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综合干预对预防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7期   作者:龙玉华 蒋倩 熊晓静
[导读] 观察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该护理模式在预防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危重症患者。通过双盲法分为各49例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组间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误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避免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风险,该护理方法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危重症;肠内营养;误吸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对其机体能力恢复起到关键作用,而危重症病人进行营养支持时首先考虑的途径是肠内营养[1]。但肠内营养其间的误吸风险也不容忽视,一旦引起误吸,唾液、细菌、鼻咽分泌物等会进入呼吸道,易诱发吸入性肺炎,加重危重症患者病情。为此护理人员要强化肠内营养期间的护理质量,降低误吸风险。本文观察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该护理模式在预防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作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危重症患者。通过双盲法分为各4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7例,年龄24-75岁。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16例,年龄21-76岁。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营养支持方式。谨遵医嘱给予营养泵,营养泵温度维持38℃左右。落实肠内营养期间的体位护理与口腔护理。喂养前仔细观察鼻胃管、空肠管的位置和通畅性。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 集束化护理
        为保证集束化护理实施效果,本院成立护理小组,对误吸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护理小组成员对肠内营养护理进行调查,明确误吸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误吸往往是由患者意识障碍、体位不当、吞咽功能障碍、喂养途径、输注速度不合理等原因引起。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护理小组查阅预防误吸相关文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
1.2.2 意识评估
        患者的意识对肠内营养安全性存在一定影响,而多数危重症病人存在意识障碍,护理人员应当在进行肠内营养前评估其意识状态。由于意识障碍容易引起反射下降,以至于胃排空延迟,甚至体位调节能力下降,导致胃内容物等误入呼吸道,从而引起误吸。若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时,护理人员应当加强翻身工作,帮助其排出痰液以及呼吸道内部的分泌物。
1.2.3 体位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加强体位护理,在肠内营养支持后应当保持侧卧位或者抬高床头,促进消化道的的正常运行,避免胃内容物存储于胃部。在肠道的蠕动期间促使液体正常流动避免误吸。
1.2.4 输注速度、胃部残留
        当患者胃部残留有大量未消化的物质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易导致胃液反流。在营养支持前应当排空胃部,并密切注意肠鸣音。若肠鸣音消应当停止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维持营养泵输注速度25ml/h,保持匀速。每日由营养科医生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根据营养情况调节饮食成分比例及热卡,并且每日听诊患者肠鸣音,配合医生给肠蠕动慢。消化不良的患者行足三里封闭,刺激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减少胃潴留,减少返流及误吸发生。
1.2.5 口腔护理
        危重症病人长时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若不强化口腔护理,一旦出现反流,口腔中滋生的细菌会随着反流物误吸,引起严重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当落实口腔护理工作,每天清洁3次口腔,降低感染风险。
1.3 评分标准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为误吸率,护理人员需记录两组的误吸事件发生状况,误吸率=(误吸事件例数)/总病例*100%。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组间误吸率进行对比,观察组误吸事件例1例,误吸率为(2.04%),对照组误吸事件例7例,误吸率为(14.29%),χ2=4.900,P=0.027。观察组的误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肠内营养经鼻饲和口服两种途径,相对于胃肠外营养而言,肠内营养优势在于胃肠道直接吸收、利用营养素,更为符合生理[2]。且肠内营养能够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只有不耐受或不充分者需要给予肠外营养实现营养供给。然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由于意识障碍、体位不当、吞咽功能障碍、喂养途径、输注速度不合理等原因,误吸事件常有发生,这降低了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甚至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3]。因此护理人员应当落实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工作,采取积极有效干预措施降低误吸风险。
        肠内营养支持是危重症患者营养摄入的途径之一,也是首要选择途径。在常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常遵循医嘱以及临床经验开展工作,易忽略潜在风险,且在护理过程中主动性较差。集束化综合护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了一系列有循证基础护理措施。将其应用在预防肠内营养预防误吸护理中,具有目的性强、积极主动的优势[4]。且本研究结合了已被证实具有临床效果的护理方法,真正有效降低了鼻饲液返流和误吸的发生。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误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比常规护理更好。
        总而言之,对危重症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避免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风险,该护理方法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萍, 蔡庆铃, 卢璐. 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预防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价值体会[J]. 养生保健指南, 2018, 000(041):316.
[2]王忠芳. 集束化护理对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并发症的预防效果[J]. 中国疗养医学, 2018, 027(004):431-433.
[3]严旻. 集束化干预防止重症脑梗死留置胃管患者误吸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5(7):933-936.
[4]佚名. 应用集束化护理改善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治疗患者护理效果体会[J]. 家庭医药, 2019, 000(007):246-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