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9期   作者:刘馨泽
[导读]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安全是各企事业单位适应稳中求进谋发展的保障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安全是各企事业单位适应稳中求进谋发展的保障前提,安全、生产、管理三着的有机结合需要新时代的信息化平台做支撑,运用精准完善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模式,确保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显得尤为突出。
        关键词:安全生产;信息化;档案;大数据
引言
        在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新时期,需要现代化管理理念促进国家的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通过不断推进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挖掘大数据的信息价值,可以有效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安全发展空间。

1安全与管理的关系
        安全和管理是一种授予与被授予的互相支配关系,安全是一种行为意识和理念[1]。管理是授予生产者对安全意识行为的支配控制,一种安全的意识行为可以受到多种管理行为的支配,运用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可以在不同方向上提升安全生产的管理能力。生产管理者的目标是通过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等成本因素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统筹管理生产过程的信息,进一步拓宽各个部门的发展空间。
2 大数据信息化与管理的关系
        大数据信息化是一般软件不具备归集、分析处理的大量信息数据。大数据信息化与管理应用需要满足的三个方面,信息化数据管理、系统构建、信息分析处理,综合的协助管理者运用大数据及分析应对面临的问题,使管理者可以快速处理分析问题,同时有效节约各项成本。
3 大数据信息化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大数据的信息化应用及管理可以有规律的揭示安全事故,通过不断的信息归集和分析后可以为安全生产的各项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大量纸质文件及档案,同时缺乏分析方法,在培养专业安全生产人才时,又需要投入大量的费用成本,形成我国对安全生产事前主动预防功能薄弱,从源头上就产生了局限性。美国工程师海因里在1931年通过对55万起安全事故的研究分析,发现了著名的“事故金字塔”理论[2],这个理论的研究验证了细节管理对安全隐患的重要性,也揭示了对日常预防管理的刻不容缓,当然现在的每个管理单位、管理者不会像1931年美国那样去查找十万几份数据分析结果,这样就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将大数据信息化应用到安全生产中,可以有效的帮助管理者去归集、处理相关安全生产信息,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发展。
    大数据的信息化应用及管理可以保障追责制度的实施。在以往的安全事故追查中可以看到,安全生产追责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改进,在调查、取证、资料搜索、认定责任等方面往往受到历史资料不完善的阻碍,最终各类信息形不成有效的“链条”,从而难以进行追责认定。美国2010的西弗吉尼亚州发生死亡29人的矿难[3],由于该煤矿的监管信息记录保存完整,同时对档案进行了相应的数字信息化管理,逾千条的监管记录为事故追责提供了重要证据,利用完善的信息化数据库对安全生产事故追责起到关键作用。

4 安全生产信息化大数据应用的准备
        1)安全生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准备。完善数据库需要基础信息化数据采集、归纳,在这个过程中档案信息采集管理是重要环节。现有存在大量的纸质安全生产的文件、记录、汇编等,这种纸质信息档案的管理即存在不同的优缺点,优点是在长期保存的情况下适合保密工作的开展,缺点是不具备快速分析、处理、运用的能力。在新时代的需求与发展中,大数据与档案信息管理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大量归集档案信息后,充分运用大数据的挖掘技术,能够从档案信息中提炼有价值的数据资源,同时可以为档案服务提供新的管理平台与机遇。
        2)完善数据库,做好统一模块的准备。安全生产涉及到各行各业,模块的组建需要全面化、系统化、科学化,在功能中可构建检索、执行、分析等模块,各类模块内的数据又需要考虑逻辑、时间、顺序等分类,见例图1功能模块。各模块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深度、宽度、扇出和扇入的合理性,在模块规模过于庞大的时候,必然影响检索的功能性,其最终目的是使管理者可以更好的运用数据库的可视化效果。







例图1功能模块
        3)做好数据库衔接的准备。各类行业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做好安全生产相关信息的归集、对接工作,信息化主管部门做好相关协调和保障工作,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保障安全生产相关数据的有效应用。
        4)双向授权信息共享方式的研究探索。单一部门的信息化处理不适合大数据时代下的共享原则,在探索构建安全生产信息化数据库时,各部门存在涉密或不变公开的信息共享问题,信息的冲动归集必然存在。由于新的模式还在探索研究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双向授权的方式组建安全生产信息化数据库。授权单位可以决定被授权单位的信息是否可以共享,同时被授权单位在信息化归集阶段可以设置信息、档案属性,在属性中有权自行决定是否予以资源共享,通过这种方式被授权单位可以最大化的行使数据库权限,既能保护好信息安全,又能对本部门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同时还可有效的归集大数据库信息,为今后的发展变化做好储备力量。见例图2双向授权安全生产信息归集模式图。

图2双向授权安全生产信息归集模式图
        5)保障措施的准备。数据信息的价值是由信息真实性、时效性做支撑,做好事故信息和安全监管信息的公开、共享,是推进数据真是有效性的有力保障,同时如何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工作是离不开人才储备的,设置相关教学学科,培养专业性大数据人才,规划发展人才力量,加强与国际间的学习交流,组建人才合作方式,开拓人才引进机制,都是大数据时代下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结束语
        安全与生产在历史中早已形成不可分割的作用关系,面对新时代的安全发展领域,本文对安全、生产、管理、大数据、信息化等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同时探索安全生产大数据信息化的建立方式,提出了双向授权信息归集的模式,希望能对未来的安全发展信息化工作起到积极作用,提高大数据在安全生产专业领域的应用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洪福.?大数据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J].中国传媒科技,?2018,(02)
[2]肖方.?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J].中国消防,?2016,(24)
[3]黄珍财.浅谈水利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7,(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