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项目质量是考察和评价工程项目成功与否的首要方面。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和成本控制,因此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
关键词:施工质量管理;影响因素;质量的特点
引言: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由设计阶段走向运营阶段的中间过程;是将设计意图付诸实施,建成最终产品;是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
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主要有三个部分:质量,成本和进度,三个要素密切相关,但其主要性是不同的,其中的质量是考察和评价工程项目成功与否的首要方面。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和成本控制,因此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
一、施工质量管理的概念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一般都是按照合同条件承包建设的,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在“合同环境”下形成的。合同条件中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功能、使用价值及设计、质量要求等的明确规定都是施工质量管理的内容。可见,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安装产品质量,是指产品适合于一定用途,满足人们一定的需要的特性,它包括坚固、耐久、经济、适用、美观等属性。
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因此,质量管理可进一步解释为确定和建立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手段来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建筑工程一般施工周期长、工艺复杂,导致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多,在进行施工质量管理的时候需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通过分析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和质量管理的特点,对质量管理的要求做出比较明确的标准和规定。
二、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在建设工程建设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对这五方面的因素严格予以控制是保证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的关键。
1、对人的因素的控制
在这五大因素中,机由人控、料由人管、法为人创、环依人治,“人”是处于中心地位的,做好“人”的工作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对“人”的因素的控制涵盖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各类参与人员,其中主要控制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操作者。为避免人的失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人的责任感和质量观。
2、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
建筑材料(包括原材料、工程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当,均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质量事故。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有: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性能,材料取样、试验方法,,材料的适用范围和施工要求等。
3、施工方法的控制
施工方法是实现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无论方案的制定、工艺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顺序的开展和操作要求等,都必须以确保质量为目的。
施工方法的控制,着重抓住关键点:施工方案随工程进展不断细化和深化;对主要项目拟定几个可行方案,突出主要矛盾,摆出其主要优劣点,从而可以反复比较与讨论,选出最佳方案;对主要项目、关键部位和难度较大的项目,制定方案时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施工质量问题和处理方法。
4、对机械设备质量的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在项目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选择施工机械,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以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效能,力求获得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5、施工环境因素的控制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现场水文、气象变化及其他不可抗力等自然环境因素;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施工现场的通风、照明、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等劳动作业环境。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一般难以避免,它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要消除或减轻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主要采取预测预防的控制方法。
三、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是由建筑工程本身特点和建筑工程生产的特点决定的,建筑工程因其具有产品固定性、生产流动性;产品多样性、生产单件性;产品体型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具有风险性;产品社会性、生产外部约束性等方面的特性,因而形成了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本身的特点:
1、影响因素多
建设工程质量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决策、设计、材料、极具设备、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措施、人员素质、工期、工程造价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工程项目的质量。
2、质量波动大
由于建设工程生产的单件性、流动性的特点,工程质量容易产生波动且波动大。同时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较多,其任一因素发生变动,都会使工程质量产生波动,从而造成工程质量事故。为此,要严防出现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要把质量波动控制在偶然性因素范围内。
3、质量隐蔽性
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分项工程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因此质量存在隐蔽性。若在施工过程中不及时进行质量检查,事后只能从表面上检查,较难发现内在的问题,导致容易产生判断错误,将不合格品误认为是合格品。
4、终检的局限性
建设工程因其本身的特性,不能像一般工业产品那般依靠终检或拆卸、解体检查其内在质量,工程项目的质量无法在终检(竣工验收)时进行工程内在质量的检验,隐蔽的质量缺陷无法于验收时发现。因此,工程质量的终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必须于建设工程中予以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5、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与验收是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的。检验批的质量是整个工程质量检验的基础,检验批的合格质量主要取决于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经抽样检验的结果。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要检查后方可验收,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要进行抽样检测。竣工验收则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单位及人员进行检查确认验收。这种评价方法体系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加强了工程质量的保证。
四、结束语: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是整个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有好的施工质量才能体现建筑的设计价值、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了解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影响因素、特点,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邱国林、王志新.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3]顾勇新.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沈洪忠.工程质量监管理论和实践创新与发展.住宅产业:2009年05期: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