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技术 汤武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汤武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不仅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实现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五凌电力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不仅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实现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复杂性高等特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基础施工环节进行处理,在先进施工技术的作用下实现预期的施工目标。文章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相关要求,详细地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基础施工的主要技术类型,以期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科学延长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使用期限,为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到各种因素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影响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阶段,有关人员要注意其地基处理,保证其处理效果,符合施工规范,防止后续施工受到不良地基处理的影响。确保建设效果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特点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作为水利水电行业的首要工程,因工程规模大,所以投资成本高、周期长,也很容易受到地形位置的影响,更有着繁杂的施工技术类型。当施工地基不稳,必然会给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带来大的滑动风险,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稳定性降低、工程项目运行年限缩短。除此之外,若地基渗漏,也会增加地基间隙,导致基础工程安全风险系数提高,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水利水电工程因特殊地质的原因,很容易造成基础沉降,进而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结构,带给施工极大的安全隐患。这说明,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非常重要,应结合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要求,做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安全施工。
        2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因素
        (1)地基稳定性。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地基是否稳定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地基不够稳定会造成抗滑性能弱,稳定性差,整体项目的结构缺少足够的支撑。也就是说即使水利水电项目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付,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会大幅度缩减其使用时间。(2)地基渗漏。地基渗漏问题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点防范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地基渗漏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稳定性,还会给工程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在施工时要充分结合工程的实际施工现状与特点,通过全面监测施工环境的方式保障地基渗漏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科学应对措施的保障下提升地基的抗渗漏性能。(3)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由于地质条件等方面因素造成的,是不可规避的,其产生的后果便是破坏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严重者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在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深入实地进行考察,确保地质稳定,避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发生沉降事故。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主要类型
        3.1锚固技术
        锚固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的主要技术方法,这种技术方法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领域较为常见,是当前施工成本较低,技术较为成熟,可以广泛推广应用的手段。该施工技术有效的应对了复杂的工程环境,对各种土壤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符合各种水利水电工程对基础结构的基本要求。虽然锚固技术可以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但是不足以应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存在着施工周期长的问题,还要在施工时克服各种环境方面的因素与不利条件。
        3.2预应力管桩的应用
        预应力管桩的应用,也是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方法切实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积极强化起着极为有效的作用。在预应力管桩的具体应用过程中,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后张法预应力管桩。

上述两种不同的预应力管桩应用方法,在实际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的效用也有所不同,预应力管桩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外界地质环境给基础地基带来的沉降作用,避免基础地基因沉降幅度过大而对工程项目质量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3.3软土处理技术
        挖出置换法:该方法主要是对工程某区域内的软土进行全部挖出,再填充无侵蚀性、无压缩性的材料,如灰土材料。重锤夯实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履带式的起重机将重锤吊至合适的高度,再将其落下,在重锤的重力下实现夯实土层的目标。排水固结法: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人工的方式实现排除基础表层或基础内部积水的目标,并且在自重和外部荷载的作用下达到加速基础内部积水的快速排出。
        3.4排水固结施工法
        在水利发展工程的建设中,许多工程面临着松软的土地基础,松软的土地基础含有大量的粪土和黏土,对工程建设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松软的泥土中的粪土和黏土的处理,经常采用排水、硬化的方法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法有效地处理了松软的泥土造成的地面沉降。通过稳定基础、安全施工、来提高整体功能,排水固结施工方法一般是基础加压由施工和技术排水施工两个部分构成,施工时要严格保证各部分的施工效果,这个方法施工效果很好,但应用范围有限,主要用于泥较多的地基处理。
        3.5坝体填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坝体填筑施工技术在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解决坝面流水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具有良好的效果。坝体填筑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施工人员在确定坝面流水项目的实施方向时,应当充分考虑坝体的实际面积,并结合施工设备进行有效的操作。从坝体宽度角度来看,坝面必须满足碾压车的错车宽度以及其压实的最低宽度,压实宽度通常为20厘米左右。从坝体长度角度来看,应当符合碾压机一般施工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在100厘米左右。二是在确定坝体填筑施工流程的基础上从施工内容方面出发,在此过程中影响坝体施工流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分别是施工要求、坝体填筑量、施工温度以及采用何种建筑材料等。三是准确掌握和把控坝体施工时间,坝体施工容易受到季节温差等因素影响,为了尽可能地保存热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缩减施工循环次数和时间。四是在流水作业结束后,应当及时制定施工项目的流程以及不同项目的施工时间,做好前期的材料准备工作。
        4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项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浅基础施工,要非常重视是否需要放坡,不需要放坡时,以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割的槽边轮廓线即可。加强地下水位系统的建设与排水系统的建设,结合施工的设计情况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地基土结构的完整性。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应有着一定的承载能力,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完整性。基础承载力的强度要大,稳定性要高,耐久性要大,施工中确保基础的防侵蚀、防潮及防冻。地基基础的工作面应大,合理地控制地基变形的范围,避免建筑物倾斜、开裂。除此之外,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应格外重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施工前培养施工人员高度的安全意识,并提高施工人员的录用门槛。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整体安全性与稳定性。为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现状与具体特点,选择最佳施工技术进行规范的施工操作,并加强对整体施工环节的监督与管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施工效果,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靳翔,李继珍,普忠波.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施工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12-113.
        [2]刘涛.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19(1):278-279.
        [3]马东.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7):281-2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