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基本建设的速度也由此不断提速,建筑企业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抓住机遇打下自己的市场,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与此同时,如何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合理控制施工成本,这是当前每一个建筑企业都要面临的挑战。基于此,以下对影响工程造价预结算的主要因素及成本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工程预算;控制方法
引言
工程造价是指以材料价格信息、定额内容为依据,通过计价软件来计算出工程项目预期或实际建设所需费用的工作,有助于增强建设成本投入的合理性,提升工程建设水平。为此,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工程造价预结算以及成本控制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动建筑产业的发展进程。
1工程预结算管理的内涵
预结算可以通过财务管理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并为保障组织资本回报率提供基础支撑,因而在诸多行业均有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领域,预结算是指对将要进行的建设活动所产生的收入、成本、利润等进行全面估算与结算,从而为各方确定交易价格、管控实际建设活动中的各项支出提供有效依据的管理行为。我国建筑工程的预结算一般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造价咨询机构多方参与完成。建筑工程预结算以工程造价的标准价格为依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招、投标活动中通过合理博弈所形成的中标价格为基础。同时,部分工程项目也会选择由咨询机构提供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因此,预结算是一项以权威价格为基准,多方参与的对一个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的成本计价活动。
2影响工程造价预结算的主要因素
2.1工程量审核问题
在对房屋建筑进行工程量审核时,除了需要审核当前的工程量外,还需要对已完工程量进行逐一审核确认。该步骤必须规范且真实,最终确保建筑工程量在可控范围内,建造成本也在预期估计造价范围内。对于房屋工程量审核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各种问题:首先是没有实地考察和计算,从而使得工程量的审核出现较大失误,偏离实际;其次是对于相关的数据调查,务必保证计算精准,需要对应施工图纸,合理控制误差。对于房屋建筑工程量的审核问题,保证计算的精准性是解决工程量审核问题的关键目标。
2.2缺乏合理的预算编制
缺乏合理的预算编制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首先是因为建筑企业内部关于预算编制的规章和规则不健全,没有对编制预算这一行为作出明确的规定。其次,预算编制的审核人员工作不上心,或者是审核标准不够明确,导致最终的预算出现严重的偏差。最后,由于编制预算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足以及专业素养不够,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对实际的建筑工程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原材料的购买的价格变化方向掌握的不及时等,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
2.3房建工程现实因素具有多样性
由于房屋建筑工程并没有统一的审核标准,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从而将某一种审核方法套用在每一个项目上,从而使得有的项目审核计算出现较大的偏差。正是由于房建工程的多样性,为保证审核工作的精准性,不同的房屋建筑审核工作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审核模板。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在很大一部分上对国外的先进技术有较高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审核模板跟不上技术的变化,没有考虑到当下的要求,则会导致成本计算出现较大的偏差,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3工程造价预结算及成本控制方法
3.1加强管理团队建设
管理者是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引领者,其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成本控制工作的效果,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管理团队的建设,以便于成本控制工作获得更好的执行效果。
在团队建设方面,领导者首先要做好招聘工作,并通过提高待遇水平和招聘高度的方式,来应对当前优质管理人才紧缺的现状,同时根据单位的需求、发展方向等情况,合理设计招聘考核内容,使录用人员的实际情况能够更加契合公司的需要,全面提升成本控制工作的执行效果。此外,管理者还要完善内部培训体系,意识到经验对于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建立长效的职工培训机制,加强实践培训,这样有助于推动管理团队成本控制执行力的可持续优化发展。
3.2制定预结算和成本控制协调机制
预结算与施工成本控制需要在科学的流程下实现有机协同,该项目在此方面以加强制度管理方式为主,通过将成本管理要点编入规范预决算工作行为制度的方法,形成以预决算为核心的控制流程。首先,该项目按照施工前、中、后的顺序标定了管理过程中的控制要点与预结算管控所需的核验材料,具体包括:①施工前阶段控制材料价格(指导价、市场价、甲供价格和材料限制价格等)、招投标文件(中标方投标书、经审核通过的预算书、工程合同、内部审批文件等)等;②施工阶段控制施工组织方案(施工设计图纸、图纸会审记录和会议纪要等)、工程预算书变更记录(预算书变更记录、签证材料等)等文件;③竣工验收结算控制竣工验收材料(必备材料、未达到合同要求的相关责任认定材料等)和其他材料(如相关协议、备忘录等)。
3.3保障设计的合理性,减少变更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单位经常会因为设计图纸的不合理,而对方案进行变更,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建设速度,使得建设成本加大,不利于成本控制工作的落实。基于此,设计单位应当注意做好现场的勘探工作,详细梳理各方面的细节,减少设计图纸中的不合理问题,同时,技术人员还要在开工前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并立即上报方案中的问题,预防变更的出现。此外,技术、设计人员在变更时要全面了解现场施工状态以及周围环境情况,确保设计变更能够一次性合理,以免后续施工中再次出现变更,影响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同时在进行变更签证等业务的办理时,施工单位要保留好各项资料,以免为审计造价工作造成困扰。
3.4完善房屋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管理制度
审核工作的高质量执行离不开一个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在一个完善的房屋建筑管理制度中,各部门的责任都需要分配完好,每个部门都要严格的遵守制度,自己负责的那部分不能容许出现闪失,从而有效的加强员工的责任感,保证项目的高质量。除了责任分配制度之外,还可以建立合适的奖惩制度,合适的奖惩制度能够进一步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对工作负责,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5对原材料的成本进行控制
原材料成本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也是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本文认为未来的原材料成本控制需要考虑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通过落实全面的成本控制体系,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例如,施工单位可以与知名的混凝土、钢筋等建筑材料生产商之间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承诺在未来工程中优先采购合作单位的产品,但是需要生产商在采购价格、运输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最终实现双赢。
结束语
建筑工程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共性目标,通过科学的融合方式,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在良好的管理机制下,通过对关键节点的强化管控,可以为建筑项目的参与各方带来实际利益,具有较强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海峰.影响工程造价预结算的主要因素及成本控制方法初探[J].大众标准化,2019(16):123-124.
[2]高含贻.试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四川水泥,2019(07):199.
[3]郭芬芬.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造价预结算审核[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100-101.
[4]杨素芳.探究成本目标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9(01):272-273.
[5]孙裕春.影响工程造价预结算的主要因素及成本控制方法[J].门窗,2017(04):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