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养护管理与质量控制 王丹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王丹
[导读] 摘要:城市道路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城市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越发重要,对于施工技术和养护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但在这方面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不仅会导致桥梁运行质量不够稳定,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桥梁寿命受到影响,对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身份证号码:34292119900321XXXX
        摘要:城市道路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城市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越发重要,对于施工技术和养护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但在这方面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不仅会导致桥梁运行质量不够稳定,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桥梁寿命受到影响,对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带来极大危害。做好这方面的研究,是城市道路桥梁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道路桥梁;养护管理;质量控制
        1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与养护工作的主要影响因素
        1.1人为因素
        在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和养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人为因素是造成各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在现场施工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驻现场工作人员不到位,现场安全管理处在失控状态的现象。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在桥梁事故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其不仅会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会造成桥梁在运行和养护工作的开展中出现多方面的质量隐患。
        1.2材料因素
        材料不达标是城市桥梁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桥梁建设过程中对材料的型号、数量等各方面都有着严格要求。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建设单位或采购人员出于自身私利的考虑,常会出现降低采购标准的情况,由此导致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或者运行年限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部分材料在运输、储存等环节也有着特殊的要求,如管理措施不到位的情形下,同样会对材料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出现安全质量隐患。
        1.3技术因素
        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对于施工和养护技术有着严重的依赖性,尤其是在城市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数量越来越多,建设条件不断复杂化,建设类型不断多样化,建设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形下,要求从设计到竣工验收的各个环节中都要严格执行相应的规范要求,严格按设计标准进行施工。但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拌混、模板和钢筋设置、动态和静态结合点的特殊工艺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都存在认识不足、施工技术不规范等问题,从而造成在施工过程中桥梁的部分环节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技术因素在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与养护管理工作中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比较复杂,且大多数处于较为隐蔽的状态,在养护工作中难以发现并及时处理。
        1.4资金因素
        资金因素是影响桥梁养护工作开展的重要方面,由于城市建设扩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部分城市城建管理部门在资金调配方面出现了问题,无法达到桥梁养护工作开展的要求,刻意延长桥梁的养护时间间隔,降低养护标准,对道路桥梁的安全预警体系建设不够重视,由此造成桥梁运行隐患。
        2城市道路桥梁施工项目的养护质量控制
        2.1建立合理的质量体系
        要想提升城市道路桥梁施工项目的养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质量体系。首先,建立完善的施工标准,标准的设定可以参照我国以及相关行业颁布的施工技术标准;其次,施工人员上岗之前针对施工标准、施工流程以及重点环节进行培训和讲座,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并加强他们对养护重要性的认识。最后,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组建监督团队,对桥梁道路项目的养护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有效提升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2明晰管理责任
        在道路桥梁施工养护管理中,要遵循“事权一致、责任清晰”的原则,明确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负责单位,确定管理工作职责,若管理单位疏于养护管理,不按相关规定准确掌握桥梁技术状况,或未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而导致的桥梁安全事故,由管理单位承担主要责任,监管单位承担监管责任。管理单位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桥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负责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和基层技术人员,保证桥梁养护管理的各项职责得以贯彻落实。


        2.3加强桥梁检查
        桥梁检查包括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殊检查,经常检查是对桥面设施、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附属构造物等结构性能和使用状况进行日常检查;定期检查是根据规定周期检查桥梁主体结构、附属构造物的使用情况和结构性能,实现定期跟踪和检查,对道路桥梁进行技术性能评级;特殊检查是基于特定情况下,检查和评定桥梁技术状况,找出桥梁病害成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为后续修复管理提供依据。在实际检查中,经常检查以“目测+简单工具”为主,检查周期为每月两次以上,而在经常检查中若发现已经出现病害的桥梁部位,要安排定期检查,记录每次检查的项目、缺损类型,明确缺损范围,计算养护工程量,制定小修保养措施。定期检查以“目测+仪器”为主,检查周期为三年一次,特殊结构则每年一次。特殊检查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以“检测+试验”的方式,通过理论分析和设备检测,明确桥梁缺损程度、病害成因、现有承载能力,制定维修处治措施。
        2.4城市道路桥梁施工项目的养护方式
        2.4.1加强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对养护质量的认识程度
        为了提升城市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后期养护质量,必须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养护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并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自上而下全面加强对城市道路桥梁的养护工作。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化地培训,提升养护技能,借助相应的奖励机制,提升施工人员参与到养护工作的积极性。
        2.4.2加强养护工作材料的选择
        针对城市道路桥梁养护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养护材料的购买和使用环节,针对不同地域桥梁道路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养护材料,并在养护工作结束后对项目质量进行严格地验收和检测。保障养护材料的充足性,防止材料不足而影响养护工作进度和效率。
        2.4.3加强桥梁道路养护方法
        城市道路桥梁养护工作中所采用的方法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高效且经济合理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养护工作的质量,还可以缩减施工成本,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养护工作中应当做到主次分明,也就是对重点部位以及薄弱环节进行重视,保障建筑整体质量。
        2.4.4结合季节、区域合理选择养护方式
        城市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养护工作应当根据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以及气候、温度、季节等方面因素合理选择养护方式,确保养护工作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并建立完善的系统的质量观念,提升养护工作的质量。
        2.4.5加强桥梁道路的日常养护管理
        养护工作是否有效和项目的使用年限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日常养护工作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桥梁道路项目养护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桥梁道路养护制度,二是加大对养护工作资金的投入力度,只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保障养护的工作得以顺利实施。最后借助先进的养护技术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上报支相关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实施维护。
        2.4.6对桥梁道路实施预防性养护
        相关部门应当将预防性养护工作纳入本地区道路桥梁日常养护工作当中,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科学的预防性养护方式,将消除桥梁道路路面坑塘作为主要工作目标,加强对路基排水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全面落实不同季节的桥梁道路养护工作,及时安排施工内容,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生产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要做好养护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通过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材料质量管理、做好质量监督工作等措施,加强质控力度,并做好施工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综合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宝凯.试论道路与桥梁施工及养护管理对策[J].中国住宅设施,2019(10):119-120.
        [2]刘博.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0):207-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