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刘敬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5期   作者:刘敬
[导读] BIM作为全新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摘要:BIM作为全新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收集工程造价相关数据,得到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并且将BIM技术积极的应用到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中,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积极的对其进行优化,才能够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应用
         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携手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各行各业的管理手段的优化。工程项目因其覆盖范围广,涉及环节多,传统的成本管理复杂而且难度大,很难满足竞争激烈的时代发展需求。BIM技术的融入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解决了传统管理的延时性和孤岛性,有效的提高了成本管理的科学性、效率性和准确性。
         1BIM技术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与科学技术相融合发展的时代产物,不仅是贯穿整个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一个过程,也是信息数据共享的一个平台。BIM技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各个方面:①模型化,BIM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的三维模型来表示现实中的工程项目,模拟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三维模型构建完成后,还可以完成日照模拟以及节能模拟,通过模拟结果,更好的优化施工成本。②协调性,工程项目本身而言,囊括众多环节,包括方案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维护管理阶段等,就会产生很多的成本信息,如果信息共享不及时,就会产生成本信息延时性和孤岛性。BIM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避免成本信息的丢失或者沟通不及时,改善了传统的成本单一管理,更为协调,更为效率。③可视化,BIM技术可以直观的查看三维模型,根据施工情况,统计出施工进度,还可以直观的查看构件的属性(材料、价格、体积、重量等),更加有利于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和材料的成本管理。另外,BIM还有可出图性、关联性等特点。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2.1在决策阶段的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状况是否良好,与其建设质量是否可靠、管理水平能否提升密切相关。因此,为了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决策阶段的科学管理,首先要正确应用BIM技术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运用BIM技术构建立体化信息模型,处理好整体模型与局部模型的结构关系,努力实现对丰富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确保项目决策制定与实施有效性。另一方面,利用BIM技术做好施工方案可行性、成本经济性、电气系统设计、施工图纸审核等方面的工作,这样有助于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其次,要利用BIM技术模型做好建筑项目工程的指导工作,认真分析工程决策方案的合理性,科学配置建筑工程建设中所需要的资源,尽量降低能耗。与此同时,要做好工程造价计算工作,确保计算结果的精确度,这样方能获取更高的项目投资效益。再次,要对建筑项目工程造价进行限额管控,禁止不必要的浪费,科学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确保所配置的资源能够满足后期的施工要求。
         2.2设计阶段
         现阶段工程建设造价在对负责工程建设方的设计上,较多使用的是限额设计。顾名思义,限额设计是为了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投资和造价进行限额;限额设计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设计技术要求以项目局部设定投资以完成设计,二是参考上阶段投资造价限额以完成设计。在限额设计的使用过程中,项目投资各项估算在造价管理中需要将施工范围的土木建筑、水电、人工等各项内容分开评估,繁琐复杂的体制设计无疑给后期在图纸审查与设计交底时带来了不便之处;同时,还有一些建筑工程项目在设计建筑时仍采用传统的平面图纸作为设计原稿,在缺少专业的平面设计人员对其进行相关检查或者是核对的前提下,图纸设计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数据失误,参数不明确等情况,从而导致工程施工中的突发事件的发生,轻则损失钱财,重则危害生命。

BIM技术的运用,把传统的平面图纸转变为可视化的立体建筑模拟信息技术,各项数据信息能清晰地呈现在设计模型上,实现信息的整合和共享,为工程造价管理顺利进行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2.3招投标阶段
         在该阶段工程建设企业需要结合本次工程建设的各项要求,进行基于工程造价有效管理的建设工程招标文件的撰写、工程招标标底与拦标价的设计,以此吸引众多有着较强实力的施工企业参与到工程项目的招投标之中,从中选择出最佳的施工企业承建该工程项目,最终选定的施工企业可依据发包方提供的工程施工工程量清单上的内容与中标价格保质保量、低成本的将工程项目施工建成,与以往常规的招投标工作进行效果对比,可知在BIM技术应用之下,借助于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快速的得出精准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上的各项信息,最大化的规避了人工计量建设工程工程量信息的误差大、遗漏问题,确保施工企业可以根据工程量清单上的内容做好施工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控制工作。
         2.4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中比较复杂的部分。而通过BIM技术,相关从业者可以从多方面如5D技术管理、进度计量、物料材料成本等多方面完成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重点在于落实,即要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中对施工阶段的可控性。通过BIM技术还可以将有关工程施工以及成本的数据进行输入,从而直接生成相对应的数据模型来进行模拟。在数据模型的辅助下,可以提前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规避或设置相应预案,从而防止施工过程出现意外以致造价失控的现象发生。且通过BIM技术对相应的模型进行分析建模处理,不仅可以提升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把控能力更可以进一步的提升相关的施工质量。BIM技术在施工阶段应用的重点就是将其他对施工过程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排除。最终使得施工过程满足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应要求,从而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5竣工阶段的应用
         首先,BIM技术在竣工阶段的应用效果关系建筑项目效益、造价管理质量和成本控制效果,在此阶段,应该将BIM技术应用于项目竣工阶段管理计划实施中,高效地完成工程总量的核对工作,控制好工程造价的施工成本,实现丰富信息资源整合利用价值最大化,使得处于竣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效果更加明显,更好地体现出BIM技术的利用价值。其次,运用BIM技术及其信息模式做好计价管理工作,同时,应根据计价工作特征,处理好与计价细节相关的问题。利用BIM技术来完成数据信息的整理工作,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具象化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最后,利用BIM技术构建工程的三维模型,明确模型各个节点所对应的造价情况,将每个节点作为工程造价的对比基础,从而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力度,节约建筑工程的成本开支,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效率。
         3结语
         我国工程还处于发展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必须要积极的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的优化和创新工程造价管理方法,才能够进一步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积极的应用BIM技术能够真正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喻炎,李光耀.浅析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装饰工程项目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34):144-145.
         [2]杜运友.关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4):175-176.
         [3]魏艳青.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4):122-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