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的制度建构与制度管理创新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 倪月萍
[导读]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各个企业管理水平日益提高。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各个企业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先进的企业管理能给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正能量,让企业持续发展,但企业也要充分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意识,开拓创新模式,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企业管理中的制度建构与制度管理创新措施,首先论述了企业管理中制度构建的必要性、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在企业管理中的制度建构与制度管理创新措施。
         关键词:企业管理;制度建构;制度管理;管理创新
         引言
         企业经营管理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指通过优化和构建新的组织形式,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实施有效的过程管理,推进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进程。当今企业面临创新驱动的发展环境,不仅表现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相应的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也已成为重要议题。
         1企业管理中制度构建的必要性
         制度的构建属于企业管理中“硬”管理的范畴,对员工行之有效的管理要依靠一套科学、合理并规范的制度,它对企业一切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靠制度管人、靠制度办事,譬如对个体特质中人性、良知、觉悟、教养、能力等因素而言,只要制度定得科学合理,这些个体特质都能发挥最大合力及效用,促成企业蒸蒸日上,否则反之。经济学中关于“人性本惰”或“人性本勤”的假设性论题,放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来看则是探讨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问题。做人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主观因素,故而属于企业管理中“软”管理的范畴,显而易见的是这种“软”性管理无论在技术方法的构建、执行及应用上都较之“硬”性管理会带来更高的成本。所以对任何类型的企业而言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既是开展管理工作的必要,也是基于技术经济方面的考虑。
         2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2.1管理者思想认识不到位
         首先,由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合理,有的企业总经理是监管机构选拔任免,自觉不自觉地就流露出长官意志,不愿意听取董事会的意见。其次,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一些企业主要领导对市场调研活动重视不够,不清楚市场的实时状况,缺乏危机意识;管理方法不科学,企业内部一定程度存在人事配备不合理;有的经营方式落后,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欠缺,这都会制约企业发展。
         2.2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要想在市场上拥有竞争力,就必须有一套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企业管理人员要知道,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根据这个核心价值观来制定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就像一个队伍,没有了团队和团魂,一个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就会阻碍企业经济的发展;有的企业虽然有一个经济管理制度,但是可能不适合于企业本身,从别人那里借鉴来的,终究不是自己的,对自身企业并不合适,更容易让企业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影响企业管理的运行。
         2.3人才队伍管理不平衡
         未对各层级的创新人才队伍进行系统管理,未建立不同类别创新人才队伍及其管理要求,以充分发挥不同类别、各层级创新人才在各类创新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对新进创新人才、储备创新人才的规范指导作用。
         2.4内部沟通不到位
         部分管理者忽视了内部沟通问题,员工在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后,一直得不到采纳,导致员工、管理者的距离慢慢变得越来越遥远,在这种环境下,员工看不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加上待遇不公平、薪酬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内部的优质人才流失。


         3企业管理中的制度建构与制度管理创新
         3.1制度要体现人性化
         高素质的管理者不应该仅单纯地强调制度的强制性,而应该更多地把制度的运用作为保护人和发展人的一种方略。实施以人为本的制度建构与制度管理有利于企业归拢人心、聚集人才。譬如完善员工福利待遇、营造良好的人事关系氛围及优美的工作环境等;针对业绩突出的员工给予职位晋升或加薪;授予员工股权、分享利润等来增强其主人翁的意识;管理层定期征询下属意见、畅通反馈渠道等,凡此种种都是企业可以用来吸引和聚集人才的做法。
         3.2加强制度建构与制度管理思想层面的创新并提升管理者的创新思维
         企业制度建构与制度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思想层面的创新,为此,管理者要树立创新思维,一要能够从市场出发,结合行业发展动态,打破僵化的制度建构与制度管理框架,以更为先进、科学的思想引领企业发展。二要树立动态化调整的观念,管理者要不断接触一些新的思想和新的管理方法,并能够将其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三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管理人才,企业制度建构与制度管理的创新不是一个人来决定的,更多的是要结合企业员工共同的智慧,为此,需要打造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人才队伍,形成富有活力的企业管理氛围。
         3.3组织结构要创新
         技术革命的进步和网络信息化的日益推进,使得企业组织结构日益朝着扁平化的方向发展:系统性管理、减少中间层的最短指挥链指挥管理、领导影响力的提高、分权及控制幅度的扩大等,使得管理层级减少和管理幅度增加。组织结构的创新被提上日程,保证要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出高质量的信息,倡导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使企业内所有成员成为自主学习和有自主管理能力的人,并可以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独立工作,承担责任。
         3.4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模式探索
         探索公司高级创新人才在创新活动过程、创新成果产出、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建设等工作中的职责与要求,构建公司创新人才梯队,专家可分成各等级,如科技委、专家委、专家等层级,专家可按各专业进行分组,各不同层级的专家培训的方式、赋予的权限及职责应该有侧重点;不同层级专家在创新体系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普通员工可晋升为专家,专家可晋升为专家委,各层级在创新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要给予认可,提高专家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专家晋升通道要按员工在创新活动中发挥的作用给予设置,鼓励员工认可专家制度并积极加入专家队伍。
         3.5加强企业战略谋划
         战略谋划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制度建构与制度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在战略谋划上,要立足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企业发展为要求,制定“小而精、精而高”的发展战略,将企业的优势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发挥优势,拾遗补缺,找出市场空隙,占领市场高地,以优质的服务、产品来吸引客户,发展地域产业集群,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进退、取长补短。在内部管理上,制定弹性化管理目标,企业的规模虽然无法与大企业相提并论,但是在决策、计划、组织、运营、实施、反馈、修订上,也需要科学的管理、运作模式。在管理模式上,需要从以管理者为主朝着职业经理人方向转变,单一管理模式转化为集团式管理模式,通过精简的管理机制,保持企业服务、产品的竞争力,灵魂适应市场的变化。
         结语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企业以创新求发展,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企业发展效能,需要强化制度执行力。首先应不断增强制度意识。用规则化、程序化、科学化制度来系统地塑造和改变员工的行为,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同时也应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现象,不断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让制度管用见效。这样才能推动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吟雪.浅析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9,154(4):63-64.
         [2]邱文娟.关于加强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问题的探讨[J].经营者,2019,33(16):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