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措施分析 冀常锐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冀常锐
[导读] 摘要:一切形式的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优质环境的支撑,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对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系生态平衡的良好作用。
        九洲环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300000
        摘要:一切形式的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优质环境的支撑,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对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系生态平衡的良好作用。而在保护环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便是保护水环境,因为不论是生命形态的维持还是生产设备的运作都与水资源息息相关,水环境保护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在水环境保护过程中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便是河道治理,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河道治理整体来看并不完善且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解决现有的河道治理问题从而优化水环境为人民提供优质水源迫在眉睫。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在网络媒体十分发达的时代,人们可以从各种各样的社交、新闻软件上了解到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可见人们对水污染、水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在逐渐提升,但这种关注度的提升与我国现在的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河道治理的现状并不成正比。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在很早以前就意识到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不断应用了许多技术和方法在河道治理方面,但是由于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导致治理收效甚微,本文则从传统的河道治理方法开始分析,阐述了我国河道治理现存的问题并结合笔者自身的经验给出了相关的优化实施方案,以期能为全国范围内的河道治理提供更多参考。
        一、传统河道治理方法带来的问题
        1.河岸的加固改造破坏水资源
        在我国现有的对河道旁河岸整改方案中,很多方案没有从整体河道和长远生态系统方面去综合制定最合理的河岸整改方式,而是单纯的针对河道近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河岸改造。很多地区在进行河岸加固时选择的材料多是石块、混凝土、水泥等较为坚固的建筑材料,虽然短时间内这样的措施可以有效改造河岸的内部结构、增加河岸的稳定性,但是河水的水质会在河水在长期侵蚀这些建筑材料之后发生显著改变,河水中的鱼类、藻类、微生物很可能会被建筑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影响导致河水生态系统的破坏,甚至给河水的自净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毁坏。
        2.河床断面的单一形式破坏生态圈
        河道在施工、治理时应该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有的河道、河床形态,因为河床的改造会对河道内原本的生态圈造成一定的损害,河床保留的淤泥深度也对河水生态圈的生物多样性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我国现有的河道治理工程在河床断面施工时更多地选择是截弯取直的方式,一条河道整体看来基本都是这样单一的河床截取方式,虽然河道这样看起来可能比较整齐、美观,但是河道内的生态圈多样性和生物平衡会被这样的改造严重破坏,而且统一的、笔直的河道也会对河水的流速产生影响,一旦上游大量放水或者当地遭遇暴雨天气,河水流速突然加快且没有弯道的缓冲会给河水内生物和河道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伤害。
        二、我国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现状
        1.防控、处理水污染的难度较大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且在国际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城市规模和轻、重工业企业的建造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工业企业的运行必然伴随着大量废水、污水的产生,工业废水和污水中所含的有毒物质、金属物质和其他对人体、鱼类有害的物质一旦排放到河道中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虽然我国已经严格制定了工业废水、污水排放的标准,但是仍然有不少的企业在监察期外、人烟稀少的地方偷放、偷排,给我国的水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阻碍。再有就是污水处理方面的问题,污水处理的工艺较为复杂且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很多企业由于处理技术落后、资金短缺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废水、污水进行符合标准的净化。
        2.缺乏先进河道治理技术的引入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河道治理过程中,很多施工队选择上文中提到的河岸加固和河床修筑方式,这样的方式不但会给水环境的治理、保护工作带来很多问题还不能满足人们对河道治理结果逐渐提高的需求。

但是在国外的一些河道治理技术收效十分良好,特别是在运用生态手段进行河岸维护、加固方面,他们不是用常规的固体材料去加固河岸而是运用根系发达的植物去稳固河岸土壤,这种技术非常值得我国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的河道治理相关人员做好外派学习安排和内部引入高技术人才的工作,摒弃传统的河道治理观念后从长远的、符合生态平衡的角度去制定新的河道治理方案,同时尽最大可能为水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
        三、优化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实施方案
        1.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规划
        不论何种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都离不开最初准备方案的合理规划。在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之前,工作人员首先要对当地的河道基础情况和河道周围农田、居民的情况进行考察,并且摒弃原有的单角度、短时间看河道治理的观念,要从河床、河岸、河内生物、对人类影响等多角度的、长远的思考,不被施工难度和施工量所干扰,去制定合理、科学的、最有利的治理方案。同时,要在河道周围增加更多防护设施,一方面既可以防止青少年的失足落水,一方面要能够防止工业企业排放管道的随意设置,从而在中间过程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2.先进技术和人才的引进
        我国应该引进并大力推广生态护岸的先进技术,可以派遣年轻的河岸治理工作人员到国外学习,也可以引进外国河道治理方面的专家、人才来我国给予指导。但是所有的河道治理措施都应该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治理地区河道的具体情况,要有取舍的对先进技术进行选择和学习,不能别的国家用什么植物加固河岸我们也就用什么,别的国家怎么对河岸植物进行养护我们也就怎么养护,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这种“水土不服”的问题进行解决。
        3.水生植物的合理栽培
        水生植物在河道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化河道环境,现在很多地区的河道周围都分段设有景观桥、景观走廊等,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在这些设施的附近种植一些芦苇、菖蒲等外表美观、适合欣赏的水生植物,打造河道的优美外部环境;二是提升河水的水质,有些地区的河道内河水的流动性较小,而且河道内植物、动物的种类、数量都不够丰富,这样的情况长期持续会导致水体中有机物质增多,数量较多的有机物质聚集在一起时容易引起河水的富营养化从而导致水质的严重下降,这时工作人员可以选择一些藻类、挺水类植物或浮叶类植物投放入水中,这些植物可以大量吸收并利用水体中的有机物质,达到有效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提升水质的目的。
        4.加强污水排放控制力度
        污水排放的控制是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防止过量的、不达标的污水排入水体中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水污染的传播过程。控制污水排放离不开国家和各地区政府的有利监管和调查,首先政府部门要对已知的污水排放企业进行定期的污水质量检测,对于不合格的企业要给予适当惩罚,其次政府部门要通过走访、安装监控设备对不明来源污水排放进行调查,实时监控并快速上报,找到污水排放源头后警告、关停相关违法企业。更重要的是,污水排放的控制也离不开城市中的每一位居民,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生活污水重复利用方法和珍惜水资源的宣传,避免居民把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中。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但只要明确导致问题的原因并且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的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一定可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袁皖华,孙辉.河道治理改造中的水环境保护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6):63.
        [2]杨光.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措施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01):218-219.
        [3]陈美杉.河道治理改造中的水环境保护措施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11):143-145.
        [4]李振山.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7):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