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源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得我国越来越重视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尤其是电网调度的智能化监控能够更好地确保电网运行平稳与安全,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然而智能电网是时代前沿的电网调度运行模式,使用时会出现一定缺陷以及状况。若要使得电网运行具有更好的功效,确保电网能够在运行时不失平衡,就需要深入研究智能电网的调度监控技术,这对于我国的智能电网技术来说非常重要。
关键词:智能化监控;电力施工;应用
引言
在电力系统的信息系统中,系统应用更加复杂,而且经常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基于此,实现我国社会的稳定进步,要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综合监控与电网调度的智能化发展,这样才能保证电力行业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本文将针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综合监控和智能化相应内容进行阐述。
1智能电网调度监控
1.1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模式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建设和部署规划,做好电网调度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以大电网的格局和思维实现输变电设备运行与电网调度运行业务的一体化,做好变电设备运行的智能监控,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监控的自动化、智能化,这是新时代我国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其具体的建设内容为:把变电所监控业务和运行维护业务一分为二,让监控与调度整合一体,让电网值班人员既能从事监控运行维护工作,又能从事电网运行维护工作,从而实现两者的同步运转。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电网调度与监控工作的紧密度,有利于提高电力职工工作的全面性,也有利于推动电网应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对推动电力整体又好又快发展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1.2基于等效模型的电网动态过程状态预测
智能电网调度监控的核心功能是在线动态分析,一旦电网遭受来自不可预知的干扰,如雷击、暴风雨等带来的损害,通过动态分析系统可以准确定位出现故障的区域,从而能够通知电力维修及时快速去事故地点维修,减少故障排查时间,提高维修效率。当前我国电网中的过程状态预测的技术主要是利用EKF算法来实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EKF算法有精确性不足的问题,会导致电网整体运行稳定性,可靠性不高,容易出现差错。为此,在改进动态分析系统技术的过程中,经过科学测算和实验发现,基于网格等效模型的动态分析技术,其运算数据的精确度相比较EKF算法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能够确实保证动态分析结果的稳定可靠。利用电网等效模型可以为电路添加一个虚拟的发机内节点,从而做到在电网受到干扰之前的静态预估,判断电网状态。但是电网等效模型能够成功最终条件是在电网扰动之前就将发电机和节点负荷模型构建起来。
2智能化电力信息系统调度监控体系构建
2.1应用仿真技术
为了达到提高电力信息系统调度监控体系构建质量的目的,需要应用仿真技术,第一,仿真技术具有智能分析的优势,为了提高应用合理性,技术人员可以先构建SNMP模型,记录事件处理流量、方式等,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工作,达到提高智能化的目的。另外,信息调度监控系统构建工作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信息处理有效性,需要将Web服务器应用到其中,达到软件转化处理的目的,为之后的信息系统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在按照仿真技术构建相关调度监控体系时,为了提高优化有效性,需要合理构建网络交换机、调度工作站等结构之前的关系,保障相关命令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提高运行安全性、稳定性,推进电力信息系统运行发展。
2.2构建局域网系统
智能化电力信息系统调度监控体系构建时,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构建质量,需要构建局域网系统,在对这一内容进行分析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出发整理。第一,电力信息系统分析工作包含内部、外部两个方面,由于现阶段电力信息系统中,存在工作站设备、服务器连接不当的问题,对电力信息系统构建工作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转变这一现状,提高数据的实时性,需要技术人员合理应用网络交换机,发挥出其中的虚拟化功能,及时了解电力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系统中存在运行不稳定的问题,系统立即发出警报,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处理故障问题,推进电力信息系统运行发展。第二,由于局域网系统具有下达指令的目的,为了保障相关指令能够实现,可以构建工作站,例如:构建规约转换工作站时,需要在设定标准接入模式时,构建数据转化系统,保障相关运行信息、参数信息能够得到合理应用。
2.3融入自动化技术
在构建智能化电力信息系统调度监控体系时,需要融入自动化技术,第一,自动化技术具有实时性、通用性的特点,将这一技术融入到电力信息系统时,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行稳定性,技术人员需要合理进行信息采集、数据处理等工作,达到优化电网调度中心的目的。例如:将Alpha服务器融入到系统中时,为了避免出现由于节点故障导致的运行不良的问题,可以构建分布式系统,达到优化电网调度质量的目的。第二,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调度监控体系中时,为了保障系统具有实时性与开放性,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优化工作,为之后的电力信息系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智能化监控在电力施工中的应用策略
3.1功能部分的优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综合监控在其功能上,通常情况下都是对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展开全方位的信息监控。这样当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或者异常情况,该系统将会及时发出报警。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对故障问题以及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帮助工作人员对故障部分进行排查,提升故障处理效率与处理质量。与此同时,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整个电网运行的监控与管理,同时针对自动化机房、配电间以及UPS机房同样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这样对于电网调度工作而言会带来很大帮助,从而降低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
3.2网络运行环境的优化
在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技术提供支持,例如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网调度工作的顺利展开。在整个电网调度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当中,一般而言会将系统放置于相应的安全区域保障其安全,比如,在线备份系统、防病毒系统等。通过该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病毒入侵频率。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中,会将其分为不同的区域,比如,生产管理区域、信息管理区域、控制区域以及非控制区域。在四个区域当中,要将综合监控系统放置在信息管理区域当中,这样可以更好实现对控制区域以及非控制区域当中的设备设施以及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在对各个工作环节的信息进行收集过程中,可以利用数据采集服务器。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准确性与真实性得到保障,为监控工作的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结语
对于电力工程来说,规模相对来说要比其他的工程要大得多。而且整个工程施工开始到完成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各方面的工作比较复杂。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智能化监控系统运行过程当中所需要的维护时间也较其他长。随着工作面的不断向前推进,系统在施工现场需要根据施工面的施工进度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不断进行调整,从而满足电力工程的施工需求。
参考文献:
[1]易欢欢,图鋆彦.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综合监控和智能化[J].科技风,2019(29):106.
[2]曾运辉.基于综合监控和智能化技术下的电网调度自动化[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9,41(3):55-57.
[3]毛艳.关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综合监控及智能化探究[J].科技资讯,2018,16(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