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立德树人融入小学数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0/6/23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6月   作者:林文琴
[导读]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逻辑判断与推理能力的主要课程,在数学课堂融入德育教学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可以推进学生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有机结合,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文从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德育渗透的策略,以期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有所助益。

林文琴    福建省福清市阳下奎岭小学  350300
【摘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逻辑判断与推理能力的主要课程,在数学课堂融入德育教学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可以推进学生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有机结合,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文从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德育渗透的策略,以期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  立德树人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6-073-01

        引言:小学数学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通过直观的言语讲解与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数学知识,而德育教育更多的是一个实践活动的熏陶作用过程,两者都是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此,如何推进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更为自然生动、更易于为学生接受了解,就成为现在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深入挖掘数学教材德育因素
        小学数学教材是众多教育专家精心研究并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其他课外文本无可比拟的借鉴意义。因而,德育教育应当以小学数学教材为支撑,在理解教材文章的内容、结构、思想的前提下,注重对数学教材内含的价值观进行挖掘与提取,通过设计充满趣味性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推进学生进而真正爱上数学课堂。首先,由于数学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为提高德育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数学老师应当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仪表风度、表情手势等的熏陶作用,在讲到书本上的重点、难点的时候,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善于体察学生的心意,与学生站在平等的角度沟通交流互动,以切实的行动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和健康心理。其次,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我国德育建设的中心环节,数学老师在树立数学教材的目标时,应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指引,科学合理设置教学环节,带领学生挖掘中国古代算数的精华魅力所在,推进学生自觉承担起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人这一角色。比如,与现代的计算器计算相比,我国的珠算、心算在计算方面都有独特优势,数学老师应当在将枪学生口算、手算的基础上,介绍我国传统优秀计算方式的优势及特长。



        二、在互动教学中渗透德育因素
        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小学数学的一些较为抽象、复杂的概念、原理、公式对学生来讲难免枯燥、较难理解,互动教学理念作为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之一,将互动教学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开动学生脑筋,使学生乐于思考、不断思考,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为此数学老师可以在互动教学中渗透德育因素。首先,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就在其解题思路与办法并不唯一,为推进学生举一反三,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数学老师可以在小组合作互动中渗透德育教学,重视学生的德育情感教育,关爱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人格,注重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数学老师不要过分指责学生的错误,要鼓励学生大胆突破传统教材的束缚,要善于讲道理、摆事实,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想象与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数学老师应当通过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设置问题,创设良好的提问情境,引导学生开动大脑、动手、动口,在一问一答中有的放矢开展德育教育,推动学生自我成长、自我教育,促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比如,数学老师也可以将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与教材上内容做一个整合,着重提高学生善于发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世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商品中的购物抽奖可以学习统计概率,生活中的桌椅可以学习体积面积的求解,视图的观察,生活中的买减活动怎样购买效果最佳等等。
        三、充分利用一切课程资源
        数学的学习并不能局限在教材中来,数学老师应当充分利用一切课程资源,拓展学生数学学习视野的同时,渗透德育教学,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来,推进学生自觉将外在的道德知识内化为行动,真正做到知行一致。首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微课等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引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来,通过搭建电子化信息平台,将小学数学例题习题、疑难问题、知识讲解与线上资源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跨越时空的隔阂,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的优势,从德育教育的整体性、阶段性等多角度入手,精心设计与巧妙问题诱导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鉴赏善恶美丑的能力,让学生在反复的观看做题中摸索数学内在规律,通过分析问题的表象与特征,客观理智分析问题,帮助学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数学老师可以开展一些数学的知识竞赛,在比赛中赛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渗透数学图形结合、归纳推理等四项,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与知识的理解,推进学生在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学会观察、猜测、验证与反思,在这一过程中将德育的因素渗透到比赛过程中,在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尊重其他同学的意见与想法,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善于尊重他人的解题思路与办法。
        总而言之,将德育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数学老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利用一切课程资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得以感知德育的熏陶,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赵百胜.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20(02):10.
[2]赖远征.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路径探究[J].教育观察,2020(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