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7期   作者:宁丽
[导读]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进行分析和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调查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患者71例(82.56%),预后不良组患者15例(17.44%);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年龄、基础病史、烟酒史、昏迷时间、血碳杨血红蛋白饱和度、脑电图有无异常、CO暴露时间、头颅有无异常、GCS评分、LDH、CK-MB及中毒程度均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危险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昏迷时间、CO暴露时间及头颅有无异常均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大、昏迷时间长、CO暴露时间长及头颅异常均为导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结合患者病情症状特点,对潜在因素进行有效分析,提出切实可行治疗方案,提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预后和康复进程。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特点;预后;影响因素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tic risk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tic risk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Methods:the 86 patients with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and investigated by retrospective study method.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71 (82.56%) of the patients with good prognosis and 15 (17.44%) of the patients with poor prognosis. The results of the single-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ge, the basic medical history, the history of smoking, the time of coma, the hemoglobin saturation of the blood-carbon, the abnormality of the EEG, the time of CO exposure, The results of the multi-facto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ge, the time of coma, the time of CO exposure and the abnormality of the head were all acute carbon monoxide. The independent factors of poor prognosis (OR> 1, P <0.05).Conclusion:Age, long coma time, long exposure time of CO and abnormal head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oor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symptoms, the potential factors should be effectively analyzed, and feasible treatment schemes should b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rehabilitation proces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Key words】: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clinical features;prognosis ;influencing factor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且不具有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当一氧化碳进入人体血液中时,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导致人体机体内的CO浓度增加,加重机体缺氧造成一氧化碳中毒[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较轻者,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等,中度中毒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等,重度中毒者临床表现为机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等多系统的功能性障碍,甚至可直接导致死亡[2]。根据有关研究显示[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导致人类死亡的病例已占全球急性中毒的首位,且近年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率呈逐年递增势态。多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可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抢救达到痊愈,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5~60天的“假愈期”,患者常会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如精神衰退、遗忘者、步态障碍、大小便失禁及抑郁状态等,影响其预后康复和生活质量[4]。为此本研究通过收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及随访结果,着重探讨急性一氧化碳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早期预测、治疗和预后改善提供理论借鉴依据,现将报道呈现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女27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3.29±8.5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或中专27例;大专及以上40例。纳入标准:年纪≥18岁;确诊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者;具有正常的理解思维能力及沟通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各项问卷调查者;病历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不全者;有精神类疾病及认知障碍;不在我院接受治疗或治疗后转至我院者;既往有神经系统性疾病或后遗症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且长期卧床者。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病历及随访相结合形式,收集我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烟酒史、基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急性中毒昏迷时间、住院天数、血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脑电图、CO暴露时间、头颅表现、血清血红蛋白、GCS评分、中毒程度、WBC(×109)、LDH、CK-MB及是否接受高压氧治疗等,从接受入院治疗到随访90天内预后是否良好。
1.2.2 临床症状分析
        轻度中毒:血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10%~20%,伴随有胸闷、气短、恶心、头晕及乏力等症状出现;中度中毒:血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30%~40%,并伴随有意识模糊、视力减退、浅昏迷状态及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出现;重度中毒:血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30%~50%,并伴随有抽搐、大小便失禁、循环不稳、重度昏迷及呼吸衰竭等症状出现。
1.2.3 预后评判标准
        根据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诊断标准,将我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划分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和非迟发性脑病组,另依据患者中毒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5]对其进行评分,将其划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
1.3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独立样本χ2检验,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通过对我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90天随访结果显示,有既往病史患者22例(25.58%),无既往病史患者64例(74.42%);轻度中毒患者49例(56.98%),中度中毒患者27例(31.40%),重度中毒患者10例(11.62%);发生迟发性脑病患者12例(13.95%),未发生迟发性脑病患者74例(86.05%)。随访时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对其进行评分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患者71例(82.56%),预后不良组患者15例(17.44%)。
2.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危险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病史、烟酒史、昏迷时间、血碳杨血红蛋白饱和度、脑电图有无异常、CO暴露时间、头颅有无异常、GCS评分、LDH、CK-MB及中毒程度均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危险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详见表1。
表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3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影响
将产褥期妇女坚持产后康复锻炼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得出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赋值情况详见表2。
表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影响因素的变量赋值

2.3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昏迷时间、CO暴露时间及头颅有无异常均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1,P<0.05),详见表3。
表3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各种机制引发的组织缺氧、免疫及炎性损伤,导致直接细胞病变,这些机制包括与细胞内蛋白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的结合、中性粒细胞脂质过氧化、细胞凋亡、过氧亚硝酸盐的生成及线粒体氧化应激反应等[6]。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机体对缺氧最为敏感的组织是心血管及神经系统,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疼、头晕、精神异常、胸痛、气短及丧失意识等[7]。本研究发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合并消化道症状、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症状等,这与上述临床表现症状相符合。根据有关研究显示[8],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常合并各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等,其中迟发性脑病是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另有文献表明[9],有高达三分之一的中毒患者会诱发迟发性脑病,且与患者长期死亡率增加有密切相关。
本研究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病史、烟酒史、昏迷时间、血碳杨血红蛋白饱和度、脑电图有无异常、CO暴露时间、头颅有无异常、GCS评分、LDH、CK-MB及中毒程度均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危险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为进一步探寻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经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昏迷时间、CO暴露时间及头颅有无异常均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1,P<0.05),此结果与徐志森[10]研究结果相一致。究其原因这可能是由于高龄患者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会引发全身各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发生病理及生理变化,同时机体各系统功能衰退,使得机体对缺血、缺氧等应激打击的耐受度下降,尤其是中枢神经和心脑血管的调节能力[11],因此高龄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高龄患者应重视其基础病史检查,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和远期预后长期干预,确保患者得到持续性治疗。昏迷时间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周云鹏[12]等研究结果相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是CO引起的缺氧会对患者大脑神级元细胞损伤,导致患者意识模糊和昏迷,昏迷时间越长则大脑循环障碍越明显,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越严重,因此对此类患者应加强重视,及时进行昏迷促醒治疗,恢复患者循环系统。根据有关研究显示[13],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可能与CO暴露时间的长短有关,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这可能是因为CO吸入量越大,则患者大脑缺血缺氧组织变化越大,尤其是细胞毒性及血管源水肿,大脑核团的乏氧敏感区发生缺氧性坏死,尤其是基底节区[14]。因此,应重点提升患者对CO中毒的预防重要性和防范意识,减少CO暴露时间,降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几率。根据有关研究显示[15],苍白球片状低密度影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脑部CT特证性表现,其常见易损部位包括额叶、皮下质及颞叶等。此结果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头颅异常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可能与一氧化碳后会引起组织缺氧,而代谢旺盛及血管吻合支少的器官(大脑、心脏)最为受累[16],继而引发脑损伤。针对此类患者应尽早恢复其大脑供血、供氧,及时进行早期的高压氧治疗,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年龄大、昏迷时间长、CO暴露时间长及头颅异常均为导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结合患者病情症状特点,对潜在因素进行有效分析,提出切实可行治疗方案,提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预后和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aba C, ?widerski P, et al. Suicidal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Using Motor Vehicle Exhaust in an Open Space.[J]. Medic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Kuwait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re,2019,28(5):490-492.
[2]顾呈华,丁帮梅,韩磊,等.2006—2015年江苏省急性职业中毒发病情况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8,31(2):130-132.
[3]陈招凤,陈洁青,张道楠,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9):268-269.
[4]范志申,安梦盈,于国强,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神经精神后遗症危险因素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14):1538-1540.
[5]杨卜凡.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D].西南医科大学,2018.
[6]渠娟娟,汝忠艳,白雪峰,等.循证护理在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对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6):169-170.
[7]陈文权,周军.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3):65+67.
[8]Kim H, Choi S ,et al. Serum markers and development of delayed neuropsychological sequelae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anion gap, lactate, osmolarity, S100B protein, and interleukin-6.[J].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emergency medicine,2018,5(3):185-191.
[9]朱红灿,高萌,张新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8,13(05):264-268.
[10]徐志森.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诊的预后影响因素[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0):38-39.
[11]范江河,白净,李雪振,等.C反应蛋白与时间关系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7,28(24):4032-4035.
[12]周云鹏,曾皎,顾家鹏,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继发癫痫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2):3940-3945.
[13]刘强,胡冰凌,周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25(04):234-237.
[14]于娌.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8,24(33):109-111.
[15]徐文杰.8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脑部MRI表现[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5):55-56.
[16]江英,关秀丽.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特点及护理研究新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4):2157-2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