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留观病人护理决策应用及转归与预后中的关联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7期   作者:王颖
[导读] 研究急诊留观患者实施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的转归与预后。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留观患者实施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的转归与预后。方法:择取76例我院纳入的急诊留观患者,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利用奇偶法对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其中分为38例。参照组干预措施为常规急诊护理,实验组予行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讨论患者的护理前后相关指标及转归效果。结果:(1)急诊留观患者护理前相关指标具有一致性,P>0.05,实验组护理后红细胞分布宽度、乳酸低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2)实验组急诊留观患者转归效果(76.32%)高于参照组(60.53%),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诊留观患者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进行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转归效果。
        【关键词】急诊留观;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

        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发展速度极快,对其护理方式进行分析十分必要,对此,本研究对急诊留观患者护理决策方式加以分析,讨论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效果。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纳入的急诊留观患者76例,利用奇偶法,其中分为实验组(n=38)与参照组(n=38)。急诊留观患者男43例,女33例。年龄分布18-76周岁,均值(51.09±15.88)周岁。急诊留观患者年龄、性别未见显著差异性特征(P>0.05),其校准结果对比值与统计学要求一致。
1.2方法
        参照组干预措施为常规急诊护理,实验组予行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采用《改良早期预警量表(MEWS)》进行评估,包括血压、体温、意识、收缩压等指标,满分15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病情越严重[1]。针对4分以下的患者,基于留在急诊留观室观察其病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临床护理。对于4-8分的患者,转入专科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2]。对于超过8分的患者,应转入抢救室进行救治,并做好抢救准备。
1.3统计学分析
        全部76例急诊留观患者病案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护理前后红细胞分布宽度、乳酸指标通过t检验,(均数±标准差)是其表现方式。以X2检验急诊留观患者转归效果情况,(n%)是其表述方式。统计学判别标准是P<0.05。
2结果
2.1急诊留观患者护理前后红细胞分布宽度、乳酸指标比较
        对比急诊留观患者护理前后相关指标数据(见表1),急诊留观患者护理前相关指标具有一致性,P>0.05,实验组护理后红细胞分布宽度、乳酸低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2.2急诊留观患者转归效果比较
        对比急诊留观患者转归效果情况(见表2),实验组急诊留观患者转归效果(76.32%)高于参照组(60.53%),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急诊中患者病情紧急,其病情发展速度极快,且部分患者存在多种疾病及创伤,对其实施快速诊断及预后评估十分重要,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方式[3]。本研究对急诊留观患者行改良早期预警量表评价,再次基础之上实施护理,结果显示,急诊留观患者护理前相关指标具有一致性,实验组护理后红细胞分布宽度、乳酸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急诊留观患者转归效果高于参照组。改良早期预警量表对患者多种体征情况进行评估,是临床中多种指标、状态的评估方式,目前在临床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通过对患者危险状态、病情等进行分析,从而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是保障急诊留观患者转归状态的重要措施。
        综合以上结果,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于急诊留观患者护理决策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永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层级责任制护理在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3):159-160.
[2]谢月英,杨丽峰,林凤艳.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患者救护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5):51-53.
[3]刘海英,冯红玉.急诊潜在危重患者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和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对病情评估及预后分析的可行性及适用性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7):74,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