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社会不断提高,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是一个生产力大国,所以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经成为了文明生产的一部分,并且也受到了越来多的关注。企业是如何做到在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呢?除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品牌效应,还有安全生产管理。然而企业中的安全文化建设恰恰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灵魂与观念指引,并且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并且对企业的良好发展有a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中详细阐述了安全文化的内涵,并对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同时就其在生产管理中的具体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关系
引言
企业安全工作是实现企业正常运行和生产工作的基础,而企业文化则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安全文化是指企业为实现安全运行,而产生的一系列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的安全文化对企业员工生产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缺乏安全文化的企业往往也会出现一系列不安全的行为,甚至造成生产事故,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安全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
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问题是所有企业和生产商想要在社会立足的最基本条件,而企业要想在新时代有着更高一层的发展,安全生产的问题更是企业的重中之重。如果一个企业连最基本的安全生产的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那么这个企业将要面临的不仅仅是时代对于企业的“优胜劣汰”的选择,更主要的是丧失了民众对于该企业的信心--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不断提高,所以人们越来越注意自己的人权问题,而生存权则是人权的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在保障了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其他的权益和义务才有存在下去的意义。所以企业要想在新时代得到更加长久的发展,那么安全生产就一定要放在最主要的位置,而且企业员工作为生产线上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劳动力,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就更应该注意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能够减少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摩擦,而且还能使企业员工和产业的工作关系更加牢固,生产力也能得到更加持久的发展。
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管理的关系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安全文化是其中最基础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补充依据。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工作在于去解决包括环境的不安全性、物体的不安全性、人们行为的不安全性以及管理的不恰当等方面的问题。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想要解决物体的不安全性以及环境的不安全性只能通过合理化、安全性较高的科学技术及工程技术去解决。但是这两种技术也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这两种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所以只能控制和改善人的行为的不安全性。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来约束人的行为,也就是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来改善和管制工作人员的行为,实现管理的目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来给予基础保障,并对相关的制度及规定进行不断完善,对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不安全行为实施管制与约束,并结合宣传教育等方式来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不安全行为,实现安全生产。由此为了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而产生了安全文化这一概念。人文因素是在安全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是由于人们的道德、态度、品行等都存在很大的不同,需要通过良好的教育、创设适宜的氛围来提高员工的安全修养,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从内在行为到外在行为都得到改善,自觉遵从管理制度。因此,安全文化可以有效地弥补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漏洞,完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所以除了要不断完善安全技术,也要实施合理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
3如何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管理的关系
3.1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树立安全生产观
安全文化中强调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这三个关键要素。其中精神文化体现了安全文化的灵魂与核心部分,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表述;物质文化中更多体现了企业的生产设备价值及技术水平;而制度文化更多地呈现了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各类规定、制度。
而作为企业的工作人员,无论在观念、道德、精神、意识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安全文化的内涵。通过在安全管理生产中实施“安全第一、预防
为主”的思想理念,让员工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自觉维护和遵守安全管理规定,树立正确的生产观,为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发展奠定基础。用正确的视角去理解安全文化对实现管理价值有积极的作用,将安全文化建设与生产管理整合在一起,让“安全第一,健康为主”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当中,使员工树立起正确的生产观,注重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深度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这样才能推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良性发展。
3.2在全体员工中建立全新的安全文化理念
建立企业内的安全文化氛围,必须做到三方面的努力:第一,在管理层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树立员工生命财产第一的理念,全心全意维护员工的利益,并为员工建立安全管理的观念。第二,树立全体员工安全等于企业效益的观念,只有在安全环境下,企业才能确保稳定的生产,失去了安全的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将受到巨大的威胁,甚至无法正常生产。第三,企业上下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信念,将安全意识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让员工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形成自我安全行为,实现家庭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3.3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手则,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企业只有制定出完整规范性的安全生产管理手册,才能够让企业员工有依据的对生产安全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有着一个规范性的标准,在出现问题时才能够依照标准及时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改正,例如:企业员工在工作期间必须保持工作岗位上的干净整洁,严禁在工作岗位上出现一些危险到企业生产安全的物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企业在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手册的时候,首先应该立足于该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出发,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保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等,然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内部的相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手册的整合。定期安排生产安全管理人员的检查,提高生产安全的检查频次,并推出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规定时间日期内整改的政策,做出让企业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安全隐患的要求,并对每次出现的安全隐患事故进行相关的记录,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安全施工管理水平的目的。
3.4运行安全文化机制
历史的经验及长期的实践证明,无论多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培训体系,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做支撑,去监督、去考核,那么制度就得不到有效的实施,所有的机制就形同虚设,毫无意义。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不断更新、检验、健全完善机制,促使安全文化得以具体落实,保证机制的正常运行;其次要建立安全文化调研、检查、考核、总结及持续改进制度;最后要建立奖惩激励制度,奖先惩后,要细化从高层领导到员工的个人考核并严格执行,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安全文化机制的有效运行。
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的安全高效运转,如果只是依靠生产改革、设备维护与更新来实现企业的良性状态是很不现实的,必须要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员工才能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得到保障。因此安全文化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员工的安全素质,为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企业越来越趋于特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思想观念[J].科技创新导报,2010(22).
[2]?张永平.试论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地位[J].吉林劳动保护,2011(S1).
[3]?徐晓勤.关于安全文化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