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需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而作为直接影响城市居民居住质量与居住环境的市政工程则是必然需要提升的基础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对于市政工程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依旧存在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较为薄弱、市政工程技术缺乏创新、施工人员缺乏专业性以及市政工程验收缺乏监管等依旧影响着我国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从城市建设的宏观角度来说,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市政工程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城市其他设施的布局以及建设。因此,进一步研究市政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根”上了解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对症下药,重点解决“顽疾”,促进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市政工程建设的管理质量工作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谈,其一是质量管理,其二是安全管理,上述两个方面的管理工作,直接决定了市政工程的优劣,因而加强管理质量并建立一个有序的控制体系至关重要。
1市政工程施工特点
(1)以露天作业为主。通常情况下,市政工程中露天作业的工程量普遍在总工程量的80%以上,极易受到季节、气候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与影响。
(2)手工劳动与体力劳动居多。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市政工程施工逐步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但是依旧无法彻底摆脱人工操作,需要施工人员完成繁重的体力劳动。此时,受到精力的限制,施工人员极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的情况,导致操作失误的概率增加,造成施工质量与安全事故。
(3)施工受外界的干扰严重。一般来说,市政工程的施工地普遍在城镇内,且工期紧、线路长、作业面宽。在这样的环境中,车辆、行人较多,影响着施工的顺利展开。同时,施工作业还极易与周边环境产生互相干扰的问题,导致施工质量问题与安全事故多发。
(4)立体交叉作业量更大。对于市政工程来说,其专业性、技术性相对较高,且施工情况更为复杂。为了更好地满足工期要求,展开立体交叉作业极为普遍。在此过程中,若是管理协调工作未有效落实,会出现各个施工工序衔接不流畅的问题,从而引发施工质量与安全问题。
(5)施工人员的流动性高。市政工程的施工量大、工序多样且复杂,因此需要的施工人员相对较多。其中,农民工在所有施工人员中的占比平均为70%,最高可达到90%,人员流动性更高。若是其缺乏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意识,则会导致施工质量与安全问题隐患增高。
2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措施
2.1落实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市政工程安全施工方案实施的前期条件是所有施工材料都要有专业审批手续,所有的物料都要码放整齐,不要超越预期的高度,更不要对交通或者市政等产生不良影响。这需要有专人监督和管理,特别是部分材料堆放的时候要注意高度,若是高度太高会有落下风险,所以人员的监管要到位,甚至日常的巡检也要注意这方面。所有进入市场的材料都要设立标牌,更要根据品类码放好,这样才能做好区域责任的专项划分。堆放材料的时候需要按照具体的品种、规格等进行分类,新旧材料的分开使用更是要做好防水和防潮等措施,现场确认的时候需要做好相关台账登记,高空禁止出现物料抛落的情况,对于这种能有损材料机械的行为要做好跟进,这才能让操作地点更为整洁和干净。
垃圾集中的堆放余料集中的回收都是施工现场需要时刻关注的一项内容,其中生产、办公、生活用品等都要在实施过程中实现平面图的合理化布置,更要在搭建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推进,也要严格的做好各项平面图的布置和设计,整体的布局搭建也是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体现。
2.2改进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力
施工单位应健全安全管理体制,上到法人,下到岗位负责人,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形成岗岗有责任,人人有责任的工作模式。安全监管中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做到定时性监察,随机性监察和随时性监察相结合,严禁通知式监察。监察内容要全面深入,施工现场的安全劳动防护,安全间距,临时用电,特殊环境火灾,触电,窒息事故的预防性措施以及相关基础设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对于监察中发现的安全生产隐患,一定监督整改,并从上到下追究造成此安全生产隐患的所有人的责任,计入考核,严格执行。如只监察,不追究,日复一日,安全监察将成为虚设。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进一步贯彻法人制度。政府部门需要联合起来,加大规范安全文明施工奖项的含金量,例如从招投标开始就对规范安全文明施工提出严格要求,在源头上剔除掉不规范的施工单位,从而提升施工单位法人对规范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视,提高监管效力。
3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
3.1积极引入新技术
技术是市政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只有不断提升技术力量,才能够更加适应新型市政工程的发展需要。首先,积极引入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尽管我国工业制造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市政工程技术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依旧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自动化、精细化的设备更是如此,所以通过引进国外的技术能够有效的避免因技术问题导致的质量缺陷,例如微型机器人等。其次,充分借助VR、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触网不仅仅是市政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市政工程质量问题的有效手段。传统的市政工程基本上是通过人力来进行,而互联网技术则赋予了人力更广阔的空间。例如通过VR技术对整个项目进行虚拟操作,了解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内在缺陷;借助大数据了解不同区域、项目的基本参数,为在建项目提供数据参考。最后,通过校企合作研发新技术。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也是新技术产生的重要平台之一。部分企业由于自身经费限制,并不能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技术、新设备研发,与高校进行合作则能够有效的避免经费问题,并且还能够促进高校成果的转化,实现双赢,例如,部分单位与高校合作进行项目设计、智能楼宇研发等。需要注意的是,新技术的引用不是完全用新技术代替现有技术,而是根据工程需要投入新技术,发挥新技术的价值。
3.2强化各类主体质量意识
第一,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对各类安全事故视频的播放、讲授等方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深化各类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第二,通过树立典型引领质量意识向好发展。对于施工过程中注重安全质量的人员积极给予奖励,通过物质或者精神奖励的方式提升施工人员对于工程质量关注的积极性。第三,通过单位交流学习进一步深化质量意识。不同单位对于质量的重视程度有一定的差别,让员工去各单位学习,详细了解质量对于工程价值的影响以及对于员工自身安全的影响,提升员工对于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中露天作业工程量较多,极易受到季节、气候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与影响,落实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极为必要。通过多方面管理措施,实现了市政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升级,提升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以及市政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燕.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7):30-31.
[2]朱晓凯.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难点及策略[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9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9: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