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道路工程建设中,桥梁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加大,因此桥梁质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面的各种原因使桥梁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若任由裂缝发展,就会对桥梁造成严重的破坏。下面,我对桥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修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应对措施
1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1荷载过大造成混凝土裂缝
从实践中来看,在道路桥梁的运行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荷载过大而使道路桥梁混凝土出现某种裂缝,该类裂缝又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直接应力裂缝和次应力裂缝。导致裂缝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第一,出现第1种裂缝,是因为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所形成的荷载与预算不相吻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荷载预算不足。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施工中,由于堆积了很多使用材料,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造成荷载超标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第二,第2种裂缝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在工程的施工设计阶段并没有科学合理的预算,往往忽视了在工程施工环节因为受到开洞、凿槽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荷载变化,由此产生混凝土裂缝。在道路桥梁工程具体施工环节,要进一步结合混凝土裂缝的具体形态,然后针对裂缝原因进行识别和判断,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其得到切实解决。
1.2温度变化造成混凝土裂缝出现。
有针对性的结合混凝土热胀冷缩的性质,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环节,在内在和外部因素的变化影响之下,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形态出现某种变化,如果混凝土在体积方面出现变化,在结构层面就会产生应力,而这样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使混凝土的强度进一步降低,这种温度变化导致混混凝土出现裂缝。
1.3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够优质,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
针对混凝土的组成成分而言,主要包括水泥、骨料以及外加剂和掺合料等,相关材料的质量如果与相关要求和标准不够吻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出现。在混凝土组成部分中,如果骨料质量不够科学合理,就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在搅拌的过程中水量增加或者减少,也会使混凝土的收缩性受到破坏而导致混凝土裂缝。除此之外,也要着重关注在混凝土组成中要科学合理的选择掺合料和外加剂,如果这些材料与标准不相符合,它们和水或骨料混合之后,就会出现某种化学反应,也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
1.4收缩冻胀现象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
在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中,比较常见的因素主要包括收缩和冻胀等相关内容。前者出现的裂缝,主要是因为大体积混凝土在某种程度上出现变形,因为表面混凝土水分蒸发得特别快,而混凝土内部水分吸收却比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变形,而内部变形没有同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从另一方面来看,冻胀导致的混凝土裂缝主要是因为气温低于零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混凝土结冰体积就会进一步变大,与混凝土的强度产生冲突而导致混凝土裂缝。
2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应对措施
2.1合理布局
在解决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时,首先需要做好工程设计工作,设计人员需要合理布局,根据工程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做好科学的规划。施工人员需要参与其中,对施工中需要利用的钢筋进行分布,结合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荷载提高结构的支撑力,保证结构荷载在混凝土的强度范围之内,防止在施工中产生混凝土裂缝。在开展布局工作时,工作人员要考虑道路桥梁投入使用之后的通车情况,结合路段情况对其最大荷载进行分析。设计人员还需要考虑施工中可能受到的环境、天气等影响,提出合理的解决预案及预防措施,避免在施工中产生混凝土裂缝。
2.2控制原材料质量
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需要将工程建设施工要点放在施工准备阶段,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工作人员要对施工中需要利用的材料种类、规格及型号等进行了解。混凝土结构施工需要利用较多的骨料,还需要对各种材料进行配合使用,工作人员就需要确定材料的最佳配比,保证施工材料质量符合要求,提高结构强度。部分施工单位在使用水泥时,没有对其等级进行检查,在使用低等级的水泥时,就容易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导致道路桥梁结构的强度不高,增加了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可能性。在水泥等级过高时,也会使得混凝土在固结的同时产生裂缝,因此需要对施工原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砂石及水泥等原材料时,要满足各项施工标准。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对外加剂进行有效的选择,达到减水剂增塑的作用,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及抗裂性。
2.3控制施工温度
做好施工温度的控制可以防止混凝土受到温度的影响产生形变进而形成裂缝,对于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有较大的作用。在开展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现场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别是要提前检测施工现场的温度,明确温度变化情况。在炎热的天气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需要对浇筑的厚度进行控制,让混凝土的水化热可以在短时间内散去,还需要控制浇筑速度,达到混凝土的初凝条件,降低产生裂缝的概率。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可以布置测温管,做好施工中温度的实时控制。在根据测温管得到温度数据之后,需要对其进行记录与检查,尽量将温度控制在25℃之内。在开展拆模工作时,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防止其表面温度骤变产生拉应力。在完成浇筑施工之后,需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上部覆盖塑料保护膜,防止水分过快蒸发产生裂缝。
2.4优化结构设计
对混凝土的施工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保证施工质量,防止混凝土产生结构问题。施工人员要利用混凝土的耐久性增加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防止混凝土被侵蚀。在配筋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尽量使用小直径与小间距的方式,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设计时,需要加强对现场的勘察,做好模板的检查,保证其刚度与牢固性达到施工要求。工作人员要做好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及振捣等工作,还需要对养护工作的开展进行合理控制,在各个环节做好裂缝控制工作,防止结构性能受损。
2.5加强裂缝修补
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发现已经存在的裂缝,为了降低施工裂缝对工程整体建设施工的影响,就需要加强裂缝修补。施工人员可以利用表面修补法、灌浆修补法、嵌缝法及加固法对裂缝进行修补。在利用表面修补法时,主要是对混凝土表面的裂缝进行修补,施工人员要利用水泥浆进行涂抹,防止混凝土的承载力受到影响,这种方法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比较广泛。灌浆修补法主要是降低裂缝对结构性能的损坏,施工人员需要在裂缝中添加灌浆材料,使得浆液硬化填补裂缝。在利用这种方法时,最常用的灌浆材料是水泥浆或者环氧聚合物,如果需要修补比较严重的裂缝,就需要利用甲基丙烯酸酯或者聚氨酯。嵌缝法的利用是在裂缝处开槽,施工人员要在裂缝中填充封堵材料,这种修补方式不仅可以呈现较好的效果,在修补之后还能够保证外观的整洁性。结构加固法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在加固施工时,施工人员可以增加混凝土结构的横截面积达到修补目的,还可以利用预应力加固或者支点加固的方式增强结构的强度,降低裂缝对混凝土结构的损害。
5结束语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诸多原因都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在做好施工控制的同时,针对已经产生的裂缝,需要采用灌浆等适宜的方法进行修补,以保证混凝土质量,提高桥梁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李江红,李静,吴红联.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以及应对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3:221.
[2]刘长飞.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以及应对措施研究[J].四川水泥,2017(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