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营配贯通”平台建设对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6期   作者:刘晓峰
[导读] 摘要:本文对营配贯通概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阐述了营配贯通平台对电力企业的作用。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摘要:本文对营配贯通概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阐述了营配贯通平台对电力企业的作用。当前,供电企业的营销业务和生产业务是独立于各自信息系统实现的,存在信息孤岛,通过营配贯通平台数据使生产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连接优化业务流程,营配贯通工程通过自动化业扩报装,利用应用集成和图形化展现的方式,达到营配数据、业务的贯通,本文就对营配贯通平台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之间联系作用有一个全面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营配贯通平台建设;营销系统;作用
        为了实现检修、营销等方面的通畅性,实现各专业的相互协同,以营配信息集成的形式来实现对营配业务的融合,使得营配协同作业的流程以及相关服务机制向着跨部门以及跨专业的方向去发展,使得供电服务的品质得到显著的提高。现阶段以客户为基础事先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为营配贯通平台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营配贯通的基本知识
        1.1营配贯通概念
        “营配贯通”是为整合生产和营销两部门业务管理,进一步促进生产营销数据共享、信息系统充分利用而搭建的平台。是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企业统一的电网设备和客户信息模型、客户资料和拓扑关系的基础上,以GIS系统为基础和核心,重点集成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实际情况逐步集成故障抢修指挥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相关数据,实现面向客户的供电可靠性管理、辅助故障抢修、业扩报装供电方案分析、配网故障研判、线损“四分”管理、配网规划决策、供电质量管理等业务功能的工程。
        1.2营配贯通工作内容
        营配贯通工作主要内容:一是基于供电企业的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以下简称营销SG186系统)、营销GIS系统和生产PMS系统、电网GIS系统开展供用电设备[变电站、线路、变压器(分公用变压器、专用变压器)、计量箱]档案完整性、一致性核查治理工作,建立站―线―变―计量箱―电能表客户营配连接关系;二是开展供用电设备及服务资源(供电营业厅、电费代收点等)的现场测绘工作,对设备坐标进行定位同时拍摄照片,在地图上直观展现。最终实现基础数据“一个源头”、业务流程“一套标准”,基于“营配一张图”开展跨专业一体化应用。
        1.3营配贯通平台建设步骤
        在进行营配贯通平台的建设时,首先要先完成客户档案信息的采集,包括客户的地质、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其次要完成对高压用户点、用户专线、用户箱式变等方面信息的采集和治理,做好高压用户和接入点之间的对接,健全站-线-公变-用户之间的营配联结;第三,完成区域内低压数据的采集,进行400 V线路的整理和普查,在配变、低压线路以及低压用户之间的建立起相互关联的关系;第四,做好企业服务网点现场位置信息以及照片采集方面的收集整理,采集好几辆采集器、集中器的相关位置信息,将其中相关的信息输入至相对应的营销GIS平台中。
        二、营配贯通平台对营销业务应用系统
        2.1实现客户服务的可视化管理
        在营配贯通平台,工作人员只需要在SG186系统中将客户名称输入到系统中,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客户的供电线路、配变战区以及变电站供电等多方面情况,另外还可以在系统中对该用户的位置进行快速定位。将营配资源概况、营配资源搜索定位等方面资料情况进行综合展示。
        2.2 将营销业务向着实用化的方向去发展
        电力企业客户在申请业扩报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要在SG186系统平台中输入用户地址,营配贯通平台就可以实现对附近电源点的自动检索,同时可以分析变压器以及线路的供电能力,在符合相关要求的前提下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相关的供电方案,方便客户进行选择,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业扩环节的业务量,使报装效率显著提高。


        2.3 推动营销管理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去发展
        以往在进行线损管理时主要选择的是SG186营销系统来进行自动计算,再结合手工统计的方式综合考虑分析,受到人为方面因素影响,导致线损结果的真实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另外,在线路倒换、用户台区调整等方面,难以实现在营销和生产双管理中的变更以及调整,很大程度上影响线损管理的准确性,难以为企业在线损管理中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撑。借助营配贯通平台,能够更好地完成对分台区、分电压、分线路以及分单位等方面线损的实时计算,使得线损信息的准确性得到有效保证。
        三、营配数据对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配网生产和营销业务管理相互独立,营销业务由于缺乏配网基础数据及异动信息管理,难以准确建立用户-台变-线路的挂接关系,无法实现生产与营销基础数据的共享。
        3.1基础数据质量不高。
        信息化建设起步晚,一直处于边积累数据、边建设系统、边应用功能的状态,基础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不高,特别是营销系统中电网资源信息很多已于现场实际不一致,造成各户挂接关系不准确。数据质量始终是系统高效运行的“短板”,数据失真直接影响到故障报修不能快速响应、线损不能准确统计,甚至影响到公司管理的正确决策。
        3.2缺乏协同工作机制。
        生产、营销专业由于业务侧重点的差异,两套管理系统相互独立,未建立业务融合和数据共享的机制。用电客户信息和配网设备信息两头运维,无法保障系统与系统、系统与现场的一致性,造成客户资产及挂接关系不清。生产、营销协同能力差,缺乏有效的监控方法,营配跨专业的流程不能高效衔接。
        3.3用电普查缺乏长效机制。
        配网与营销客户信息的核查只能体现短期效应,治标不治本,工作缺乏切实可行的校核方法和工作平台,数据前清后乱、工作反复,始终不能理清电网和客户端信息,导致系统中存在大量错误和缺失数据,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四、开展“营配贯通”工作的有效方法
        4.1 对数据梳理、治理
        第一,客户档案信息的采集与维护,对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客户档案信息进行完善,包括客户区域、用电地址、用电联系人等方面信息的采集。第二,电网关系数据核对,借助运检、营销联合完成对现有营销业务系统、GIS平台等方面的变电站、线路以及配变等方面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性。第三,根据采集,选择GIS平台以及PMS作为基础,使用10 kV馈线根据馈线的地理背景以及沿布图,进行电网设备定位以及台账的检查,使“站-线-变-户”之间的关系得到建立和完善。第四,低压数据采集,做好低压表箱的定位以及采集,补贴低压表箱号,将“箱-表”关系录入营销业务系统中,在系统中实现GIS平台的表箱和接入点之间的相互对应。
        4.2 有效开展营配贯通培训工作
        营配贯通工程有营销数据普查、电网GIS数据采录及标识牌梳理安装三块内容。从初期制定培训计划,根据营配贯通每个阶段的工作需要,供电企业营销和生产专业可采取人员集中培训、联合培训、互相培训等多种方式培训,营配贯通相关人员通过培训要熟悉营配贯通工作意义,熟悉营配贯通工作中涉及的专业知识及信息系统操作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处理营配贯通业务流程,对营配贯通工作涉及的专业知识真正做到融合贯通。
        五、结语
        营配贯通平台的建设属于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营销人员和生产人员之间进行密切的配合和联系,提高辖区内营配贯通用户数据采集以及治理方面的工作,保证营配数据贯通之间的高效落实,最终搭建好完善的营配贯通平台,促进供电企业服务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卢思丞.浅谈营配贯通平台建设对供电企业的积极意义[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5):149-150.
        [2] 程宇.营配贯通平台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9):95.
        [3] 张运宇,陈晓君等.营配调贯通创新型电力系统平台建设[J].农电管理,2016(1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