技术,为建筑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 BIM技术简介
BIM是建筑群信息的内容建模方法的缩写,它是大型数字相关信息的基本模型。与BIM相关的模型内容涵盖了建设项目的各种信息,包括物理条件,组成条件,现场施工进度的总体控制和施工工作周期。基本模型包括三个主要数据综合基本标准:基本标准数据综合基本标准。这是工业生产的两个基本最终数据标准之一,本标准在建筑复杂行业的发展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一般而言,IFC基本标准是最终数据交换的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多优势:它可以应用于其他项目的任何内容,并贯穿其他项目的整个过程。基本标准可以在全球市场中使用并可以使用;该特定标准不受行业发展的各种限制,并且适用于任何形式的工具软件;IDM综合数据标准是其他信息交付日期的手册,当新的项目需要通信数据时,还可以基于此基本标准定义不同的交换类型和方法。特定的标准可以确保稳定数据的全面交换在其他早期阶段中是正确和合理的。IFD数据情况的标准是相关专业词汇总体框架。它是可以在软件系统中记录各种特殊信息内容的综合数据的新名称。但是,由于语言、文字和地区的差异,许多不同的专有名词实际上意味着不同的含义。IFD可以改善时间记录并组织这些差异,从而可以大大减少实际数据应用中的低级错误。
2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1决策阶段
在没有设计图纸的情况,只有利用BIM技术才能实现投资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完成预算编制,这得益于BIM技术具有参数化特征,可将既往相似工程资料及信息进行提取,构建数据模型,然后计算新项目工程量,为道路桥梁项目建设提供便利。基于BIM技术构建相应的算量软件,可对项目决策阶段产生重要作用,使编制更加高效、便捷。除此之外,依托BIM技术算量下的估算编制也更加准确,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精度较高的估算结果,使项目决策时间得到优化,节省更多成本,为后续造价控制奠定基础。
2.2设计阶段
分析在设计阶段对于BIM技术的应用。BIM技术可以通过对于信息数据的利用来建立相应的模型建设,所以又称信息模拟建设系统。对于信息进行读取、储存和分析,并依照分析结果进行模型建设。通过模型建设可以将设计图纸与模拟建造技术相结合来达到初步预览的效果,这样对于工程造价就有了很好的控制效果。BIM技术可以对于其中数据进行更改,采用不同的材料以及不同的建设方案产生最终的预算结果与给出的预估造价进行比较,选择合理的工程造价采用的材料和方案。通过对工程建设各方面细节的优化来对工程进行管控,有着很好的工程造价管理效果,对于经济方面的工程造价也有着很好的控制。管理方法通过模拟建造技术拟定后,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防止错误设计方案的出现,既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对于工程造价来说也有着很好的控制效果。
同时根据BIM技术给出造价预算与专业团队的预算进行比较,可以对各方面数据进行处理和优化,以把控建设的低成本化和高效率化。
2.3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阶段,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各种报价以及控制价进行分析。通过BIM技术可以对工程清单量以及工程控制造价进行编制,这主要是依靠其高效数据处理能力,可以更便捷地对工程量进行计算。通过对于双方提供的各种工程量预算表以及工程造价表进行合理的分析来实现。BIM技术还可以对市场价格进行分析,从而对招标结果的选取有着很好的把控范围,可以使双方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来保证设计方和建设方的互利共赢局面。
2.4施工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依靠BIM技术还可以实现信息共享的效果。保证各工作单位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对工程的进展可以有着共同的了解,同时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进行及时反馈,帮助施工方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对BIM技术的利用还可以弥补管理层在管理经验方面的缺失,更好地控制现场的实际施工效果,保证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中利用BIM技术还可以对于工程的现场管理进行控制,对于索赔问题和费用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降低工程造价的失误概率,减少工程造价中的风险问题。BIM技术的更新与维护能够对现场施工的各种情况进行控制,比如现场施工的工序,通过备案面积可以对现场施工工序进行合理调整。各方面数据的投入保证了施工工序录入的准确性。根据施工工序来看,在观察实际建设效果时,一旦发现问题则应对工序进行合理的改进与改良,保证施工可以顺利进行。同时利用BIM技术还可以对施工单位进行实时监督,通过对于施工单位的工程量以及实际工作量进行核实和对比来达到监督监控的效果,对于现场状况和进度也可以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依靠BIM技术高效能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保证对工程进展有着实时把控的效果,可以在施工阶段对工程计量和工程进展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得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可以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内,达到精细控制效果。
2.5竣工阶段
验收阶段造价管理效率与质量,涉及到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自身的利益,工程项目施工结束后,传统模式下的竣工验收,该工作量比较大,引进BIM技术后,可克服传统结算方式的弊端,使竣工结算更加便利。BIM技术不仅具有物理属性,同时也具备几何属性,利用该技术可保证结算的准确性,并且减少各方之间信息沟通障碍,可加速计算速度,节省的按量时间成本。利用三维模型的大数据功能,对模型进行参数化处理,进而使得工程项目验收支付与结算速度变得更快,使工程建设参与的各方均能尽早从繁琐的后期结算中解脱出来,从而最大程度节约各个参与方的在此过程中所需要投入的成本,使全过程造价高效管理和良好控制成为可能。
结语
综上,BIM技术推动了建筑业与计算机技术的相结合,提高了建筑业生产效率,解决了图纸与实际相分离的问题。BIM技术推动了信息集成,为信息交换提供平台,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从全局出发,使每一个阶段相互关联起来,改善了参建方的沟通状况,方便从整体上控制项目成本目标。BIM技术应用于全过程造价管理,使得成本管理更快速、准确、易于分析对比,提升了成本控制能力。但BIM软件开发费用昂贵,技术要求高,技术从业人员欠缺,软件兼容差,各部门及各承包商组织起来协调困难等也是目前BIM能普遍应用于建筑业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袁治军.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研究[J].交通世界,2019(26):137-138.
[2]王旭育.BIM技术在房地产开发全过程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房地产,2019(30):16-21.
[3]黄卓.道路桥梁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控制[J].交通世界,2018(Z2):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