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超高层建筑具有诸多特点,它们不但体型巨大,而且各专业工程繁多复杂,施工精度要求高。对于施工总承包单位而言,如何对主体结构施工及各专业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管理,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目标,通过对成本的控制,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益。这不仅需要管理者具备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更是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施工技术
目前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高层建筑应运而生。高层建筑相对于普通建筑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且施工更为复杂化,因此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质量,必须对施工技术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以保障工程质量。但是在实际建筑中,依然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本文对其进行逐一介绍,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一、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及基本特征
超高层建筑的定义尚无明确统一的标准,较权威的有1972年联合国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中所作的超高层建筑定义,即高度超过100m或楼层4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随着现代施工技术的应用,超高层建筑已由最初的框架结构向框一剪、框一筒、剪力墙、框架等结构形式演变,单一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扩展为包括钢结构、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内的多元化建筑形式,并逐步向“更高、更大、更深、更复杂、更齐全”的发展方向迈进。由于超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施工应用技术的差异,其施工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投资大,工期长,资金压力重。2、高度大与独特的建筑造型效果,增加了结构施工难度。3、基础埋置深,混凝土基础底板和裂缝控制施工要求高。4、作业空间狭小,对作业时间、空间增加了组织难度;五是多处于繁华地段,交通、环保、场地等因素给施工平面布置带来较大困难。
二、优化施工技术的重点
1、将施工的重点放在主楼上。
在施工阶段,严格做好风险保障措施,根据统筹规划的方式来加快施工步伐,从而最大限度地将资金回收周期缩短。
2、将施工的核心放在安全管理与稳定性上面。
以该项施工建设所具备的特点,以及施工环境等作为依据,将施工的重点放在结构的稳定性上,这样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3、将垂直运输作为高空作业的主力点。
因为该项工程的高度叫其他类型的工程要高,因此使得施工的空间相对较小,作业无法全面施展,从而使得工程进度变慢。而在这个背景下,提高垂直运输的功效,可以有效解决该类问题。
4、强化管理力度,提高对空间与时间的利用率。
结合该类工程建设的特点,将各个楼层的施工进行有序搭配,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从而达到立体作业的需求。
三、超高层建筑项目中的现代施工技术应用
1、逆作法
与传统高层建筑的顺作施工相比,超高层建筑的逆作法技术应用具有下述技术优点:
逆作法施工可缩短带多层地下室的超高层建筑的总工期,不存在地下结构、地上结构工期的差别,除地下一层占绝对工期外,可保障地上结构与一层以下地下室的同时施工。
相较于临时支撑,以逐层浇筑的地下室结构、中间支承柱作为支护结构的内部支撑刚度较大,可有效减少基坑变形,能明显减弱对于相邻地下管线、道路及构筑物的沉降影响。
逆作法施工增加了施工时的底板支点,跨度减小,可有效满足抗浮要求并解决底板配筋问题,使底板设计趋向合理。
逆作法施工时浇筑的地下连续墙在满足构筑物、管线布置的前提下,可紧靠或踩规划红线构筑地下连续墙并将其作为地下室永久性外墙,进而达到扩展建筑面积的目的。
2、整体滑模法与整体爬模法
超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对各项技术要求比较高,为了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缩短工期,现在建筑工程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整体滑模法和爬摸法的出现能够保证主体楼层的建筑的整体性,可以拓宽施工的作业面,提高施工的效率,减少附着"运转管网敷设及高空交叉的高空作业,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这项技术在现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整体的滑模法主要是用于建筑的墙壁,在主体支柱的周围安装滑模板,浇灌砼,并应用提升机将浇灌的建筑提升到所要的位置。通过与其他技术的良好结合,大大的提高了工程的效率,节省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和人力资源。
3、钢结构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应用,重点包括高层重型钢结构、轻型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等领域。钢结构生产制作:工业化程度高、强度高、施工速度快,因此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极为广泛。但就钢结构强度来说,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钢结构施技术关键是要认识这一问题;即钢结构建筑耐高温性差,其稳定性主要保持在常温至250度之间,当温度超过300度时,建筑钢材的强度就会随温度上升而开始下降,且由于钢材的良好导热性能,超高层建筑极易因此招致毁灭性的危害。
4、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泵送技术
超高层建筑建设大都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超高层建筑工程所需的混凝土体量大、强度高,要确保浇筑功效,不仅需要配备相当多的混凝土泵机、布料机,对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也有相当高的要求。
四、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出现的问题及采取措施
出现孔洞。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选用细石子混凝土;在进行高抢板与柱子的浇筑时应该留下检查孔洞;
出现蜂窝麻面。选择适当正确的混凝土与砂浆砂率配合比;在浇筑的过程中,分层进行相应的工作;增加模板的刚度。
缺少棱角。将木模板的表面刨光,并且保证平整;在进行拆模时,要保护边角不受破坏;当混凝土构件的棱角被破坏时,要进行及时的修补。
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出现的问题及采取措施
顶桩发生破裂。在进行桩的设计时要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进行设计;预制桩的强度要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桩锤的选择必须合理,做到重锤轻击。
桩身发生断裂。有效的控制每节桩长细之间的比值;在进行施工前严格检查桩的弯曲情况;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当发现桩身断裂时及时的进行修补。
桩身发生倾斜。保证施工场地必须平整;严格控制预钻孔的垂直度;在接桩的过程中,确保上下桩的轴线重合。
3、钢结构安装过程出现的问题及采取措施
钢柱的垂直偏差大于规定偏差。在钢柱被吊装时,应该立刻加临时的支撑,防止由于受风或者碰撞造成影响;应该有效的将整排柱进行固定,安置好柱间支撑,之后进行上部结构吊装。
钢柱产生位移。做好柱子轴线测量复核工作;在基础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应该将预埋螺栓与固定卡盘或者固定架进行固定,避免产生错位。
螺栓发生位移。有效的保证螺栓固定架的强度与刚度;要对螺栓固定框的尺寸进行校核,当完成螺栓安装之后应该进行复查,防止问题的产生。
五、结束语
随着超高层建筑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越加普及,使得我国科技水平和建筑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中,在建设超高层建筑的时候,由于其具备着种种的特点,这便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施工能力,能够按照设计图纸完成工程建设,并避免相应的风险。因此,及时革新施工技术,提高风险预防能力,提高建筑质量,这不仅是当前我们所要把握的关键,也是日后所要探索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崔晓强,《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J].《建筑机械化》,2017年06期
[2]张海东,《浅谈高层住宅的房建施工技术措施》[J].《科技展望》,2018年05期
[3]雍丽平,熊海军.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居舍》,2018年34期
[4]李俊,超高层建筑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