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20年5月本院接诊的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病患40例,用数字抽签法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8.97±5.12)h、住院时间(11.83±2.41)d,比对照组(26.45±5.79)h、(16.74±2.59)d短,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0.0%,比对照组20.0%低,P<0.05。结论: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运用综合护理,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建议推广。
【关键词】肺癌根治术;住院时间;胸腔镜;护理体会
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得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加之受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肺癌的患病率显著增高,已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威胁[1]。目前,临床可采取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来对肺癌病患进行治疗,以有效抑制疾病进展,但术后并发症比较多,如:肺不张与出血等,容易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为此,笔者选取了40名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病患(2018年4月-2020年5月),旨在分析两种护理方案用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的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的病患共40名,收治时间2018年4月-2020年5月。按照数字抽签原理均分2组。试验组女性8名,男性12名;年龄在39-70岁之间,平均(52.16±3.85)岁;体重在40-85kg之间,平均(57.13±4.26)kg。对照组女性7名,男性13名;年龄在39-71岁之间,平均(52.68±3.41)岁;体重在40-86kg之间,平均(57.69±4.53)kg。患者经MRI与CT等检查明确诊断,依从性良好。患者病历信息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体重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2]
(1)血液系统疾病者。(2)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者。(3)精神障碍者。(4)内分泌疾病者。(5)中途转院者。(6)循环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2组都进行常规护理:用药指导、体征监护与术前准备等。试验组配合综合护理:(1)术前。为患者讲述肺癌病理知识,告知胸腔镜根治术的方法、临床优势和目的等,使患者能够以一种正确的心态面对手术。指导患者做适量的腹式呼吸、出全球、所唇呼吸与正确咳嗽等训练,以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利用激励性的语言关心患者,正向引导患者说出心中的苦闷,使患者的不良心理能够得到有效的宣泄。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态变化,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冥想或者深呼吸等方式稳定情绪。为患者介绍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成功的案例,使之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手术。(2)术后。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待患者清醒后的6h,将患者床头抬高约30-45°,并及时对患者口鼻中的分泌物进行清除。密切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脉搏、血压与呼吸等体征,若有异常立即处理。合理调整补液速度与量,避免出现肺水肿等情况。建议患者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与热量的食物,尽量选择低脂饮食,可适当增加新鲜果蔬摄入量,确保排便顺畅。强化疼痛护理力度,鼓励患者采取看电视、交谈或者音乐疗法等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感,若有必要,也可对患者施以止痛药物治疗。(3)对引流管进行妥善的固定,避免管道受压或者曲折。协助患者翻身时,保持力度的适中,以免因用力过猛而引起管道脱出的情况。按时对引流管进行挤压,避免堵塞。注意检查引流管是否密闭,准确记录引流量,仔细观察引流液性质与颜色,若引流液呈血性,持续时间超过3h,且引流量为100ml/h以上,提示活动性出血,需立即上报并处理。(4)对患者胸背部进行叩击,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咳嗽,以促进痰液的顺利排出。予以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控制氧流量在3-4L/min的范围之内。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并指导患者做适量的康复训练。
1.4 评价指标
记录2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统计并发症(肺不张,及感染等)发生例数,便于后期对比。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0.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工作,用t来检验计量资料(),同时用χ2来检验计数资料[n(%)]。当P<0.05时,提示组间的差异较为显著。
2 结果
2.1 术后康复情况分析
试验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如表1。
.png)
3 讨论
目前,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我国临床上有着一定的运用,通过该术式的治疗,能够对肺癌的进展进行有效的抑制[3],但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操作,能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并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也具有操作复杂与危险性高等特点,若患者在术后得不到细致的护理,将极易出现肺不张等并发症,进而对其康复进程造成了不利影响。
综合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分别在术前与术后对其施以个体化的护理,以减轻其心理负担,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术后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预后。通过术前的呼吸训练,能够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改善。强化心理辅导力度,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增加患者面对治疗的勇气。术后,予以患者全面、细致的护理,能有效缓解其疼痛感,并有助于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此研究中,试验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选择综合护理方案,对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的病患进行干预,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罗恒,俞阳,张科, 等.无痛护理模式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0,25(4):316-317.
[2]李梓.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中预见性手术护理配合的应用研究[J].健康必读,2020,(8):124.
[3]曹娜芬,王郑,俞南南.麻醉苏醒护理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躁动、低体温的影响[J].中国医刊,2020,55(3):34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