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李浩飞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8期   作者:李浩飞
[导读] 市政工程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工程质量对于城市发展、树立良好城市形象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市政工程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工程质量对于城市发展、树立良好城市形象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市政工程开展中,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质量。实际市政工程施工中会面临一定的软弱地基问题,对于软弱地基一旦没有进行有效处理,那么不仅影响工程质量,同时对于市政工程未来的使用也会带来制约。因此,加强对软弱地基处理,成为市政工程中的重点与关键。基于此,本文对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引言
        作为当代最常见的项目类型,市政工程因与人们的生活关联密切,所以其对地基的沉降量、强度等要求远高于其他工程。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国内城市化脚步不断加快,很多软土地区拔地而起了很多房建工程。为了保障这些市政工程质量,就需要处理好地基的施工效率、施工质量问题。用科学有效的施工办法,保障工程有序推进。
1软土地基概念
        顾名思义,软土地基指的是以软弱土层为主,强度低、土质松软、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呈流塑状态的地基土体,在工程中一般指有机质含量高的淤泥、淤泥质土。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透水性低。由于土体内含部分天然水的缘故,通常其透水系数k<1(mm/d),透水性相当低,一旦受到较大荷载的作用会使地基的固结受到不利影响。(2)压缩性高。软土土体的压缩系数大于0.5MPa-1,这在工程建设中往往会有沉降速度快、较大沉降及不均匀沉降等工程问题。(3)抗剪强度低。通常情况下,由于软土含水量高饱和剪切粘聚力一般在4~12kPa,内摩擦角在2~6°,抗剪性差,在受到相应荷载时,会出现剪切破坏,导致基础沿滑动面位移而造成破坏。在水利工程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围堰或其他临时性工程部位由于为临时性工程,对基础的处理措施不够,容易导致产生滑动破坏。
2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当前存在的问题
        2.1对于软弱地基的计算数值的方法不够全面
        现如今,在我国处理软弱地基的数值计算问题时仍然使用经典力学作为参考,并且这种计算方法对于一般的软弱地基都适用并且非常有效。但是当遇到特殊的软弱地基问题时,这种方法就不再适用,反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误差,发挥不出经典力学数值计算的价值,对于加固地基稳定性难以发挥作用。
        2.2施工环境复杂
        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势必会影响到周边的生态环境,比如在振捣施工过程中,因为路面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比较大的施工噪声,对于地下水位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施工环境这一问题,如果软弱地基附近有着建筑物,在处理过程中还要对土层沉降以及剪切变形等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考虑,避免软弱地基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物造成的不利影响,也就能够避免各种施工损失的发生。
        2.3对软基处理工作不重视
        软基的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市政工程的路基稳固性,做好公路软基的处理才能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我国目前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导致对路基的要求越来越高,公路上车流的不断增加,对公路路基的负载量也不断的增加,所以要设计出高质量的公路,就要对公路路基的设计严加把控。保证市政工程公路设计中的软基设计能够适应高强度的负载力,但是目前很多的设计施工单位并没有重视路基的设计,而是更多注重企业经济效益,没有很好地对路基进行设计和施工,导致公路的质量不能达到要求,使用几年后就出现了很大的质量问题。
3市政工程软弱地基处理的技术方法
        3.1固化法
        顾名思义就是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

具体操作为把水泥、石灰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制成固化剂,将其搅拌添加于软化地基的软土层中,可以使软土较迅速的凝结,使地基更加具有韧性。固化法最主要有两种方式:压力灌浆,深层搅拌。通过这些方式,不仅能对地基进行加固,还可以减弱地基的渗水性。不过要特别注意,加固的时候搅拌一定要均匀,才能有效地加固。此方法不适用于地基中含有较多、较大杂质的情况。
        3.2强夯法
        利用重物或重锤在市政道路软基上开展高强度振动的作业方法被称为强夯法,这种方法的作业工具质量极大,其重量可达10吨以上,能依托于强大的冲击力有效开展土层夯实工作,让软土地基变得更为密实,降低其压缩性使其强度达到道路应用标准。强夯法在非饱和土质和粗颗粒土质区域应用较广,使用效果极佳;但是,若在泥质土中应用此法则几乎毫无成效。此外,强夯法施工便捷,设备操作也及其简单,在实践环节还能根据施工区域的土质结构和渗透能力进行灵活施工。
        3.3排水固结法
        软弱地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在对软弱地基的处理中,可以通过将土壤中的水分及时排除的方式,保证软弱地基的稳定性。基于此,可以将排水固结法应用在软弱地基的处理中,排水固结法能够将软弱地基中的土壤饱和水与间隙水及时排出,使得土质间隙能够得到减小,实现地基的沉降与固结。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施加超静水压力,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土壤中缝隙或实现缝隙消失。土壤效应力得到提升,同时增强软弱地基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会将排水固结法应用在淤泥,或者含水量(含水量一般大于液限(40%~90%))较高的软弱地基中。
        3.4水泥搅拌
        以笔者经验来看,多年来尝试过效果最突出的办法就是水泥搅拌法,这种加固方法效果十分突出。水泥搅拌技术依靠的是对水泥、软土、水泥固化剂充分搅拌,提高软土强度,保障地基足够稳定,能够有效增强地基的抗震性和稳固性。当然在搅拌过程中,搅拌水泥的速度和时间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要做好固化时间控制,确保水泥与软土的混合物承受力足够。结束施工后,第一时间清理搅拌机器和施工现场。不合理、不科学环节需要第一时间处理。施工中,一定要予以搅拌技术提出严格标准、严格要求,做好研究,这是推动房建工程有序开展的关键。
        3.5换土法
        换土法作为一种传统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该施工方法需要先挖出一定深度的土层,随后通过砂石等材料进行分层压实处理,促进地基的强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满足道路工程施工的具体需求。但是在该软弱地基处理方法中,需要保障填充材料的性能稳定性。对于一些厚度不大的软弱层还有着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在采用换土法进行软弱地基处理时,需要先挖掉软弱土层,随后填充砂或者砂砾等材料,进行夯实处理,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施工中,一旦软弱地基问题没有进行有效处理,那么将会对工程质量以及工程项目未来使用造成影响。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中,对于软弱地基处理要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了解,同时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掌握不同软弱地基处理方式。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理的软弱地基处理方式。这样才能将不同的处理方式的优势发挥,保证软弱地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保证市政施工质量,实现市政工程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金乐.分析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9(31):19-20.
[2]艾军军.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思考[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7):172.
[3]王凯.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33):56-57.
[4]孙支援.试析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8,37(31):200-202.
[5]魏杰.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36):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