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市政工程建设越来越多。但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出现的问题非常突出,它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所以它所存在的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也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就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为题,对其展开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市政基础;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我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转型期,社会城市化速度日益加快,为城市提供基础服务的市政建设项目也在迅速扩大规模。然而,伴随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进步,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浮出水面。目前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都没有统一完整的规划,缺乏合理有效的项目管理,给实际工作带来一定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项目特点的研究,分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普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推进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提供支持。
1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市政工程发展迅猛,以地下管廊、城市环路工程、地铁配套工程为主的施工项目逐年增多,这给市政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也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及现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笔者认为加强和促进市政工程的现场管理是指导市政工程良性化开展的必要措施,其有益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政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施工作业的水平,有利于施工企业效益的提升;现场管理的规范化能够形成良好的施工环境,避免因施工违规引发的二次破坏,有利于周围环境的保护;强化市政工程的现场管理能够有效的避免施工风险问题的发生,如:行车安全、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等;现场管理能够有效的协调施工人员和施工方案,通过现场及时指导和客观分析,能够帮助施工企业排除障碍,提升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另外,施工管理的有效开展也能够提升施工企业的社会形象,有利于企业的宣传和发展。
2施工现场的问题
2.1项目质量不高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也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项目的质量却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一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应对上级领导的检查,以牺牲项目质量为代价盲目赶工,建成一些所谓的“面子工程”,这些项目质量差,根本达不到预计的使用标准,在投入使用不久就会产生各种问题,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胁。另一方面部分施工单位施工水平一般,在建设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更改建设流程,让项目与之前的设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而且也埋下了隐患。
2.2缺乏严密的管理体系
市政工程建设中管理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严密的管理体系。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项目管理依赖第三方介入监理,尚未建立起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导致市政基础建设过程中人员冗杂、效率低下,有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发现问题不能迅速有效地解决,遇到紧急突发状况缺乏预案,质量控制与成本管理缺乏综合考量,人员缺乏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整套管理机制。
2.3监管人员的监管能力差
市政工程的施工相较于普通的工程施工牵涉的层面更加广泛,大部分市政基础设施监管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属于临时抽调,建立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监管能力,使得监管工作的相关政策落实困难。现在我国的监管人员主要来自其他岗位进行兼职、设计单位的内部退休人员、施工单位的一线操作人员。虽然这些监管人员对于住房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筑具有一些基础认知,但是这些工作人员对监管工作缺乏系统的认知,导致他们的监管行为过于片面,达不到真正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筑质量监管的作用,还会混淆人们的认识,从而增加了事故多发率。
2.4施工场地秩序缺乏维护
在工程设施的施工过程中考虑到周围交通,其施工场地往往较为狭窄,这种情况加大了施工的难度,再加上施工噪声与各种工具的摆放,造成现场杂乱不堪,进而导致施工效率低下。
3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策略
3.1规范质量检测程序
工程质量监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工程检测,工程检测过程的规范和科学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正因如此,在检测工作中,一定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从根本上保证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在进行工程检测过程中,要加大现场质量检测的监督力度,保证现场工程检测数据的科学合理。当然,规范检测程序的前提是提高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只有具备扎实专业素养的质量监管人员,才能为正确的现场检测数据保驾护航。
3.2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宏观布局、统一规划,认真落实、有效监督,科学规范化的管理,能够有效解决项目中的许多问题。首先,确立目标,明确责任主体,确认项目管理的任务和最终目标;其次,对项目内容进行科学划分,确立工程进步,严格每一道工序,认真执行进度、质量管理;再次,协调沟通,保证信息畅通,协调合作小组与部门之间的互相交流和配合;最后,建立应急机制和预演方案,恰当应对突发问题;除此之外,优化项目成员结构,对人员实行有效的奖励机制和约束管理。
3.3加强建设施工人员和施工技术的审核与管理
对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水平十分重要。施工人员的专业程度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控制。在选择施工人员时,确保其具有施工能力与相应的工种技术。
3.4强化现场管理力度
市政工程应强化现场的管理力度,笔者认为现场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现场管理要注意施工材料的管理,从施工材料的进场、分配、使用、存放、清理、撤场着手,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确保施工材料符合施工标准,使用时有效的规划施工用量,保管时要防止原材料的损坏,存放时要注意占地面积及运输的通畅;其次,要加强人员的管理,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技术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施工人员除了具备操作技术外还要加强施工理念的灌输,确保施工人员具备自觉性,避免因交叉作业引发的问题,同时提升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以此来满足现场管理的要求。
3.5信息化管理
市政工程的现场管理也要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充分的利用信息化设备和技术方法来进行管理,以提升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利用计算机软件来收集和掌握市政工程中的所有数据,并对动态化数据进行分析,帮助处理现场施工的矛盾问题,如:原材料进场周期和比例、机械设备利用率、施工进度预测等,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升市政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基础项目的管理是十分复杂的,管理者要能够全方位地看待项目管理,擅于从细节处解决问题,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建设,使其规范化、流程化,严格质量和安全保障,最终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做一名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管理者,要深入到实践当中,通过切身体验排除干扰因素,不断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协调好多方关系,统筹管理工作,确保安全文明施工,才能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办法,争取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确保市政基础设施能够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江勇.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
[2]董文安.市政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46).
[3]张胜.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路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09).
[4]李志铭.谈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措施[J].山西建筑,2016,42(24):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