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急诊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32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急救措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与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PaCO2与PaO2指标水平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差异具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来讲,采取急诊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关键词】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急诊治疗
从临床疾病来看,支气管哮喘疾病较为常见。根据相关统计得知,全球已经有近3亿人患有哮喘病,我国哮喘病患者高达3千万人。由此可见,哮喘病发病范围相对较广,且能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十分严重的危害。针对这种情况,在治疗哮喘病时,就需要对治疗方案进行规范,从而有效降低疾病对患者生命所产生的危害。在治疗阶段,需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展开针对性治疗,此种方法为常见治疗方法,但是对于部分患者来讲,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此次本文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急救措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与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32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急救措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与治疗效果。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1例,最小年龄为34岁,最大年龄为72岁,平均为(53.19±5.29)岁。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实验,经过临床研究对比,基本资料不具有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32例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再结合患者各项体征变化情况,使用糖皮质、氨茶碱等药物对病情进行控制,再使用鼻导管进行吸氧,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内以及呼吸道内部的分泌物。然后再通过使用沙丁胺醇药物,对患者进行雾化治疗,使得患者能够更好的排痰。
1.2.2观察组治疗方法。3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选择同步间歇指令的通气模式,将呼吸频率设置为12~20次/min,呼吸比设置为1.5/1.0~2.0/1.0,容量控制的通气选择为加压力支持通气模式,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呼气末正压通气,参数设置为:VCV在10~20cmH2O,PEEP3~8cmH2O,PSV在6~8mL/kg。通气时间设定在2~104h。
在治疗前后4h之后,需对患者的血气指标呼吸频率进行观察,并且记录详细数据信息。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与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在接受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PaCO2与PaO2指标水平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差异具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对比表
.png)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表(n.%)
.png)
3.讨论
随着空气污染问题的逐渐加重,哮喘病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而引发此疾病的因素除了空气污染之外,还有其他方面是因素,如:肥胖、精神压力等,也可以引发哮喘病。通常来讲,当重症哮喘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疾病时,如果患者出现了人体动脉血氧分压<60mmHg时,或者出现动脉二氧化碳分压>50mmHg时,就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从而降低病症对患者生命造成的危害,提高抢救成功率[2-3]。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本文给予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措施,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不良症状,还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气指标,在临床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根据本文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权威文献研究结果显示一致[4]。说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急救措施进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讲,针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急救抢救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与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欢.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10):90-91.
[2]徐燕.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14(04):65-68.
[3]殷贤良.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9):140-142.
[4]温健文,苏鸿.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临床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7,41(03):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