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去大骨瓣减压联合内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3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随机抽取20例划分为参照组给予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另23例为研究组给予去大骨瓣减压联合内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梗死面积和格拉斯哥(GCS)评分均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梗死面积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GCS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给予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去大骨瓣减压联合内减压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大骨瓣减压;内减压术;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效果
大面积脑梗死是临床上比较多发的一种神经外科疾病,通常指的是在大脑中动脉主干、颈动脉主干和皮质发生完全性卒中的影响之下,患者的动脉供血区发生的脑组织软化和坏死现象[1]。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是临床最严重的一种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起病急,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标准去大骨瓣治疗,但单独应用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不利于患者预后效果的提升。本次研究主要以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中心,重点分析去大骨瓣减压联合内减压术治疗的实际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3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随机抽取20例划分为参照组给予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另23例为研究组给予去大骨瓣减压联合内减压术治疗。参照组有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63.87±5.11)岁;研究组有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63.21±5.77)岁。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麻处理,展开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手术切口处理:于颧弓上耳屏前1厘米处做切口,于耳廓开始一直向后上方进行延伸直到顶骨正中线,后再沿正中线向前方一直到患者的前额部发际下。骨瓣:应用游离骨瓣,顶部骨瓣需采取旁开正中线矢状窦长度约为2-3厘米。硬脑膜切口处理:于颞前部开始将患者的硬脑膜切开,切口呈“T”字弧形,将顶叶、颞叶、额叶、中颅窝和颅前窝充分暴露出来。所有患者均采取人工硬脑膜或者颞肌筋膜进行硬膜减张缝合。研究组患者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基础上联合以内减压术,将相关坏死脑组织进行切除,主要包括额颞极切除、颞极切除、额极切除、枕极或者是枕叶切除等。
1.3观察指标
通过格拉斯哥(GCS)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评估,其中GCS评分为15分为意识清楚,GCS评分为12-14分为轻度意识障碍,GCS评分为9-11分为中度意识障碍,8分以下为昏迷,GCS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的意识障碍就越重[2];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梗死面积进行观察和记录,脑梗面积与临床疗效成反比;通过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NIHSS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成反比[3];通过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4]。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展开t检验,当组间对比结果显示为(P<0.05)时证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意识状态和梗死面积
治疗前两组的梗死面积和格拉斯哥(GCS)评分均基本一致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梗死面积低于参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GCS评分高于参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png)
2.2 比较两组患者经功能改善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基本一致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的ADL评分高于参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png)
3 讨论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大多存在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在这些疾病的影响之下,患者会出现血管壁损害、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成分等发生变化,尤其是在房颤的影响下致使患者心脏内腹壁形成栓子,一旦拴在脱落进患者的脑动脉,就会引起该病的发生[5]。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失语、呕吐和意识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威胁。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开颅减压是关键,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是该疾病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具有术野开阔、入路清晰等特点,联合以内减压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质量[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的梗死面积和格拉斯哥(GCS)评分均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梗死面积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GCS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去大骨瓣减压联合内减压术治疗的应用有利于优化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去大骨瓣减压联合内减压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旭, 梁君, 桑奔. 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评价[J]. 中国卒中杂志, 2016, 11(10):842-846.
[2] 马志文. 超早期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8, 12(3):193-200.
[3] 袁军辉, 石东付, 吕岩松, et al.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加内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经验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41(2):169-173.
[4] 朱泳鹏, 杨太生, 洪荣庆, et al. 颅内压监测下标准去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切开与单纯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对比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22):3428-3429.
[5] 庄恺, 李林勇. 超早期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分析[J]. 医学信息, 2019,000(0z2):213-213.
[6] 郭玉臣, 吕晓菲, 徐兆冰.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医药, 2016, 06(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