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项目频繁出现,方便大众的生产生活。为了更好的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必须落实好质量管理工作,剖析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全新的方法和策略,注重水利综合发展规划,强化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做好理论知识培训工作,大力宣传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力求带动我国水利事业的稳定、有序、健康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问题;对策
1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特征
1.1复杂性特征
与一般工程项目相比,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具有突出的复杂性特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往往会涉及诸多地域,小到村庄乡镇,大到地区与国家,整个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多方面协同工作才能实现。以我国最典型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为例,作为一项举世瞩目的工程,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可谓是倾尽了全国之力,施工区域跨越多个省份与地区,造福几亿人口。其建设周期长、建设范围广,同时,还面临着复杂的地势条件、水文条件,不仅增加了工程建设难度,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难度也随之提升。而对于本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而言,虽然施工难度与施工范围无法与其他大型工程项目相比,但是,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项目较为分散,并且具有“点多面广”的特征,所以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难度也相对较大。
1.2专业性特征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高低,与民计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何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一直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而水利工程本身的复杂性特征,直接决定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的专业性特征。比如,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工程中,涉及农田水利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及水库建设工程等项目。为了最大程度上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可以达到要求,相关技术人员与质量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核心素养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进行水利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在施工方案、施工材料、施工相关条件等方面对水利工程进行支持,为工程建设的安全进行提供保障。
2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监督工作不到位
在水利工程中,由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到位,对水利工程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质量监督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监督工作不到位,对水利工程质量产生了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虽然有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工作计划书,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导致不能很好的完成监督工作,对水利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2.2监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在水利工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组成比较复杂,而且很多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水利工程知识,对水利工程质量产生了影响。另外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相关监督人员对于水利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一些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对监督力度进行放松,导致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能很好的进行。其中一些水利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不具备监管资格,工作经验缺乏,导致质量监督效果不理想。
2.3质量控制体系尚未健全
随着水利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很好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内部控制制度也在逐渐完善。但是在具体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一些施工企业不按规定进行执行,对水利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另外一些水利施工单位,质量控制体系还不够健全,没有建立相关质量管理制度,不能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3质量监督新思路
3.1制定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监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需要知道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社会发展重要性,探索全新的质量管理方法,积极学习全新的理念,改变以往质量管理模式。如,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利用集体模式进行管理,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管理效果,也利于落实责任制度,找到责任人,找到具体问题并有效解决。此外,也要把责罚制度融入到管理机制中,如在每个水利工程监管团队中,安排两人作为管理工作人员,对集体监管团队行为、个体进行监督,鼓励二者进行相互监督、强制监督,既可保障作为政府监管的相关工作有效开展,也可确保此项工作有效落实,确保工程质量管理的公平性和公开性,更加透明的落实监管工作。最后,在保障质量管理机制健全性继承上,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除了要依据此标准以外,也要避免出现监管力度缺失力度问题,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强化监管力度,避免出现面子工程问题。
3.2投入新设备、新技术促进水利工程质量的提升
为了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的安全管理工作,我们在科学的管理体系上需要使用效率高的设备技术,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科学理念,将目前先进的科技产品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减少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促进水利工程效率的提升,也让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上升到另一个台阶,帮助我国水利工程收获到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与此同时,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体征了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也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
3.3加强监督队伍的建设
为保障水利工程监督的顺利进行,需要加强监督队伍的建设,并将监督人员配备到位。在构建监督队伍时,要保证队伍中监督经验丰富的人员和专业素养高的人员同时存在,要保证队伍中既有年长的监督人员,也有年轻的监督人员,目的是保证监督队伍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单位要加强监督队伍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监督经验,提升监督人员的监督水平。监督机构要为监督人员配备先进的监督设备,以帮助监督人员做好正确、科学数据的收集工作,以规避监督过程中数据的缺失或不准确造成监督结果的偏差。在实际监督过程中,可以采用第三方监督。第三方监督可以规避监督机构与施工机构有利益关系,使监督工作更客观、更科学、更公平。
3.4推进工程信息化建设
大力提升科技信息手段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软件工程理论进行开发,建立完整、有效的水利工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及时采集工程建设、质量评定、质量监督、质量检测等信息,对工程质量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项目的质量管理状态,进行工程质量管理预警。实现水利工程质量远程在线实时监控和质量信用管理,促进监督管理的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
结束语:在水利工程中,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是非常重要一部分,对于水利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目前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造成影响,所以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现存的问题,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白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J].地下水,2018,40(02):229-230.
[2]于媛媛.论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J].水利技术监督,2016,24(06):8-9.
[3]周凌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水利技术监督,2016,24(03):6-7+21.
[4]黄海田,樊志远,高山.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改革与发展[J].建筑经济,2010(01):26-28.
[5]栗涛,闫宇振,余梁蜀.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10501-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