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6卷第8期   作者:李永天
[导读]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通常指的是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面积大于1000立方米,或者是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尺寸大于等于2米的结构。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的进度以及质量,因此在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对于要求比较高,因此它需要建筑单位不断的强化基础性投资力度,同时配合先进的技术才能够完成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因此研究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要点,对促进工程项目建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引言: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通常指的是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面积大于1000立方米,或者是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尺寸大于等于2米的结构。在它几级混泥土浇筑的环节过程中,考虑温度参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它是提高混凝土性能指标稳定性的关键。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它施工特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体积大,通常情况下建筑实体的最小尺寸大于等于1米。
        第二点该施工技术的表面系数比较小,很容易出现水泥化热释放的现象,并且内部升温的情况比较快。
        第三点整体施工性比较高,一般需要采用连续浇铸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的频率快。
        混凝土之所以会产生裂缝,主要是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所谓的水化热,是指混凝土在凝结的这个过程中,水泥在水化的作用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就叫水化热。水化热虽然对混凝土的强度的增长能够起到帮助作用,不过,由于混凝土导热性性能较差,混凝土大部分又属于大体积的构件,因此,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消失很慢,使内外的温差出现较大差异,造成了一定的温度应力,导致温度裂缝的产生。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相应的控制:
一、首先,对材料进行选择?
        要使水化热进一步得到控制,首要得解决材料的问题,因此,对水泥的选择很关键,而具有早强性能的水泥,不仅其收缩性会比较大,其水化热也会比较高,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水泥进行施工,可以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施工。而粗骨料可以选择卵石或者碎石,卵石或者碎石的直径可以为5至30毫米左右,卵石或者碎石要求具有良好的形状,含泥量≤1%,要求质地比较坚硬,里面不能含有风化的颗粒,片状或者细长的颗粒要低于11%。细骨料可以选用中砂,要求色泽要看起来均匀,含泥量≤1%,砂率在32%至46%之间,细度的模数要控制在2.7左右的范围。另外,由于膨胀剂具有补偿收缩的功能,因此,还要选择复合膨胀剂。在采用这些方法时,一般是在民用建筑的施工现场进行,对于混凝土的用量,一般采用较小,并且也较容易操作。?
二、在施工中采用了技术措施?
        1. 进行分层、分段浇筑?
        某工程项目的楼盘为扇形形状,地上有6层,地下有2层,地下的基础是混凝土的基础,在对本工程进行施工时,采用了分层、分段的方式进行浇筑,在进行施工时,对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要把握得恰到好处,当第一层混凝土将要凝结时,马上进行第二次混凝土的浇筑,同时,要使混凝土的连续供应得到保证。在对工程进行施工时,由于有的施工人员素质水平较低,因此,在进行到这个环节时务必要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监督,既能做到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层浇筑,又能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够促进水化热的散失。

当对单个的基础承台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如果混凝土构件面积不大,每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能够在2至3小时之内完成的,每层一次性就要完成浇筑;为了使约束应力相应减少,在基础底板位置可以分为两段进行浇筑,中间留八百毫米宽度的后浇带,进一步形成环状构造,使收缩的长度及约束能够相应减少,对于早、中期的温度应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释放,当两段的收缩差不多完成之后,再用半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对后浇带进行灌注,使其达到密实状态。每段的底板可以分两次进行浇筑,如此,采用上下分层、纵向分块的方式进行浇筑,不仅可以减少约束作用,还有利于层面的散热,对温度的收缩应力可以进行很好的释放;而当构件的面积比较大时,2至3小时无法完成每层的浇筑时,可以采用分层退坡振捣的方式,这样,可以自然地形成坡度。水平施工缝则可以设在距离底板350毫米的位置,水平施工缝可以采用钢板止水条来进行。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如果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例如运输机或者搅拌机突然发生故障,那么,要减少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进一步避免冷缝的发生。?
        当混凝土浇筑之后,还要给予适当的振捣,待混凝土的浮浆出现后,在浮浆中再加入小石子,小石子的直径为2至4厘米为宜,然后进行抹平,如此,可以使混凝土表面裂缝发生率降低,在对本工程进行以上环节的施工时,正是按照以上方法来进行操作。?
        2. 采取措施对温度裂缝进行相应控制?
        首先,要科学、合理地选择配合比,使水化热的温度得到降低,同时,要采用强度高点的水泥,由于水化热温度较高,因此,在对粗骨料进行选择时,可以选择粒径较大的卵石或者碎石,对砂石和水泥的含量要进行严格配置,如果要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或者掺入木钙减水剂,那么,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要进行严格控制,进一步减少水泥的使用量,水泥的使用量最好能够减少到320kg/m,使水化热的温度能够降低。在对底板进行浇筑时,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入11%左右的块石,如此,不仅可以节省到混凝土,又能进行吸热,使水化热温度的上升受到影响,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为了使浇筑温度能够得到降低,可以在地下低温的水里加入冰块,也可以对石子进行洒水,还可以对砂的表面进行掩盖,也可以进一步降低搅拌的温度,除此之外,还可以尽量使混凝土的运输时间缩短,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入木钙缓凝剂,使初凝时间延长到六小时以后。同样的道理,还可以使浇筑的速度缓慢进行,采用薄层浇筑的方式,用通风机进行辅助通风,使浇筑期间的热量能够得到很好的挥发,使水化热高峰期得到延迟,混凝土的升温期得到延长。?
        3. 加强养护措施?
根据以下措施对基础承台混凝土进行养护:当混凝土初凝后,尽量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与湿度,以便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降低温度应力。为解决因基础承台混凝土表层水分消失的过快导致混凝土表面发生裂缝这一问题,可用薄膜包裹各个混凝土的基础承台,有效防止混凝土的表面水分挥发。同理,如果混凝土表面的热量散发得过快,也会致使混凝土表层温度瞬间降低,使得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较大,发生裂缝。因此,为了保持温度,可在基础承台混凝土的表层覆盖双层草帘,每一小时测量一次温度。在进行此项工程的施工时,因属夏季,气温较高,可以及时的浇水进行养护,让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及时补充,减少温度裂缝的出现。通过应用以上措施,会使基础承台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出现频率大幅降低,且经由工程技术人员专门的勘测之后,施工质量无论在设计与规范上都达到了要求。?
三、结语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促使建筑行业技术得到了长远发展,并有着一定进步。在未来的建筑行业发展历程中,商品的混凝土应用将成为一大趋势。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时,可充分应用泵送技术。且在商品混凝土中添加些许粉煤灰,会使得商品混凝土的水化热有效的减小。所以,在此次工程施工时,也采用了此技术,并得到了显著效果。而且在本次工程项目中,应用了技术措施,有效降低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出现。使得此次施工受到建设方、监理方的双重肯定,更被质检站所认可,也在建筑行业上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腾烧华.王炜.张方等.实用建筑施工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9,09?
        [2]高琼英.建筑材料[M].湖北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