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细节化管理在手术患者安全交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手术患者74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分为参照组37例与研究组37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细节化交接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交接时间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患者在交接过程中采用细节化管理,有效预防交接不良事件,缩短交接时间,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细节化管理;手术;安全交接;
前言
手术室是诊治患者、抢救患者场所,属于医院的重要科室,护理人员水平、手术室环境均影响患者的治疗,被视为挽救生命的重要组成因素[1]。手术患者在术前由救护车、病房转入手术室,在术后需从手术室中转入病房,此转运过程为手术室护理质量关键环节。研究指出,手术患者在交接过程中采用细节化管理,有效预防交接不良事件。本文将以74例患者为对象,探究细节化管理在手术患者安全交接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手术患者74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分为参照组37例与研究组37例。参照组,男女分别为21例与16例;年龄是37-65岁,年龄平均值为(44.87±5.38)岁。研究组,男女分别为20例与17例;年龄是36-67岁,年龄平均值为(44.65±5.27)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为常规管理:在术前24小时,打印手术安排通知单,在手术室门前的患者交接区固定位置处张贴,由手术室医护人员结合手术通知单进行信息核对,内容有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临床诊断、手术时间、手术名称等,与病房医护人员交接。仔细核查以上信息,确认无误,并由巡回护士依照手术通知单安排,对患者信息进行核对,接送患者。
研究组实施细节化管理:对交接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讲述细节管理重要性,并定期考核。在交接区中放置可是资料盒,放置科室手术通知单小条、文书手写板,在资料盒的表面贴上科室名称,墙上挂钩处放置指示牌,需讲明手术间号码。在术前24小时,由手术室工作人员将手术安排通知单打印出来,并分装,和手术记录单放在一起,夹在写字板中,结合手术类别放置。在术前,患者送到手术室交接区,病房护士、手术室护士开展交接工作,核对手术通知单信息,由巡回护士负责接送患者。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所有患者的交接不良事件、交接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对比分析,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X±S,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运算X2检验,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产生。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交接不良事件比较
参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细节化管理,交接不良事件比较:研究组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png)
2.2 两组患者交接时间比较
参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细节化管理,交接时间比较:研究组交接时间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
3 讨论
手术错误所产生的后果较为严重,因此,手术护理工作各环节应当高校严谨,包括手术室交接工作[2]。手术室交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手术患者多、医护人员经验不足、信息核查不认真等,极易出现交接不良事件,对疾病的治疗十分不利,需重视安全交接工作。本次研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细节化管理,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交接时间低于参照组,P<0.05。细节化管理可有效避免信息核查不认真等现象,可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在细节化管理中,医护人员在交接过程中对患者资料仔细核查,促使责任心有效增加,确保手术安全;且细节管理流程有章可循、操作简单,可快速达到交接效果,促使工作效率提高,避免错误交接或不规范交接给患者带来身心伤害。通过规范流程管理,有效避免因医护人员自身水平、工作经验等因素引起的交接错误,不断培训与学习可促使医护人员工作水准、业务能力不断提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时实施手术治疗[3]。
综上所述,手术患者在交接过程中采用细节化管理,有效预防交接不良事件,缩短交接时间,应用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宋丹丹.细节化管理在手术患者安全交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9):1250-1252.
[2]宋慧敏.细节化管理在手术病人安全交接中应用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2018,(33):287.
[3]陈兰焕,叶俊辉.细节化管理在手术病人安全交接中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9):1402-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