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视频会议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会议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问题,缩短了企业、政府等决策层人物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快速交流信息的目标,并大幅提升了决策速度以及工作效率。但视频会议系统因为自身技术特点的问题,仍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发展与改进,才能确保视频会议的稳定性。
关键词:视频会议系统;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1视频会议系统简介
视频会议系统是利用网络等通信技术进行媒体传输,让人物的视频、音频等信息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传输的一种远程交流载体,在企业、政府等单位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由软件系统所构成的视频会议系统,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硬件视频会议室。为此,需要注意的是,软件视频会议系统虽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并且更加符合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但其在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上仍需要不断进行发展与提升。
2 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特点
2.1网络要求
在视频会议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保系统所在的网络能够满足视频会议系统进行画面传输的实际需求。这就使得的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环境在延迟、抖动、丢包率等方面都要能够得到控制。我国的通信行业标准《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中明确要求,各个行业在进行多媒体传输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其网络性能至少达到一级,即将网络延时上限为400ms,延时抖动上限为50ms,丢包率上限为1/1000。而这些要求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如果无法满足,都会使用户在使用视频会议系统的过程中,难以取得满意的用户体验。在任何需要使用网络的系统中,网络延迟问题都是最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之一,过高的网络延迟会导致视频会议系统出现画面卡顿的现象,并且相关信息也无法实时精准表达,使视频会议的整体质量大打折扣。
目前,视频电话会议主要支持IP(H.323)宽带网络以及ISDN(H.320)电话专线网。我国主要的使用的为IP(H.323)宽带网络,而视频会议系统在通过宽带网络进行视频传输的过程中,视频中包含的图像、声音、数据以及信令等主要内容占用着网络带宽。在这些占用带宽的因素中,以图像为主所构成的视频对网络的占用量最大,从而导致如果视频会议系统需要传输图像,那么便必须确保自身的网络环境能够符合传输图像所需占据带宽的要求。
2.2图像标准技术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较之传统的视频会议系统而言,具有较大却别,最明显的一点即图像质量。通常在,在传统的普通视频会议系统里面图像质量不好,视频不够清晰,且不具备较好的会议体验,而将图像技术升级到高清之后,其图像质1080i,但我国针对高清会议系统图像质量标准界定为1080p与1080i。其间,1080即在垂直朝上的方位具备1080条水平扫描线;p为逐行扫描;i意味着隔行扫描。由此也能看出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可给会议成员带去较好的会议体验,且其能展现出清晰、逼真的图像、视频,能给会议成员创设适宜的会议环境。
2.3视频编码技术
H.246标准属于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里面应用的核心视频编码技术,其具体将高度压缩数字食品编码器标准为基础,可给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给予超清的图像质量与改善压缩效率。其编码流程通过三大步骤构成,一是通过帧间、帧内预测加以计算,获知残差;二是针对获知的残差量化且施行整数变换;三是针对其施行熵编码与输出。具体而言,该标准具备的价值即具备较强的压缩效率,介于图像质量相等的基础上,其压缩效率要比同一类别的编码技术高出3倍,故该标准拥有的给予高质量连续图像的效用刚好与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所提需求相符。同时,H.264存在极强的容错性,如此便促使该标准能对网络延迟、丢包等情况有效处理,且还可针对连接期间滋生的错误、异常现象合理处置,确保视频会议在各种网络环境下均可顺利施行。
2.4 SDP技术
SDP即会话描述协议,它依附于应用层,归属于文本协议的范畴,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在多方会话的过程中,SDP协议可为与会人员之间的信息互传提供支撑。同时,还能协助服务器下达媒体控制命令,据此实现对媒体设备的控制。SDP协议可在大规模的网络系统中运行,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目前,基于SIP协议开发的通信软件都对SDP协议进行了应用,以此来实现媒体协商的功能。
2.5 R/R技术
该技术又被称之为双R协议,其中一个R代表的是RTP,即实时传输协议,另一个R代表的是RTCP,即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P最早是由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发布的,当时主要用其在互联网上进行媒体流传输,该协议除了能够为会话提供时间信息之外,还能实现流同步。RTCP协议可在进程间对控制信息进行交换,对信息的传输质量进行管理,同时还能够对QoS进行实时监测。双R协议位于传输层内,其基础是UDP,可实现实时传输,RTCP基于UDP可为RTP提供控制服务。
2.6 Web RTC技术
WebRTC是由全球著名的谷歌公司开发的实时通信项目,其能够实现浏览器之间的音视频通信,这为移动终端加入视频会议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撑。WebRTC采用的是当前最为流程分层架构体系,共分为三层,第一层可向开发者提供标准的API接口;第二层是核心层,由音视频引擎和数据传输模块构成;第三层包含音视频数据信息采集和网络I/O接口。WebRTC具有两种会话管理方式,一种是ROAP,另一种是JESP。
2.7音频技术
在确保视频效果能够满足当前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要求后,音频系统在视频会议系统的总体结构上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于视频会议系统是对当前会议画面音视频的实时双向通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视频会议的整体效果带来负面影响。在此过程中,如果音频通信受到干扰便会导致视频会议的用户无法获得准确的音频信息,从而使会议的效果受到影响。国内外在对音频技术的处理上具有不同的标准,并且随着整体技术的提升而不断发展。
3视频会议系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云会议技术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云会议技术正在不断兴起,该技术的优势在于用户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操作便可以快速进入会议,与团队成员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并且云会议技术越来越趋于虚拟化、通用化、移动化、业务化和软件化,在多个领域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云会议技术的架构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H.264AVC架构和H.264SVC架构,同时还能够做到对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混合云等多种云端形式的部署,支持整体业务的水平扩展,实现对动态负载的均衡化处理。在实际应用中,国外云会议部署主要采取SAAS模式的公有云上部署服务,并当企业与个人有相应的云会议需求时,提供相关的租借服务。
3.2网真技术
网真技术为人们各场所的交互创造了独特的面对面体验,通过结合音视频与交互组件在网络上实现。网真产品因其出色的音视频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网真系统的先进性体现在其全新的远程呈现技术,进行网络与空间真实转换,在异地可进行面对面的体验式交流。网真产品能够为用户带来动态的体验,融合统一通信,为其广阔发展前景奠定了基础。
结论
网络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使得视频会议成为现实,通过视频会议人们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提高了效率,在现代商务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会议系统技术将不断发展完善,广泛应用到Internet,为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及普通个人等不同用户进行异地交流提供方便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峰.浅谈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8):6-7.
[2]沈玉天.新媒体下视频会议的研究与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9(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