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孟丹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8期   作者:孟丹
[导读] 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道路建设项目的增多。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道路建设项目的增多。现代化道路工程建设,对质量和效率以及安全等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实现工程的效益目标,必须要解决常见的技术应用问题,比如技术运用不当和施工流程不科学等。本文就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道路建设作为我国城市市政建设的基础,在市政道路施工当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混凝土施工作为市政道路建设当中的主要工作,它与城市道路建设的质量息息相关,要想道路的刚度硬度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确保道路的稳定,保证道路能够长久的持续性的投入正常运营,做好混凝土施工工作室非常关键的。在开展混凝土施工时,要注意道路的平整度,避免出现道路修建达不到安全运营的要求。
        1混凝土施工技术常见问题
        从技术应用实践来说,常见的问题如下:(1)原料配制的质量把控不严格。原料的配制,未做好精度的控制,比如没有使用计量仪器而是依靠经验承重,难以保证工程的质量;水灰比的配合比控制不当,缺少合理性,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不佳,造成道路病害,比如麻面或者裂缝,影响后续使用。(2)振捣不足或者过度。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振捣环节为关键点,若振捣不足或者过度,将会直接影响提浆刮平,造成路面不平整。(3)模块设置不合理。未做好施工缝以及膨胀缝的处理,使得路面平整度不达标,出现相应的问题。
        2如何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利用混凝土技术
        2.1对于设计图纸当中的内容加以充分掌握
        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之前,相关的施工单位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和相关的施工要求来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和绘制,然后对于整个施工过程的进度等方面的内容都要从设计图纸出发来进行整体的规划,这对于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以保证,因此在正式的施工开始之前,必须要对设计图纸当中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把握,专业施工人员要进行反复的核实,基于整体的设计图纸来确定混凝土施工量,安排相关的施工人员,只有把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好了,才能够将道路施工的进度加以保证。
        2.2做好准备工作
        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要考虑天气因素需制订排水方法,要保证砂石、水泥、石灰等原材料充足,施工设备及工具齐全。在混凝土施工中还要保证电能与水资源满足施工需要,避免出现停工现象。
        2.3合理的设计沥青混凝土的配比
        当图纸和施工队伍都处理好了之后,就要进行沥青混凝土的配比工作了,这个步骤的工作是关系到整个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最关键的一个部分,因此说相关的施工单位需要对道路施工的环境条件进行充分的考察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来进行沥青混凝土配比设计实验,从而找出最佳的配比比例,这样一来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就会得以有效的提升。
        2.4技术要点
        2.4.1摊铺作业
        开展摊铺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为路基处理。通过落实路基处理措施,避免碾压作业环节产生变形问题或者其他质量问题,确保道路整体性能达标。若需要使用熨平板进行处理,要做好时间的控制,不超出15~20min范围,同时接缝位置的温度高于65℃,做好材料温度的有力控制,混合料温度不超过130℃。除此之外,严格控制摊铺机作业参数。结合摊铺作业实际,控制频率和振幅等,保证密实度达标。
        2.4.2浇筑作业
        浇筑需要分层进行,每层的厚度必须严格控制,在验收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层的浇筑。

摊铺过程需要利用传感器测棒,进行自动找平每10m设置一个测钎。摊铺时混合料的温度为120℃~150℃,摊铺机速度控制在2~4m/min。
        2.4.3压实作业
        首先,控制压实度。按照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实施参数控制。若压实度超过95%,则孔隙率要处于7.9%左右,如此则难以达到一级公路的不渗水标准。对于此问题,作业时按照道路等级,结合道路具体情况,实现对压实度的控制,降低孔隙率。对压实度进行设计,要综合分析压实度与孔隙率之间的关系。其次,做好油石比和压实温度的把控。结合道路等级,确定石油比控制要求,落实到工程施工实践,提高施工作业的质量。依据沥青材料的温度大小,合理规划碾压温度,确保沥青材料的黏度。
        2.4.4碾压作业
        碾压顺序为两次初压,4~6次复压。轮胎压路机在初压时的碾压速度控制在10~20km/h。使用钢轮压路机复压时,速度要达到2km/h。压路机调头或停车期间,为避免碾压轮表面黏稠,可以喷淋洗衣粉水。碾压后要检查面层是否有不平整、裂缝等情况。
        2.5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裂缝防治方面的应用
        道路裂缝作为影响道路安全的主要问题,发生道路裂缝的原因也是非常多的,根据原因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以及不规则裂缝、龟裂裂缝四种主要的道路裂缝。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一下这些裂缝。首先,横向裂缝的显著特征就是它同道路的修建方向,也就是形成方向时垂直交叉的,横向裂缝主要发正在半刚性的基层道路中。接下来是纵向裂缝,这种裂缝的成因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由于没有解决好道路的沥青层在分摊时的接茬,同时由于日后收到来往车辆的压力,以及雨天的各种气候因素的影响,道路出现裂缝;或者在压实路基时不均匀以及雨水等水体长期侵蚀路基所引发的不均匀沉降。我们一般将其按照裂缝的宽度不同区分裂缝的轻重程度。轻度裂缝一边变现为宽度较小,同时裂缝支缝少,并且缝壁一般不掉落;重度纵裂常常表现为支缝众多,同时裂缝封闭掉落情况严重。第三种是不规则裂缝,不规则裂缝形成的原因时因为道路的路基路面刚度以及强度并未达到相关要求,道路在投入使用后会由于来往的车辆负荷过重导致道路基层呗压裂,产生许多不规则裂缝。最后一种时龟裂,龟网裂在起初并非龟网状的,而是由于众多顺着轨迹带所形成的大量平行的纵向裂缝,在这些大量纵向裂缝之间逐渐出现许多横向的裂缝,这些裂缝交叉形成了类似龟网的形状,因此我们称其伟龟裂。龟裂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道路的整体强度不够,在道路修建过程中,没有对道路路面构造进行合理的设计,路基路面压实工作不到位,再加上路面修建的材料配比不合理,搅拌不均匀,容易导致大量纵向裂缝以及横向裂缝的产生。在第一时间也并未对这些裂缝及时的进行处理,在雨雪天等气候的影响下,道路渗水,路面受损严重。针对这些道路裂缝问题,我们有许多常用的裂缝防治施工技术。一般情况下,针对这些道路裂缝,我们首先清扫干净这些裂缝的发生路段,之后喷洒乳化沥青。这也是我们处理由于沥青混凝土由于温差收缩导致的裂缝所使用的主要方式,也是最佳方式。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弄来一些干净,干燥的石屑,将其铺在裂缝道路的表面,之后使用小型压路机进行均匀压实。这些主要是处理温缩导致裂缝问题,对于由于道路路基沉降引发的裂缝,我们通常在裂缝的两边开槽,在挖除上层之后填补裂缝,之后顺缝隙铺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再次摊铺道路的上层。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的控制,要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严格控制。文中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了以下策略:落实技术资源的准备工作;组建高素质管理队伍;突出混凝土材料质量的控制;做好现场的管理;做好质量验收环节的控制。通过采取系列技术质量控制措施,保证道路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琴梅.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8):176-177.
        [2]祝倩倩,程岗.市政道路施工中的伸缩缝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风,2019(23):131.
        [3]胡时柳.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9(8):18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